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

西池

意思是池名;瑤池 的異稱。 期待最美的人們,來到最美的西池!

基本信息

釋義與出處:

(1).池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豪爽》:“﹝ 晉明帝 ﹞時為太子,好養武士,一夕中作池,比曉便成,今 太子西池是也。”

劉孝標 注引 山謙之 《丹陽記》:“西池, 孫登 所創,《吳史》所稱 西苑 也, 明帝 修復之耳。”

《晉書·劉毅傳》:“初, 裕 征 盧循 ,凱歸,帝大宴於西池,有詔賦詩。”

(2).相傳為 西王母 所居 瑤池 的異稱。

清 龔自珍 《夢玉人引》詞:“陡然聞得,青鳳下西池。”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不必西池獻瑞,方披益地之圖。”

(3)古池名,位於今江西省撫州市西門口一帶,四周風光旖旎,為歷代遊覽佳處。宋阮閱《詩話總龜後集》卷48麗人門記:...近世婦人多能詩,.....荊公妻吳國夫人亦能文,嘗有小詞<約諸親游西池>,有“待得明年重把酒,攜手,那知無雨又無風”。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作有《秋日西池望二仙橋》詩:“池上映秋光,登臨愛夕陽。鏡中蒲柳色,衣上芰荷香。聽雨初留展,當風一據床。倚蘭延客語,高菊以鄰芳。紫翠連山瞑,晴陰隔水涼。坐看人世小,仙馭白雲鄉”。描述了西池一帶水闊荷香,三秋高菊,亂山吐日,積水生煙如畫的風景。

註:二仙橋,亦為撫郡名勝,因相傳王,郭二仙在此飛升成仙而得名。

(4).泛指西面的池塘。

唐 劉禹錫 《秋日書懷寄河南王尹》詩:“公府想無事,西池秋水清。”

宋 晏殊 《玉堂春》詞:“欲傍西池看,觸處楊花滿袖風。”

景點介紹

西池位於博山城東南40公里。北依公路,東臨淄河,地處魯山北麓。建之前多數民房是破陋草房, 現100%的農戶建了新房,居住條件有了很大變化。設一村民委員會。 共180戶,8,60人。耕地6055畝。主產小麥、玉米、蔬菜。村東建一大橋與東池村連線。 村西新建一池塘。 經濟樹有蘋果、 板栗等。 1983年總產值316602元,人均收入337元。 《鹿氏宗譜》載:“一世慶仙,冀州人也。生於元,卒於明。明洪武七年,二世綱由冀州棗強縣遷來山東益都縣西南界鹿疃莊。傳至七世掌財遷池上莊。”《丁氏宗譜》載:“吾祖於洪武七年由棗強縣遷於山東省淄川縣道凱莊。十二世鳳山遷居池上莊。”《焦氏族譜》載:“吾祖之居此也,以十世應舉祖為始,計今已四百餘年矣……。 十五世學純遷居池上。”據此,以上諸姓分別於明嘉靖、清康熙年間在此定居。明崇禎元年(1628年)《重修順德廟記》、清康熙二十二年(1688年)《重修志公廟碑記》,均載村名為“池上莊”。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縣誌》載村名為“池上”。 據前順德廟道人韋志宜講:因村西北有一八卦池,村處池上方,故名“池上莊”。清光緒二十九年,山洪將村沖為東、西兩片,該村位於西片,故名“西池”。 西池是著名烈士鹿清軍的故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