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結構
簡體部首:覀
部首筆畫:6
總筆畫:12
繁體部首:襾
部首筆畫:6
總筆畫:12
康熙字典筆畫(覃:12)
首尾分解查字:西早(xīzǎo)
漢字部件構造:覀日十
編碼信息
五筆86:SJJ
五筆98:SJJ
倉頡:MWAJ
四角號碼:10406
UniCode:U+8983 規範漢字編號:5107
筆順編號:125221251112
筆順讀寫:橫豎折豎豎橫豎折橫橫橫豎
漢字釋義
基本解釋
覃,tán
深廣:覃思。
延長,延及:覃恩。
覃,Qín,姓氏,覃氏人口經過幾千年的遷徙、創業,有了很大發展,分布到五湖四海。
詳細解釋
覃 tán 會意。潭的本字, 本義:鹽井,從篆書中可以看出,鹵+日+倒寫的向,鹽井中的水在日光照射下結晶成鹽。鹽井裡的水不是從上游流下來的,也不象泉水,有溪流出,是一潭死水。引申為水源未知,不可測後寫成潭字。 說明:覃的引申義是“深不可測”。這一本義仍舊保存在從覃之字裡邊。從覃之字有:鱏簟蟫蕈贉罈鐔譚,等。例如:罈字從缶從覃,意為小口大腹的黑洞洞的陶器;鐔字從金從覃,意為長鐵劍,其劍鞘口看上去黑洞洞的,與青銅短劍的短小劍鞘不一樣。等等。
演變過程
![這是從大篆、小篆、隸書、演化成正楷時的情形。](/img/7/017/wZwpmL2ETNwcjMyYTN1AT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2UzLw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演變過程
音韻參考
[ 廣 韻 ]:徒含切,下平22覃,tán,鹹開一平覃定。
[ 平水韻 ]:下平十三覃
[ 粵 語 ]:caam4
索引參考
[ 古文字詁林 ]:05冊,第42部,×部,2
[ 故訓彙纂 ]:2084|2162.4
[ 說文解字 ]:編號3319,第05卷下,×部第2字
[ 康熙字典 ]:頁1128第29(點擊查看原圖)
字典釋義
新華字典詳細解釋
覃
Qín
【名】
姓
另見tán
覃
tán
【形】
意味深長〖meaning;knowing〗
覃,長味也。——《說文》。段玉裁註:“此與酉部醰,音同義近。”
長,悠長〖long〗
葛之覃兮。——《詩·國風·周南·葛覃》
”覃,延也。延,長也。“——《爾雅》
又如:覃恩(深厚廣大的恩惠)
覃tán【動】
蔓延,延伸,延伸到。〖spreadon〗
覃及鬼方。——《詩·大雅·盪》
又如:覃覃(延展的樣子)
廣施〖恩惠〗〖widelybestow〗。如:覃恩(廣布恩澤), 明《巡撫登萊右僉都御史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夫婦誥》:“慶既,覃於流虹恩,宜頒於秉鉞。”
tán
【名】
姓
覃
tán
【副】
深入地〖deeply〗
研精覃思。——《書·孔安國序》
揚雄覃思。——《漢書·敘傳上》
又如:覃思(深思,深入而周詳地思考)。
另見qín
漢語大字典解釋
[①][tán]
[《廣韻》徒含切,平覃,定。]
(1)長;悠長。
(2)蔓延;延及。《詩·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於中谷。”毛傳:“覃,延也。”孔穎達疏:“言葛之漸長,稍稍延蔓兮而移於谷中。”一說藤。見高亨《詩經今注》。
(3)遍及;廣施。
(4)深。參見“覃思”、“覃覃”。
(5)姓(又讀qín)。南朝梁有覃元先。
[②][yǎn]
[《集韻》以冉切,上琰,以。]
通“剡1”。
銳利。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下】【襾字部】 覃;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128第29(點擊查看原圖)
〔古文〕ꉙꉞꉲ【唐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潭。【廣韻】及也,延也。【詩·周南】葛之覃兮。又【大雅】內奰於中國,覃及鬼方。 又深廣也。【晉書·夏侯湛傳】揚雄覃思於太䣥。 又地名。【書·禹貢】覃懷底績。【傳】覃懷,近河地名。 又黃覃子,曲名。【晉書·樂志】李延年造。 又姓。【通志·氏族略】本譚,或去言為覃。梁有東南寧州刺史覃無克。 又【集韻】余廉切,音鹽。利也。 又上聲,以冉切。與䎦同。【詩·小雅】以我覃耜,俶載南畝。 又式荏切,音審。義同。 又【正字通】入感韻,音倓。○按韻書無倓音。
說文解字詳解
【卷五】【㫗部】 編號:3319
覃,[徒含切 ],長味也。從ㆪ,鹹省聲。《詩》曰:“實覃實吁。”
古文覃。
相關詞語
·參覃 ·訪覃 ·葛覃 ·廣覃 ·化覃 ·普覃 ·慶覃 ·曲覃 ·思覃 ·覃愛 ·覃奧 ·覃被 ·覃鬯 ·覃恩 ·覃敷 ·覃惠 ·覃及 ·覃精
相關成語
研精覃思
專精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