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西林火姜,姜球較小,根、莖、皮肉皆為淡黃色,因其姜辣素含量高,食用口感火辣,故被稱為“火姜”。西林火姜肉質細膩,辛辣味濃,其益脾胃、除濕消痞、止咳祛痰的功效優良,經深加工可製成姜粉、薑汁、姜油、姜晶、姜露和醬漬姜等一系列產品。
產地環境
西林火姜產自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西林縣,西林縣土壤類型有水稻土、紅壤、黃壤、石灰岩土、沖積土等5個土壤,13個亞類,27個土屬,49個土種。水田以瀦育沙泥和洪積瀦育沙泥等土種為主,占水田面積78%;屬微酸性土。旱地以沙質黃泥土為主,各占旱林荒地面積的46.2%和23.1%。還有紅壤土占12.2%,多屬微酸性土,土層深厚。全境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光熱充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種植西林火姜。
歷史淵源
西林種植西林火姜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清朝雲貴總督岑毓英早年在雲南、貴州鎮壓反清起義時,西林將士從家鄉帶去西林火姜,用於治療水土不服、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症。因生薑不易保存且不便運輸,於是他們將西林火姜切片烤乾,再用石碓舂碎成粉狀裝入袋子,方便攜帶和使用。
20世紀70年代初期,西林縣誕生了第一家地方國營姜晶廠——西林縣姜製品廠。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底,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西林縣種植面積5萬畝左右,總產量12.5萬噸,產品遠銷俄羅斯、日本等國。
產品榮譽
2016年11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西林火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西林火姜產地範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西林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傳統小黃姜品種。
二、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500~1200米,土壤類型為黃壤,質地為沙壤土,耕作層≥30厘米,土壤pH值4.50~6.50,土壤有機質含量≥1.8%。
三、栽培管理
種姜:種姜塊≥25克。
播種:2月底~3月播種,每公頃≤10.5萬穴。深度20~25厘米。
施肥:每年施入優質有機肥≥7500千克/公頃。
田間管理:培土厚度3~4厘米。
收穫:11月至次年2月收穫。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質量特色
感官特色
姜塊表皮為淡黃色,切面金黃,肉質緻密,姜香濃郁,辛辣味濃。
項目 | 指標 |
揮髮油/(微克/100克)整的或片狀≥ | 2.0 |
姜辣素(質量分數)/%≥ | 0.45 |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西林火姜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西林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西林火姜的檢測機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