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書畫院機構制度
在我國,最初的畫院出現在南京、北京和上海等地,當時是為了一些有影響的老書畫家的生活與開展藝術活動而專門設立安排的場所,後來隨著各地文化形勢的發展,畫院開始逐漸吸收了一些有能力的中青年畫師進院,從而使畫院變為引領一方美術創作的專業機構,並在全國各省乃至市縣都相繼建立起了地區行政性的畫院。然而,西泠書畫院的性質略有別於上略識之無狀況,它是屬於那種以發揮專業特色為目的,由知名的畫家、書家自願參與的群體,因此在成立之始就顯露出一些不同的辦院特色:首先,西泠書畫院的主體力量是由社會兼職的院外特聘畫師組成的,院內專職畫師並不多。最初所邀請加盟的畫師主要來自杭州、上海、北京與廣州等我國幾個主要大城市,大都是我國各地一流的大家上,如劉海粟、王個簃,程十髮、朱屺瞻、唐雲、謝稚柳、余任天、沙孟海、諸樂三、陸儼少、陸抑非、方增先等等,因此雖然專職畫師不多,但畫院的專業層次頗高。
再是,由於畫院不屬於地方行政機構性質單位,因而所受的制約較少,學術安排上自由度相對較大,可以更多地從專業層面上去思考自己的藝術活動與學術研究。還有一點是,由於畫院體制較靈活,我們在20世紀90年代就設法嘗試與市場聯營,在政府補助的同時走以院養院之路。從全省看,我們不但是最早與企業結合,而且還是最先成立與企業界聯盟的“院友會”的,我們將一些對美術有興趣的企業家引進來共建書畫事業,畫院也為企事業文化的提升提供一些幫助。同時為了保持畫院的學術品位,畫院還成立了以德高望重的十餘位教授級老畫師為主的研究部,以對畫院學術方向進行把關。近年來。我們還陸續地約請了台灣、香港地區以及新加坡、美國的一些書畫家加盟,並及時地吸取了一批中青年優秀書畫家任畫師,以使畫院能長久持續地保持其藝術上的活力。
歷史已翻開了21世紀,我們這個名重而規模不大的畫院又將會面臨新的課題與機遇。我們思考如何讓畫院更有作為,更貼近時代的脈搏,能為弘揚民族文化做更多的事情。我們也希望畫院今後能為畫師個人藝術探索與提升提供更多的支撐,尤其為老一輩畫師們的學術成就的研究與對青年一代藝術探索的激勵提供更好的平台。同時我們也計畫通過努力能將畫院的藝術活動做得更有影響也更有規模,譬如如何去推進以杭州市政府為主組織的全國乃至國際性美術交流活動的開展,以及畫院如何參與一些辦學活動和宣傳杭州美術而組織畫師參與更多的國內外交流活勸等等。我們也在考慮繼續吸收更多的國風外的有潛力有水平的中青年畫家加入畫院,進一步營造老、中、青都能適應的和暢風。並將已成立的與企業界的聯盟的工作須知得更具時代特色,努力將已形成的雙方互補為主的格局推向更主動的互動狀態,更好地去培育各自的文化氛圍,並更全面地整合併利用現有的資源。
西泠書畫院雖然歷史與發展的包袱相對不太沉重,但由於我們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座在建院時便確定面向全國的畫院,因此時代賦予的責任還是很大的。
供職畫家
西泠書畫院擁有一大批畫師,他們採用特聘制的形式,聘請了全國有影響的書畫藝術家近百人。著名書畫家沙孟海,陸儼少曾擔任院長與顧問。在編的專職畫師有陸秀競、張谷旻,吳揚,陳磊。他們有的以山水為主,有的以人物為主,併兼作花鳥。他們多方面的創作才能和紮實的傳統功力,既體現出浙江畫家共同的創造力,又反映了西泠書畫院之所以能立足浙江,面向全國的最具說明力的佐證。
西泠書畫院在任專職畫師大都業於中國美術學院,科班的學習經歷不僅使他們擁有較全面的專業技能,而且承載了貫穿中國美院始終的內在精神:深入傳統,提倡創新。他們的作品以較深厚的文化底蘊作鋪墊,追求格調與意境的高邁,強調藝術語言的探索,體現了書畫家們的不懈努力。
由於畫院不屬於地方行政機構性質單位,因而所受的制約較少,學術安排上自由度相對較大,可以更多地從專業層面上去思考自己的藝術活動與學術研究。
院長吳山明在1964年即以《飛雪迎春》嶄露主角,爾後以堅實的基本功,純熟的造型能力而成為浙派人物畫傳承鏈中的重要一環。西方著名美術史家貢布里希爵士在大量個雜研究基礎上提出:“有成就的畫家,無一不對既有圖式作鬥爭。”歷代名家、名畫的存在,都是因不斷革新傳統之法,以表現畫中之我和自我的創造。在不期而至的榮譽面前,吳山明深知不僅要勇於變革傳統,還要撩開誘人的光球,大膽突破自我。沒有裹足不前的吳山明從1980年代起,進一步強調繪畫的“寫”意性,他折身傳統以糾當代繪畫與實有餘而象外之意貧乏之弊,取法山水畫醫治浙派人物畫率性揮寫而使筆墨流於輕滑佻脫的可能,在強化線條之美的同時,充分發揮宿墨、積墨產生的獨特韻味,以大水大墨與線的結合為主體,使線條的“骨力”與墨色暈化達到的“韻致”形成較強烈的對比,在筆墨語彙的創新與變革,個人風格的重新確立再一次獲得突破:畫面更為鮮明生動。吳山明的作品以普通平凡的市井細民為描繪對象,格調清逸,畫風簡淡,為浙派人物畫另拓新境。
陸秀競,字千岩,1942年生,杭州人。1967年比業於浙江美院中國畫系。現任西泠書畫院副院長,浙江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省美協理事等職。
他在浙江美院攻讀中國畫專業時,師從顧坤伯、陸儼少等名師,這便為他以後的創作打下了紮實的傳統筆墨基礎。與之交往的人都十分了解陸秀競,他性格內向溫和,為人誠懇謙和,不為名利所圍。他的創作,擬可分為早期與近期二個形象。早期的風格較為清秀空靈而近期創作風格則變得較為深厚蒼潤。
陸秀競的創作,其題材也十豐富,構圖章法有他心中意念中自然山水的千變萬化。體現出藝術家運籌帷屋的主體感悟式的藝術魅力。《龜茲克孜爾,千佛洞石窟印象》是最近時的新作。見出作者無限審美意味在筆墨揮傳達出的主觀悟意與個性。
自從1988年中國美院國畫系比業以後,這幾年來,張谷旻新作迭出不窮,獲獎連續不斷,在全國,省市一些大展中確實具有較大的影響。嚴格地說,他的創作並不屬於一種較為討巧或迎合大眾口味的畫風,也非雅俗共賞的藝術。他的畫沒有客觀的隨意性,而是主觀審美意原化為客觀表現的對象之中,幻化出一股冷逸寂靜之氣。
張谷旻的山水畫創作具有強烈的現代感。他的畫中其形式構成更具強烈的現代意識,而非簡單的山水樹木的排列,而實是作胸中漫溢的靈氣向外擴張淨化的衝擊。他的山水又往往打破時間與空間的秩序,創造出一種有別於他人的新的認知世界、產生了意識不到的奇特的視覺美的效果。
讀張谷旻的畫作,總覺得他在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探索,不斷的變化。他很有思想,創作中衝動感極強,這無疑是一位真正搞藝術所必須具有的。
自幼酷嗜書法篆刻的韓祖耀,未及弱冠,作品已屢屢在全國、省市各級書法篆刻比賽中獲獎。1987年分考入中國美院書法篆刻專業,在這個整體實力在全國最為雄厚的教學群體中,他師從劉江、章祖安、朱關田、王冬齡、金鑒才、祝遂之、陳振濂諸師,如魚得水,系統學習了書法篆刻理論和實踐,夯下了較堅實的基礎。畢業後,他執兩端而並進,一方面精研傳統書法,真、草、篆、隸、行諸體無不兼容,尤著力於篆書與行草書。另一方面大膽嘗試現代書法藝術,融入現代審美意識,分別是入選全國首屆正書大展與首屆國際現代書法展的作品,昭示了他兩端深入,互為借鑑的成果。
女畫師仲蓓原為畫院工作人員,與書畫家們的長期耳濡目染,撩撥起她心靈深入的藝術慧根,並促成了她由外行向內行的艱苦轉化。她進入中國美院接受專業訓練,以惡補的方式醫治自己無根無蒂之病,同時,她充分運用身邊高手雲集之便,時時請益於陸秀競、張谷旻等老師。短短數年,她已初涉山水畫之門庭,所作《西泠煙雨》入選“2000年全中國畫作品展”,《南湖》入選“浙江省慶祝建黨八十周年拳術作品展”,進步之神速,讓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