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這種四耳方座青銅簋,是西周初期獨有的樣式,簋身和方座裝飾兩兩相對的夔紋,夔體捲曲,狀如蝸牛,這種體態的夔紋也是周初特徵。天亡簋內底有78字銘文,記述周武王滅商後在“天室”舉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周文王,並取代商王的地位來祭祀天上神帝。作器者天亡襄助武王舉行儀式,祭祀典禮之後,武王舉行盛大的宴享,天亡受賞賜,鑄造這件簋來銘記榮寵。
銘文
簡介
在天亡簋的器腹內,刻有銘文8行、共76字。銘文先說王有“大豐”,即說武王要舉行祭祀大禮,泛舟於辟雍的池中,祭祀於辟雍內的明堂。武王降命於助祭的天亡,讓他幫助衣祀王父文王和事喜上帝。然後記述武王受到文王護佑,終於滅商。作器者天亡說明,為了稱頌王的功德,因而作此簋以為紀念。銘文中的“辟雍”本為西周天子所設的太學,東漢以後,為歷代祭祀之所。明堂為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及祭祀、慶賞、選士等大典,均在此舉行。“衣祀”指遍祀先王。“事喜上帝”的喜,即《詩經·商頌·玄鳥》中“大糦是承”的糦,即祭上帝。
銘文字形參差錯雜,變動不居,在拙樸散亂中顯示運動與和詣之美,有輕有重的筆畫在某種程度上有自然書寫帶來的筆墨痕跡。其銘文用韻協調 ,開創了千古詞賦先河,也是中國韻文的最早表現形式。
內容
乙亥,王又(有)大豐(禮)。王凡三方,王祀於天室。降,天亡又(佑)王。衣(殷)祀於王丕顯考文王,事喜(傣)上帝。文王德在上,丕顯王作省,丕肆王作賡。丕克乞(迄)衣(殷)王祀。丁丑,王饗大宜。王降。亡得爵復觵。唯朕又(有)蔑,每(敏)揚王休於尊簋。
註:最後一句亦有“每(敏)揚王休(於)白”的說法。
銘文大意:
武王於辛未日來到管地後的第四日乙亥, 舉行了盛大祭禮。這次祭禮就是武王率領西方諸侯, 會同南、 北和東方諸侯一起,在太室山上祭祀皇天上帝。祭畢武王下山, 由天亡奉陪護衛。武王在宗廟又遍祭了先王, 特別對陪伴於天帝左右的顯赫父親文王, 用酒食舉行了隆重祭禮。文王德高聞於天帝。顯赫的文王在天之靈看得清晰, 傑出的武王繼承其大業, 推翻商王朝, 終止了商王祭天的權利。第六日丁丑, 武王還舉行了祭社大禮。回營以後, 天亡護衛有功被賞賜爵橐禮器,(天亡)為此永久感激, 因而造出這件尊簋銘文, 以頌揚王的休美。
地位
《天亡簋》和《利簋》是迄今所見西周最早的兩件鑄有銘文的青銅器。其銘文記述了武王伐紂及其在嵩山祭天等若干重大歷史事件。
天亡簋和西周初期的宜侯夨簋、井侯簋、太保簋(均作四耳)以及河南洛陽塔灣出土的迴旋龍紋銅殷(下連方座)其形較近似,它不僅具有重要史料價值和書法價值,也是在西周銅器斷代上作為依據的一件重要標準器。
它無論在器形、紋樣圖案、銘文、書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商代銅器那樣的流麗和奇飾。這說明早在商代末年,周人的文化藝術已經十分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