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建築
西苑三海,位於北京皇城之西,包括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始建於金朝,1179年初建時名大寧宮,1191年更名萬歲宮。元朝以瓊華島為中心建大都,稱瓊華島為萬壽山,稱水面為太液池,移北宋艮岳之石於島上。明代遷都北京後,因園在城西,故名西苑。清代,順治皇帝於1651年在瓊島上建白塔,乾隆時修島四面建築、闡福寺、蠶壇、西天梵境、萬佛樓、小西天、澄觀堂、靜心齋、濠濮間、畫舫齋,定下今局。1925年闢為公園。三海總面積未知,以北海最大,69公頃,三海統一於南北軸線上,軸線上從北至南依次是:西天梵境、瓊華島、堆雲積翠橋、團城、水雲榭、勤政殿、南海島嶼。三海各有一島,合一池三山之制,清代把團城與陸地相連,成為二島,但三島之形依稀可見。雖乾隆南巡後或多或少受江南園林影響,但不明顯,基本上保留了最傳統的北方園林風格。北海最大的特色就是宗教景觀,承光殿(供玉佛)、永安寺、蠶壇、西天梵境、小西天、闡福寺、萬佛樓。
三海的視覺中心是瓊華島,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白色凸肚的白塔巍然屹立於朝霞夜幕下,雲蒸霞蔚之中,都是壯觀一景,以至揚州官員為了迎接乾隆,一夜之間仿造了白塔,但瘦西湖的白塔遠不如北海的白塔布局得體。過兩座木牌坊,經三拱石橋來到島上永安寺,南北軸線依次建有永安寺山門、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善因殿、白塔、攬翠軒、延南薰、漪瀾堂和碧照樓。寺院中的折糧石就是金世宗以石抵糧賦的明證。一路步步攀升,愈來愈莊嚴神聖,到白塔處達到高潮。白塔建於1651年,是藏式喇嘛塔,1679年和1731年塌後重建,塔高35.6米,從下往上依次為磚石台基、折角須彌座、覆缽塔身、正面有壺門式眼光門,門內刻有藏文咒語,塔身上部為細長十三天,上為兩層缽質傘蓋,邊緣懸銅鐘14個,最上為鎏金火焰寶珠塔剎。塔南的有善因殿,通身嵌455尊琉璃小佛。
寺院東西兩面倒顯得較為輕鬆和自由,東面建築很少,西面有水灣、一房山、琳光殿、甘露殿、閱古樓。北面建築集中,在山水交際處建東西雙層長廊,兩端以城閣結束。廊內建築成組院落,如道寧齋、遠帆閣、碧照樓、漪瀾堂、晴欄花韻。北坡三分之二是堆築的太湖石假山,有崖、岫、崗、嶂、壑、谷、洞、穴,曠奧兼備,與頤和園萬壽山前山中部疊石同為北方疊石巨製,而且效果遠勝於後者。在假山之上,依山就勢建有酣古堂、寫妙石室、攬翠軒、延南薰、承露盤、涵碧樓、嵌岩室、一壺天地等。從北海北面望瓊島,以水為基,以廊為襯,層層屋舍擁立著直插雲霄的白塔,煞是好看。
北海的妙處不僅在瓊華島,還在於環水建築群和園中園,最值得一提的是園中園:濠濮間、畫舫齋、蠶壇、靜心齋。濠濮間不以圍牆分院,而以南北向土崗障景,辟出得天獨厚的小天地,中間鑿池,架以九曲石橋,橋頭設坊,水榭坐南朝北,名為濠濮間,池東面堆石為山崖,西、北、南三面為土崗,尤以南面為妙,從入口大門開始,經雲岫廠、崇淑室、到達濠濮間,一路山道曲折,不斷變換路線。
畫舫齋是皇帝讀書的地方,有圍牆圍院,院中工字形水池,南北水榭,南名春雨林塘,北名畫舫齋,互相對望,東西還有水亭,成軸線和對稱布局。為突破嚴格對稱,在北面堆土丘,東北角出小院。
代表作
靜心齋,又名鏡清齋,位於北海北面,是皇家園林園中園的代表作之一。靜心齋位於水中,東、南、西、北各有一個水池,南池方形,中間置石磯;東池被曲廊和建築所包圍;西池亦被建築和曲廊包圍,又被石橋分隔。北池最妙,池南靜心齋,左右出耳房,抄手廊,東接抱素書屋,西接畫峰室,跨水為廊,北池以橋廊沁泉廊分隔水面,東西各架一橋,池北高崖危立,爬山廊從焙茶屋開始攀升,經罨畫軒,一直到山頂(西北角)疊翠樓,樓前平台,可遠觀,下山爬石峰,登枕巒亭,如墮雲裡霧裡。
靜心齋以西,全為佛教建築群,先是西天梵境,然後是闡佛寺,再是極樂世界和萬佛樓。西天梵境又名大西天,是皇家佛寺,依次為琉璃牌樓、天王殿、鐘鼓樓、大慈真如殿、華嚴清界、九層琉璃塔(毀),西跨院正殿為大圓鏡智寶殿,殿後建亭,殿前有九龍壁,是中國之最,長25.52米,高達6.65米,五色琉璃拼成形態各異九龍。
向西有一組小院落,名澄懷觀,為乾隆休息處,院前有艮岳之石,名雲起,院前有元代鐵影壁。闡福寺建於高台上,大殿內供大佛,曾是當年皇城最壯麗殿宇。寺前五龍亭,體態舒展,立於水中,亭與亭間綴以石橋,成為寺院與水面的過渡,揚州官員為討好乾隆,在乾隆南巡時在瘦西湖上建五亭橋,成為石橋史上的一最。
闡福寺之西有小西天,又名觀音閣,是乾隆為皇太后祝壽之所,殿外四角建亭,四面環水,每面水上各架一橋,橋外琉璃坊,是密宗曼荼羅的寫照。小西天北面為萬佛樓,內供萬尊銅鑄鎦金佛。
北海與南海交接的地方連以金鰲玉橋,橋頭北面為團城,是一座小城,城內建有承光殿,供玉佛一座,東可觀景山,南北可觀水面。中海西岸建有紫光閣,現為接待外賓處,東岸之西苑門及蕉園、萬善殿仍如舊觀。南海堆有一島,名瀛台。島上建有翔鸞閣、涵地門、慶雲殿、景星殿、涵元殿、綺思樓、藻韻樓、蓬萊閣。南海西北面的豐澤園曾是清帝行演耕禮之地,新中國建立後,毛主席入主該園。
縱觀全園,以佛教建築為主,道教和儒家建築為輔,水面廣大,可謂水景園,園中有園,最為佳妙,軸線一統,完美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