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簡介
西韓村有諺語:“先來韓,後來郭(葛),徐家占了西北角,劉家來了沒場(地方)著。”相傳明朝永樂年間,韓姓在張村河西南占山,後郭姓於張村河圍台地劃地建村,最初名村“韓郭莊”,原指望興旺發達,結果卻衰落。歷數年,郭姓以地招住,續遷來徐、劉二姓人家,共聚生存。世經延傳,劉氏人丁最旺,戶數逐漸占村中半數以上,所以劉氏又以“劉家韓哥莊”名村。河南邊的兩個自然村分別名“小南韓哥莊”和“大南韓哥莊”。清朝初年,郭姓因故改姓“葛”。以後為了與東邊的兩個“韓哥莊”相區別,遂加以方位為“西韓哥莊”,而今稱為“西韓村”。該村還有朱、張、王、李、孫、於、蘇、馬、陸、曲、管等姓氏。
發展狀況
西韓村人世代辛勤耕耘,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自青島開埠以來,因靠青島市區較近,很多村民以種植蔬菜為主,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西韓村已是青島市郊區的十大蔬菜基地之一,不僅村經濟發展相對較快,村民生活比較穩定,同時也為青島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部分村民在農閒季節也到市里做點小生意,以補貼生活之所需。也有少數人自置騾馬大車,靠運輸貨物維持生計。該村很早就有開粉坊做冬粉的傳統手藝,這種傳統手藝一直延續了很多年。1978年改革開放後,西韓村走上了快速發展之路,是嶗山區的經濟強村之一。該村經濟勢力雄厚,村辦企業發達,主要有預製構件廠、紙箱廠、塑膠包裝廠、建築公司等,全村80%的勞動力在村辦企業工作;這裡有世界聞名的海爾工業園,村里與海爾集團配套的村辦企業也有數家,更加促進了村經濟的發展;個體運輸業和養殖、種植業以及商業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增添了致富門路,增加了村民收入。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3.5億元,人均收入7348元。
基礎建設
經濟發展為文化教育、婦幼保健、勞保福利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該村投資建設的西韓國小,已成為青島市規範化建設達標學校。近幾年村里為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村民辦理了養老保險。該村連續多年被青島市、嶗山區授予多個先進榮譽稱號。劉從堅獲山東省勞動模範稱號。
西韓村整體改造工程正在實施中,規劃占地704畝,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安置村民22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達60平方米。
根據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檔案嶗政發[2004]229號《青島市嶗山區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西韓等18個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的批覆》,由村委會改為社區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