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都市型公共文化服務探索與實踐

135(四)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成效. 135(五)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保障. 173三、公共文化服務年曆.....

內容簡介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是文化部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科學建設、系統發展而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旨在針對當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立足區域差異和地方實踐,通過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體系的研究和設計,探索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新模式、新路徑、新方法和新措施,確保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為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單位,重慶市渝中區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工作,專門委託重慶市文化發展研究會開展三個與示範區創建迫切相關的制度設計研究項目。作為重慶主城現代都市圈的核心區,渝中區結合其經貿發達、文化資源豐富,人口密集、緊湊等基本特點,致力於構建西部“都市型”公共文化服務:以打造大都市核心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西部樣板為核心目標,以全面建成服務全民的“四級文化圈層”和覆蓋全區的“10分鐘公共文化圈”為重要支撐,重點做好特殊人群權益保障、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文化資源整合利用三篇文章,通過機制創新、內容創新和隊伍創新增強公共文化服務活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使全體人民都能享受到普惠、均等、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簡而言之,就是“圍繞一個目標、夯實兩個基礎、做好三篇文章”。
本項制度設計研究是基於渝中區的現實基礎與優勢,按照一個目標、兩個支撐、三個路徑、三個基礎、八個創新、三個保障的總體框架,旨在全面完成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任務。一個目標,即打造大都市核心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西部樣板;兩個支撐,即服務全民的“四級文化圈層”,覆蓋全區的“十分鐘公共文化圈”;三個路徑,即實現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構建外來務工群體基本文化權益保障體系,整合利用社會文化資源;三個基礎,即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公共文化服務隊伍;八個創新,即公共文化服務標識體系、文圖兩館總分館制、文化年曆、農民工圖書館、社區文化志願者、文化服務志願者專家團、文化芳鄰、社會文化資源整合利用;三個保障,即組織領導、經費投入、政策制度。
本書包括緒論、理論基礎、對比借鑑、現狀分析、三個專題研究、實踐設計、總結展望等9個篇章,在研究和撰寫過程中嚴格遵循社會科學的研究範式。
第一章(緒論),系統闡述渝中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制度設計的背景與意義,確定研究目標與內容,綜合採用多元學科理論和研究方法,為深入開展示範區專題制度設計明晰思路,構築系統化、可操作化模型。
第二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關理論綜述),基於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理論和實踐需求,系統梳理國內外相關理論成果,歸納總結部分省市的做法,為重慶市渝中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制度設計奠定基礎。
第三章(國內外公共文化服務經驗的比較與借鑑),對比分析了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公共服務模式,如美國、英國、法國的公共文化、公共服務建設進行剖析,同時選取國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的地區為典型實例,分析他們的做法,總吉他們的經驗。因為,國內外有益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經驗,為制度設計研究提供借鑑與參考。
第四章(渝中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現狀與基礎),在這一章節,課題組深入開展實地調研工作,通過數千份的問卷調查、數百小時的個案訪談、數十個街道社區的走訪座談,深入了解以渝中區為代表的都市核心區公共文化現狀,並分析其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為制度設計研究工作提供了翔實的學術材料與充分的現實依據。
第五章(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保障研究),是按照文化部的要求,渝中區承擔的示範區制度設計三項子課題之一。本章綜合運用問卷調查、個案訪談等實證研究方法,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渝中區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供需現狀的基礎上,按照“背景闡述、研究意義、現狀與問題分析、對策建議、綜合措施”的思路,綜合探討渝中區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的路徑與措施。
第六章(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研究),對公共服務標準化的相關概念、演變歷程及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的意義進行了簡要說明,並在借鑑國內外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渝中區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的試點情況,總結歸納、探索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軟硬體標準及其指標,並提出了相關保障條件。
第七章(社會文化資源整合利用研究),根據渝中區文化資源供不應求,但部分文化資源又嚴重閒置的現實矛盾與特點,在充分調研、了解和掌握渝中區轄區內各類文化資源的內容、類型和特徵的前提下,按照“背景闡述、內涵與現狀、問題分析、內容與目標、對策建議、保障措施”的研究思路,力求深入探索渝中區社會文化資源整合利用的新路徑。
第八章(都市型公共文化服務實踐創新要點設計),是為進一步構建起都市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西部樣板的制度體系和理論體系,在專題對策研究的基礎上,在渝中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單位)以制度設計成果為藍本,創造性地提出了包括:公共文化服務標識體系、文圖兩館總分館制、公共文化服務年曆、農民工圖書館、社區文化志願者、公共文化服務志願者專家團、“文化芳鄰”評選表彰活動、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等在內的八大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集中推廣價值的公共文化服務實踐創新設計。理論來源於實踐、高於實踐;同時,實踐又能反作用於理論。通過實際工作的不斷探索進一步檢驗、最佳化制度設計的理論成果,循環往復,實現實踐探索與制度設計的良好互動。
第九章(總結與展望),主要論述渝中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制度設計工作的主要特點及取得的主要成績,同時反思創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簡要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和下一步工作計畫,以繼續推進和完善渝中區的示範區制度設計工作
衷心希望重慶市渝中區的研究成果能夠為推動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發展盡綿薄之力。

編委會

1、重慶市渝中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委員會
顧 問: 李國新 楊永恆
主 任: 汪 俊 唐英瑜
副主任: 溫俊華 何積光 劉 彤
2、《西部都市型公共文化服務理論與實踐》編委會
編 審: 藍錫麟 王川平
學術指導:王志章
主 編: 郭道榮 彭澤民 辛正明
副主編: 馬 佳 吳 輝 段文杰
編 委: 杜傑 孫 琳 蘭 劍 王金霞 唐小晴 甘鳳春 唐 瑾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義..... 3
(一)理論意義.... 4
(二)現實意義. 4
三、研究目標..... 5
(一)理論目標. 5
(二)實踐目標. 5
(三)政策目標. 6
四、研究內容和思路..... 6
(一)研究內容. 6
1、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保障研究. 6
2、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研究. 7
3、社會文化資源整合利用研究. 7
(二)總體研究思路. 8
五、研究方法..... 10
(一)文獻研究法. 10
(二)實證研究法. 10
(三)對比分析法. 10
(四)問卷調查法. 11
(五)個案訪談法. 11
第二章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關理論綜述... 12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念闡述..... 13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演變過程. 14
1、公共文化發展歷程回顧. 14
2、“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由來. 14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念之爭. 15
1、“公共文化服務”公共性之爭. 15
2、“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界定之爭. 15
二、國外公共服務及公共文化研究現狀..... 17
(一)公共文化服務的背景與發展階段. 17
1、自由放任階段. 17
2、現代管理體系確立階段. 17
3、公共文化服務轉型階段. 18
(二)關於公共文化服務模式的研究. 18
1、政府主導模式. 18
2、民間主導模式. 18
3、政府與民間共建的分權化模式. 18
(三)公共文化服務的“知識城市”轉型. 19
三、國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相關理論綜述..... 20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主體. 21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建設與服務方式. 22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存問題分析. 23
(四)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體制與機制. 24
(五)關於弱勢群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研究. 26
(六)關於地方省市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28
四、對以往研究成果的小結..... 29
第三章 國內外公共文化服務經驗的比較與借鑑... 31
一、歐美典型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剖析..... 32
(一)美國——社會主導型公共文化服務模式. 32
1、美國公共文化服務模式的特點解析. 32
2、美國公共文化服務的典型代表——公共圖書館. 33
(1)通過立法和中介機構保障監管. 34
(2)有效的經費來源. 34
(3)專業的服務團隊. 35
(4)以人為本,緊跟時代的服務內容和形式. 35
(二)英國——政府與民間共建的分權化公共文化服務模式. 36
1、中央和地方三級文化管理體制. 36
2、完整嚴密的服務評價體系. 37
(三)法國——政府主導型公共文化服務模式. 38
二、國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建設與實踐經驗..... 39
(一)浙江省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制度設計研究. 39
1、建立需求反饋機制. 40
2、完善投入保障機制. 40
3、創新績效考核體系. 41
(二)廣東省東莞市構建外來人員文化權益保障機制. 41
(三)北京市朝陽區公共文化服務的社會參與機制建設. 42
第四章 渝中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現狀與基礎... 44
一、渝中區基本概況..... 45
二、渝中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現狀分析..... 47
(一)創建基礎優勢. 47
1、良好的政策支撐. 47
2、優越的地理位置. 47
3、豐富的地區文化資源. 47
(二)創建示範潛力. 48
1、先進的文化建設理念. 48
2、紮實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礎. 48
3、典型的示範樣本. 49
(三)創建重點與難點分析. 49
1、文化消費能力較低且文化消費種類單一. 49
2、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單調且參與性不高. 50
3、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文化權益亟需保障. 50
4、政府公共文化資金投入不足,相關管理制度仍需完善. 50
5、街區文化中心輻射力不足,未能充分發揮政府與社區的橋樑作用. 51
6、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高,缺乏良好的工作計畫和安排. 51
7、社會文化資源閒置嚴重,社會力量的參與度有待提高. 52
三、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調查結果與分析..... 52
(一)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 52
1、問卷編制與試調查. 52
2、方法與過程. 53
3、調查對象. 53
4、數據分析. 56
(1)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現狀分析. 56
(2)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分析. 61
(3)農民工細分群體間的對比分析. 62
(4)公共文化建設滿意度分析. 64
(5)存在的問題及有關建議. 67
(二)農民工個案訪談與分析. 69
1、個案訪談概況. 69
2、訪談對象. 70
3、訪談實錄(部分)小結. 70
(1)訪談對象信息. 70
(2)訪談小結. 76
(三)基層文化工作者專題座談與分析. 78
1、概況. 78
2、座談對象. 78
3、小結. 79
(1)主要進展. 79
(2)存在問題. 80
(3)主要建議. 81
(四)公共文化資源普查與分析. 82
1、調研目的. 82
2、調研過程. 83
3、狀況分析. 83
(1)四級文化圈層硬體建設. 83
(2)專業院團和民眾文化隊伍. 87
(3)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88
(4)文化產業發展. 94
第五章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保障研究... 96
一、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97
(一)研究背景. 97
(二)研究意義. 98
二、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保障的現狀..... 99
(一)公共文化設施多由政府提供. 99
(二)經常性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與自身需求密切相關. 99
(三)獲取公共文化服務信息主要通過基層政府和現代傳媒. 100
(四)“10分鐘公共文化圈”建設成果惠及農民工. 100
(五)農民工對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總體滿意. 100
(六)農民工主觀期望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 100
(七)農民工希望提供無償、質優的公共文化服務. 101
三、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保障面臨的障礙和問題..... 101
(一)政府的重視程度、保障力度不夠. 101
(二)社會的關懷意識、文化資源整合力度不足. 102
(三)農民工自身條件阻礙其享受基本文化權益. 103
四、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的對策與路徑..... 104
(一)充分認識加強農民工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104
1、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內容. 105
2、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是構建人本社會的必然要求. 105
3、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是建設“和諧渝中·幸福家園”的現實需要. 105
4、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是渝中區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重要體現106
(二)明確認識政府是保障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的主體. 106
1、端正態度、理念到位. 106
2、深入調研、措施到位. 106
(三)構建完善的文化基礎軟硬體設施. 107
1、打造紮實的硬體設施網路和完備的配套設備. 107
2、建設完善的文化軟體系統和合理的服務機制. 107
(四)建立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訴求、發布和共享平台. 108
1、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訴求匯集平台. 108
2、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信息發布平台. 108
3、農民工公共文化服務共享平台. 108
(五)塑造特色的系列化、常態化農民工文化品牌. 108
1、周末文化服務. 109
2、節慶文化服務. 109
3、專屬文化服務. 109
4、流動文化服務. 110
五、農民工基本文化權益的保障措施..... 110
(一)構建“政府領導、部門負責、各方配合”的組織保障體系. 110
(二)打造一支以“在編幹部為基礎,志願者為骨幹,專家團為支撐”的人才隊伍111
(三)著力探索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參與共建的資金保障模式. 112
(四)構建工作考核指標和績效評估的監督保障體系. 113
六、結論..... 114
第六章 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研究... 115
一、對公共服務標準化的認識..... 116
(一)公共服務標準化的歷史演變. 116
(二)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的內涵. 118
二、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的重要意義..... 119
(一)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是示範區創建工作的重要基礎. 119
(二)構建均等化規範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礎條件. 119
(三)建設績效政府、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基礎要求. 120
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的理論借鑑與實踐模型..... 120
(一)ISO9000族標準. 120
(二)六西格瑪管理. 121
(三)目標管理. 122
(四)標桿管理. 123
四、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的目標任務..... 124
(一)從“三個統一”入手實現服務硬體標準化. 124
1、統一功能定位. 124
2、統一形象標識. 125
3、統一資源備置. 125
(二)立足“四個規範”實現軟體建設標準化. 126
1、規範服務理念. 126
2、規範內容供給. 126
3、規範工作流程. 127
4、規範管理制度. 129
(三)確保“五到位”實現實踐創新. 130
1、文圖兩館總分館垂直管理措施落地. 130
2、公共文化服務年曆化管理落地. 131
3、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志願者隊伍措施落地. 131
4、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家園”建設措施落地. 132
5、實現“文化芳鄰”民眾參與平台措施落地. 132
五、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的主要指標..... 133
(一)社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場所. 133
(二)社區公共文化活動. 134
(三)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組織與隊伍. 135
(四)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成效. 135
(五)社區公共文化服務保障. 136
六、社區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的保障措施..... 136
(一)組織領導. 136
(二)經費投入. 136
(三)隊伍建設. 137
(四)宣傳推廣. 137
(六)督促檢查. 137
七、結論與展望..... 138
第七章 社會文化資源整合利用研究... 139
一、研究背景..... 140
(一)政策背景. 140
(二)現實背景. 141
二、社會文化資源概況..... 142
三、社會文化資源整合利用面臨的主要問題..... 146
(一) “主幹資源”供給不足. 146
(二)“枝幹資源”閒置嚴重. 147
四、社會文化資源整合的內容與目標..... 148
(一)渝中區社會文化資源整合的主要內容. 148
(二)渝中區社會文化資源整合的主要目標. 148
1、建立社會文化資源資料庫進行動態化管理. 148
2、建立各級部門協作機制促進常態化溝通. 149
3、形成全面免費開放格局提供基本化服務. 150
五、社會文化資源利用的實施路徑..... 150
(一)統一編制公共文化設施地圖,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全民知曉. 150
(二)統一開放公共文化活動空間,實現公共文化服務有序管理. 151
(三)統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平台,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信息傳遞. 152
(四)統一調度公共文化人才隊伍,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人力均衡. 154
六、社會文化資源整合利用的保障措施..... 155
(一)把握輿論導向,營造良好宣傳氛圍. 155
(二)運用激勵機制,調動一切積極力量. 155
(三)實行目標管理,提高考核工作成效. 155
七、結論..... 156
第八章都市型公共文化服務創新要點設計... 158
一、公共文化服務標識體系..... 161
(一)設計公共文化服務標識體系的重要性. 161
(二)標識設計的目的. 161
(三)設計的理論基礎及原則. 161
1、CIS設計理論. 161
2、設計原則. 162
(1)定位原則. 162
(2)個性化原則. 162
(四)具體設計. 162
1、設計要求. 162
2、作品評審. 163
(五)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LOGO解析. 163
1、圖形解析. 163
2、色彩解析. 164
(六)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標識體系. 164
1、理念識別(Mind Identity). 164
2、行為識別(Behavior Identity). 165
3、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 165
二、文圖兩館總分館制模式——垂直化管理..... 167
(一)建立總分館制的意義和目標. 167
(二)總分館制的內容構成. 168
1、政策保障. 168
2、經費保障. 168
3、技術支持. 168
4、管理措施. 168
(三)渝中區總分館體制下的內部管理制度. 169
1、渝中區文化中心總分館管理制度. 169
(1)組織管理. 169
(2)經費保障. 169
(3)技術支持. 169
(4)總館及各分館工作職責. 169
2、渝中區圖書館總分館管理制度. 170
(1)組織管理. 170
(2)經費保障. 170
(3)技術支持. 171
(4)總館及各分館工作職責. 171
(四)渝中區文圖兩館總分館制的實踐過程. 172
1、初步探索. 172
2、逐步確立. 172
3、不斷完善. 173
4、服務成效. 173
(五)下一步工作計畫. 173
三、公共文化服務年曆..... 173
(一)編制原則. 174
1、科學性和合理性相統一的原則. 174
2、常規性和靈活性相補充的原則. 174
3、保障性與多樣性相兼顧的原則. 174
(二)編制的內容及形式. 174
1、年曆內容. 174
(1)市區級周期性公益文化活動. 174
(2)節慶類文化活動. 175
(3)社區特色文化活動. 175
(4)文化幹部理論培訓等其他活動. 175
2、表現形式. 176
(1)基層文化工作者工作手冊. 176
(2)年曆牆. 176
(三)編製程序. 176
1、調研走訪. 176
2、編制模版. 177
3、社區細化. 177
4、上級審核. 177
5、具體實施. 178
(四)工作推進進度. 178
1、基礎資料蒐集:2011年10月—2012年1月. 178
2、編制模版:2012年2月—2012年3月中旬. 178
3、試點先行編制並實施:2012年3月下旬—2013年2月. 178
4、總結試點經驗:2013年3月. 178
5、全區推行:2013年4月—2013年12月. 179
(五)試點社區虎頭岩年曆編制實例. 179
四、農民工圖書館..... 180
(一)建設意義和目標. 181
(二)建設標準. 181
1、選址標準. 181
2、基本規模. 181
3、服務方式. 182
(1)調整開館時間. 182
(2)改善借閱方式. 182
(3)減免借書證押金. 182
(4)其他. 183
4、服務內容. 183
(1)書籍借閱. 183
(2)技能培訓. 183
(3)知識講座. 184
(4)其他服務. 184
(三)建設進程安排. 184
1、第一階段:可行性分析(2012年5月中旬以前). 184
2、第二階段:試點先行(2012年5月下旬—12月). 185
3、第三階段:擴大建設(2013年1月—11月中旬). 185
(四)南紀門農民工圖書館建設實例. 186
(五)未來工作計畫. 187
1、開展活動,素質進城. 187
(1)全面維權活動. 187
(2)技能培訓活動. 187
(3)素質提升活動. 187
2、全面覆蓋,一體提升. 187
(1)設施一體化建設. 188
(2)資源一體化配送. 188
(3)對象一體化覆蓋. 188
(4)服務一體化提升. 188
(5)效能一體化考核. 188
五、社區文化志願者..... 188
(一)遴選條件及辦法. 189
1、熱心公益文化事業. 189
2、有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 189
3、有嚴格的組織紀律性. 189
4、其他條件. 189
(二)工作形式及內容. 189
(三)保障措施. 190
1、制度保障. 190
2、服務設施及經費保障. 190
3、福利保障. 190
(四)考核辦法. 190
1、考核原則. 190
2、具體考核辦法. 191
(五)工作進度安排. 191
1、第一階段:可行性研究(2012年5月初—6月下旬). 191
2、第二階段:試點運行(2012年7月初—12月中旬). 191
3、第三階段:總結檢驗(2012年12月下旬). 191
4、第四階段:全區推廣(2013年1月—2013年3月). 191
(六)27個試點社區工作先行. 192
六、公共文化服務志願者專家團..... 194
(一)遴選條件. 194
1、熱心公益文化事業. 194
2、具備專業技能. 194
3、具有紀律約束性. 194
4、其他條件. 194
(二)組建程式. 194
1、調研走訪. 194
2、組織填表. 195
3、審核篩選. 197
4、組團發證. 197
5、簽訂協定. 197
(三)服務形式和內容. 197
1、開班授課. 197
2、舉辦講座. 197
3、文藝指導. 198
(四)保障措施. 198
1、場地保障. 198
2、服務經費保障. 198
3、激勵保障. 198
(五)組建進度安排. 198
1、第一階段:啟動試點階段(2012年3月-2013年3月). 198
2、第二階段:全面推進階段(2013年4月-2014年3月). 199
3、第三階段:總結檢驗階段(2014年4月-2014年10月). 199
(六)試點社區虎頭岩組建實例. 199
七、“文化芳鄰”評選表彰活動..... 203
(一)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203
(二)組織單位. 203
(三)活動原則. 203
(四)活動參與對象及要求. 204
(五)活動流程. 204
八、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公共文化建設的構想..... 205
(一)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現實意義. 205
(二)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現狀. 206
(三)合作對象及內容. 206
(四)合作項目一:社區文化之窗. 206
1、項目概述. 206
2、投入預算. 206
3、盈利模式. 207
4、合作方式. 207
5、有關責任. 207
(五)合作項目二:“文化渝中·幸福家園”. 207
1、項目概述. 207
2、合作方式. 207
3、合作要求. 207
4、經費保障. 208
(六)預期效果. 208
1、緩解基層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的資金壓力. 208
2、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效率. 208
3、落實黨的決議,實現政府、企業、居民三方共贏. 208
第九章 總結與展望... 210
一、專項制度設計研究的特點..... 211
(一)學術理論與實踐探索相結合,夯實制度設計基礎. 211
(二)專家學者與一線工作者相配合,切中現實工作要害. 211
(三)研究成果與管理機制相融合,實現對策垂直落地. 212
二、專項制度設計研究的成效..... 212
(一)專項課題研究順利完成、成果厚實. 212
(二)特色制度形成常態、初具推廣價值. 213
三、專項制度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215
(一)制度設計以專項研究為主,系統性不強. 215
(二)制度設計不完善,需通過實踐加強檢驗. 216
四、擬解決的辦法及下一步計畫..... 216
(一)成立渝中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工作領導小組. 216
(二)委託專門研究機構,形成長效研究機制. 216
(三)結合日常工作,繼續深入研究和創新制度設計. 217
1、在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制定公共文化社會參與機制. 217
2、建立“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力量為輔”的投入保障機制. 217
3、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指標體系基礎上建立監督考核機制. 218
4、在具體項目實踐中完善組織和管理機制. 218
(四)通過項目實施和反饋機制,落實並完善制度成果. 218
1、增加項目實踐基地,落實制度設計成果. 218
2、形成反饋機制,最佳化制度設計成果. 218
附 件... 220
附屬檔案一:研究方案..... 220
附屬檔案二:問卷樣題..... 233
附屬檔案三:訪談提綱..... 235
附屬檔案四:訪談實錄..... 237
附屬檔案五:重慶市虎頭岩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年曆..... 252
附屬檔案六:制度設計研究大事記..... 264
名詞解釋... 268
後 記... 270
參考文獻... 27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