理論基礎
內驅力理論:
內驅力理論屬於行為主義理論。內驅力是由機體的需要狀態引起的,其功能在於引起或激起行為,或給予行為以動力。分為原始內驅力 ( 如飢、渴、睡眠、性等基本生理需要 ) 和習得內驅力 ( 即以習得反應如懼怕等為中介的原始內驅力 ) 。內驅力理論以人的生理需要即原始內驅力為基礎來解釋人的行為。它認為,學習是由刺激—反應聯結而產生的結果,而這些反應因滿足了機體的生物需要而降低了這些基本的驅力。在傳統的內驅力理論中,一般講到的只是與食物、水、空氣、體溫調節等生理需要密切聯繫的原始內驅力 ( 或稱生物內驅力 ) 。這些內驅力經過自然選擇而進化,成為有機體生存所必需的機能。
然而,人們觀察到,原始內驅力並不能解釋人和動物的一切行為,人和動物的許多活動如探索、調查研究、遊戲等與飢、渴等原始內驅力無關,但是它們對於機體的健康、體內平衡狀態的維持,具有同樣重要的生物學意義。如果讓一個視力正常的人呆在一個黑屋子裡,即使有吃有喝他也呆不下去,因為機體不僅有食物、睡眠等生理需要,還有探索、尋求刺激與理解等需要。在外界刺激作用下,這些需要可引起活動內驅力、探究內驅力。兒童的遊戲和探究正是這些內驅力作用的產物。遊戲的覺醒理論也正是在這些內驅力的基礎上提出的。
理論內容
基本觀點 “覺醒”一詞是該理論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狀態,或機體的一種驅力狀態。覺醒與兩個因素有關,一個因素是外部刺激或環境刺激,另一個因素是機體的內部平衡機制。覺醒理論主要包含兩個基本觀點:
①環境刺激是覺醒的重要源泉。新異刺激,除了對學習提供不可缺少的線索作用之外,還可能激活機體,改變機體的驅力狀態。
②機體具有維持體內平衡過程的自動調節機制。中樞神經系統能夠通過一定的行為方式來自動調節覺醒水平,使之維持最佳水平。
當外界刺激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時,感覺器官就對當前刺激進行感知分析。如果刺激具有新異性,與過去的經驗不一致時,就會使機體產生不確定性,因而導致覺醒水平的增高,機體感到緊張。而中樞神經系統有維持最佳覺醒水平的要求,於是它就採取一定的行為方式來降低覺醒水平。這種在新異刺激——覺醒水平增高的情況下發生的行為就是探究,即通過直接感知物體對物體的知覺屬性 ( 形狀、顏色等 ) 作出反應。伯萊茵 ( Berlyne) 把它稱做“特殊性探究” (special exploration) ,它回答的是“這個東西 有什麼用”的問題。
相反,當刺激過於單調而缺乏新異性時,機體就會厭煩和疲勞,這時的覺醒水平就低於最佳覺醒狀態,於是中樞神經系統就會採取一定的行為來提高覺醒水平。這種在缺乏新異性——覺醒水平降低的情況下發生的行為就是遊戲。遊戲的作用在於尋求刺激,避免厭煩等不良狀態,提高覺醒水平。所以,遊戲是機體主動影響環境的傾向,是由機體而不是由刺激所控制的行為,伯萊茵把它稱做“多樣化的探究” (diverse exploration) ,它回答的是“我能用它來乾什麼”的問題。例如:當兒童已經熟悉還原魔方的方法,並產生厭倦時,魔方這一刺激對其來說就十分微弱,這時他變換新的玩魔方的方式,如拼字,圖形等,以增強這一刺激。
總之,遊戲和探究都是機體為維持其最佳覺醒水平而作出的努力,是機體調節覺醒水平的兩翼系統。
覺醒-尋求理論的評價
評價
覺醒-尋求理論作為一種新的遊戲理論,對學前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工作有重要作用。它將研究延伸到了遊戲的生理機制這樣的一個微觀領域,同時,對與生理心理學的術語的運用,使得遊戲過程的描述更為精確和嚴謹。
它重視環境和兒童的互動作用,要求人們一方面為兒童提供豐富的環境刺激;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環境刺激的合理性與適宜性,因為過於新異的刺激會導致兒童的過分焦慮和緊張,從而導致行為的刻板化和退縮。所以,它啟示我們應當重視幼稚園教育環境的合理組織,注意在人與環境互動作用的背景中研究刺激的適宜性;要求我們在組織幼兒開展遊戲時,應當注意從整體上考慮遊戲材料的數量、新異性等因素的組織搭配的結構問題。此外,還要使幼兒在一個經過合理組織的環境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促進他們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作用。這些對於幼兒教育的實踐都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