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四海鎮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城東46公里處,平均海拔700米,四面環山,森林覆蓋率為85%,林業占地面積為142866畝,具有豐富的林業資源。西溝外村位於四海鎮西側溝谷中,再往西是西溝里村,是登鳳凰坨山的出發地。132戶350多口人。
龍慶峽牌礦泉水
西溝外村泉水好,村裡的北京樂得天然礦泉水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5年6月。1994年通過國家級鑑定為世上少見的珍稀礦泉水水源之一。註冊商標“龍慶峽”。 “龍慶峽天然礦泉水”采於侏羅系火山岩層,泉水常年自流。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作用下,水源經百餘年深層循環,富含了偏矽酸、鋰、鈣、鉀等多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其中的偏矽酸對人體主動脈硬化具有軟化作用,對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功能紊亂、胃病及胃潰瘍等均有保健作用,並具有抗癌抗衰老的功能。
豬苓種植形成產業
適宜野生豬苓生長
延慶縣四海鎮的北京河海豬苓種植專業合作社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合殘疾人的種植中藥材豬苓的路子,帶動大山深處的殘疾人走出了一條“既不離土又不離家”的就業致富之路。
四海鎮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和優越的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中藥材資源。近年來,在該鎮西溝里村、西溝外村、海字口村、菜食河村、石窯村等均發現野生豬苓的生長。
豬苓屬多孔菌科真菌藥物,在我國入藥已有2500餘年的歷史。近年豬苓作為腫瘤治療的一種輔助藥,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青睞。但由於連續多年採挖,我國野生豬苓資源日趨枯竭,國家已將其列為三級保護野生植物和藥材。
2009年,四海鎮菜食河村的村民王永澤和西溝里村村民一起到陝西漢中考察豬苓種植技術,發現西溝里村的自然環境條件特別適合種植豬苓。同年8月,王永澤帶動西溝里村村民在海拔1000米的林下穴植豬苓35畝,在農戶院落種植1000餘筐,3年後產值總計約227.5萬元。
在豬苓半野生栽培實踐中,王永澤和村民掌握了栽培技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探索出了多種栽培模式,既可上山又可下山,既可林下栽培又可筐內栽培。隨著“科研機構+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的推行,豬苓種植逐步實現了由坡地林下栽培向適宜平地栽培、由單一栽培向立體栽培、由家庭副業向主導產業的轉變,四海鎮豬苓種植逐漸實現產業化、標準化和規模化。
成立扶貧助殘基地
2010年9月,40名種植戶成立北京河海豬苓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四海鎮西溝里村、西溝外村、菜食河村、海字口村等9個村的農民種植豬苓,輻射帶動殘疾人66戶。
2013年,河海豬苓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了更好地帶動殘疾人戶種植豬苓,向延慶縣殘聯申報了扶貧助殘基地,並順利通過了北京市殘聯的考核驗收。
基地成立後,北京市殘聯就業服務中心和市科技協會多次邀請北京農學院的食用菌專家為四海鎮近百名殘疾人進行了豬苓種植的培訓,現場為殘疾人解疑答惑,專家還入戶進行一對一指導,對種植戶遇到的問題進行詳細指導。對於缺乏生產資料的種植戶,市殘聯和市科技協會給予幫助,提供原料,並隨時指導。有了北京市殘聯和延慶縣殘聯的大力支持,基地開始以百般信心帶動更多的殘疾人戶種植豬苓。
基地根據四海鎮殘疾人分布特點及勞動能力程度,免費向殘疾人發放豬苓菌種,通過林下種植和筐內栽植方法種植豬苓,減少了殘疾戶的投入成本,並承諾在3年以後會以保護價格收購殘疾戶種植的豬苓,實現一條龍服務,解決了殘疾人的後顧之憂。
殘疾人受益滿口贊
“我幹不了重活,現在家裡的後院和地里都種上了豬苓,還有專家來指導,管理也容易,在家裡就能掙錢,真是太好了!” 西溝里村肢體殘疾人吳獻花激動地說。
因為行動不便,四海鎮大多數殘疾人種植戶都採取了筐內栽植的辦法,在自家庭院裡種植豬苓,真正做到足不出戶就能獲益。吳獻花介紹說,他們早在2009年就開始在合作社的幫扶下種植豬苓,每筐豬苓種植成本為33元,預計3年後每筐豬苓產豬苓乾1.5斤,以2012年商品豬苓乾價格70元/斤計算,每筐豬苓產值105元,每筐可獲利72元。以每戶殘疾人種植120筐計,3年利潤達9360元。
西溝外村有個大管家
延慶縣四海鎮西溝外村地處山區,132戶350多口人。這些年,村民外出打工、進城買房、隨子女別處住的越來越多,留下空巢老人、閒置房屋院落,少人管。
62歲的村民張秀蘭,開始幫著大伙兒拿鑰匙,慢慢地,照看老人、餵雞餵鴨、拔草除冰、代領財物這些雜務事也全攬了下來,不是當家人勝似當家人。村民都說,張秀蘭就是西溝外村的大管家。
如今,張秀蘭還有了接班人。村民陳建友妻子得了病,到處借錢,沒人敢借,都覺得他沒有償還能力。張秀蘭把家底都抖落出來,湊了5000多元交給陳建友,“治病要緊,還不還的再說。”沒想到,陳建友治好了妻子的病,借張秀蘭的錢也如數還上了,村民都對他刮目相看。為了感謝張秀蘭,陳建友也開始幫著村民管家。
“張大媽住村東頭,往西頭跑怪遠的。再說她也上年紀了,慢慢也跑不動了,以後村西頭的我替她管。”陳建友說。如今,村西頭的人有事,開始就近把家託付給陳建友。
不光張秀蘭、陳建友,村支書張樹平說,西溝外村民風純樸,鄰里和諧。“誰進誰家院子,拿個傢伙什兒,摘個瓜吃個果兒什麼的,都不用打招呼。誰家有事兒一招呼,全村人都幫忙。山里人,都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