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登瀛村

西登瀛村距沙子口街道辦事處駐地2.5公里處,路北山腳下有一個盆地名曰陡阡口,口內第一個村便是西登瀛村。該村三面環山,東南臨海,東鄰嶺西村,與嶗山巨峰相望。發源於蠍蟄澗的西登瀛河穿村而過,將村子分為南、北兩部分,俗稱南莊、北莊。因建村晚於登瀛村,且位於登瀛以西,故名西登瀛村。該村現有村民336戶,986人,有張、楊、王、江、朱、欒、白等姓氏,其中張姓約占全村總人口的40%,楊姓、王姓各約占15%。

基本信息

西登瀛村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西登瀛村相傳張氏先祖世臻由雲南遷來。據張氏祖譜記載:“或以為來自明初,或以後遷於明中,其歲月無可考也。”楊氏先祖仁春於明初從小雲南洪洞縣大槐樹遷來,至八世士秀、士俊兄弟二人又由西登瀛遷居侯家莊(今李滄區),楊氏祠堂(家廟)設西登瀛村。王氏始祖居登瀛村,清朝光緒年間,十四世得守和十六世響祖,先後遷居西登瀛村。朱氏十五世啟福於清末從從侯家莊遷來,去世後又葬於侯家莊,自十六世守化開始定居下來。江氏十二世祖尚灝於清末由即墨遷往小河東村,而後又定居於西登瀛村。欒氏五支十四世祖作脂、作望,擔挑嗣子修峰於清末由夏莊(今屬城陽區)遷來,不久作脂去了關東,晚年又回西登瀛村直至去世。白氏先祖子仁於民國初年由山東益都(今青州市)攜妻帶女走到這裡,見村落依山傍水,人緣厚道,便定居下來。西登瀛村原有耕地450餘畝,山巒2000餘畝,由於國家徵用和開發建設用地,現有耕地230餘畝,山巒1400餘畝。該村1955年建立了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與嶺西村、登瀛村聯片建立了光明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建立沙子口人民公社西登瀛生產大隊。該村糧果年年增產,集體收入和社員的勞動日值不斷提高,在全公社名列前茅。1974年全公社的小麥增產增收現場會在西登瀛大隊召開,1975年西登瀛大隊被評為“山東省農業學大寨先進單位”。1978年改革開放激發了農民的熱情。該村由主要種糧、果轉向高效經濟作物茶葉種植和開發觀光農業,萬里江茶場、百雀林生態農業觀光園已成為嶗山生態游的一個亮點。西登瀛村20世紀90年代進行了農村電網改造,安裝了有線電視。為了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現在已實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養老保險制度,老年人每月都有補助,村民安居樂業。2004年該村經濟總收入1.02億元,人均收入5521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