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角:民國文人抗戰年月的那些事

西南角:民國文人抗戰年月的那些事

為保存中華民族文化、教育之國脈,十幾所院校和研究機構戰時先後遷入雲南,昆明一時間人文薈萃,成為中國大後方的文化重鎮;全國相當數量的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教授、知名人士,都在雲南這塊偏僻的紅土地上會集了。他們不失民族氣節,甘於艱苦,甘於淡泊,朝夕繫念著教學和科研,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為培養人才而作著不懈的努力。在他們心目中,無論環境如何艱苦,無論敵人如何摧殘,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必須讓民族的“學術生命”倔強地存活下去。本書挖掘出大量新史料,超越以往關注西南聯大的視角,觀照更廣闊的時空,更多的學者文化人的群體,以豐富的細節再現彼時大西南弦歌不輟、延續民族文脈的精神堅守之狀貌,給今人留下了無盡的懷想。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西南角:民國文人抗戰年月的那些事》由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維,雲南大學中文系教授,研究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執教二十餘年,在從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與地方文化史研究之餘,多年來致力於名人傳記的寫作,已出版傳記作品二百多萬字,主要著作有《熊慶來傳》《李廣田傳》《楚圖南傳》《袁嘉穀傳》《雲南名人的青少年時代》等。曾多次獲全國及省級獎勵。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抗戰爆發後第一批到昆明的外省人
一、古典文學專家施蟄存
二、青年“明史學家”吳晗
三、“戰國策”派的一位主將——林同濟
四、“不被雲南人歡迎的”文學評論家李長之
第二章 高等學府的兩位領航人
一、西南聯大常委主席梅貽琦
二、國立雲南大學校長熊慶來
第三章 蒙自南湖邊來了一群文人
一、初到蒙自的聯大師生
二、愛上這座小城的朱自清
三、“何妨一下樓主人”聞一多
四、在南湖邊沉吟的陳寅恪
五、“天南精舍”七教授
第四章 兩位才女的“昆明緣”
一、林徽因兩度到昆明
二、在昆明住過兩個春秋的冰心
第五章 大師們的“雪泥鴻爪”
一、趙元任來去匆匆
二、曹禺親自執導話劇
三、巴金的昆明之戀
四、為友情而來的老舍
五、徐悲鴻開畫展勞軍
第六章 聯大師生中的作家、詩人
一、窮得有骨氣的朱自清
二、寄寓雲南九年的沈從文
三、把昆明視為“第二故鄉”的馮至
四、“不只暴露黑暗,更要歌頌光明”的李廣田
五、悲壯的“九葉詩人”穆旦
六、昆明茶館裡泡出來的小說家汪曾祺
第七章 苦難中的學界大師
一、“我昔來時春水荒,我今去時秋草長”的陳寅恪
二、幸遇“從不易得的群英會”的吳大猷
三、岩泉寺中靜心寫作《國史大綱》的錢穆
四、六年“閉門精思”的陳省身
五、隔簾而居伏首搞數學的華羅庚
第八章 早期的“民盟”賢達們
一、奮力推動民主運動的楚圖南
二、用生命寫下絕筆的聞一多
三、從學者變為民主鬥士的吳晗
四、在昆明度過“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的費孝通
五、學術生涯從這裡起步的吳征鎰
六、激情詩人光未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後記
昆明不僅風景秀麗,四季如春,而且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抗戰時期,為保存中國的文化余脈,很多名人、大師、教授、學者,從北方和沿海城市南遷到這裡,在這裡生活、工作、教學、寫作,或長住,或短居,度過了他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時光。雖然現在他們都已遠去,且大多已作古,但他們的事跡極大地豐富了昆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成為了昆明的光榮和驕傲。他們的足跡還留在這裡,他們那些感人的故事還在這裡悠悠流傳……
為了讓我們一代代後人不忘記他們在那樣艱難困苦的歲月里為國家為民族而做出的努力和奮鬥,為了讓他們的艱苦卓絕的精神永遠激勵我們一代代後人去繼續努力和奮鬥,筆者願和讀者們一道去傾聽、去傳揚那些年的那些事,一道去思索,去感悟……
這便是筆者寫作本書的初衷。
責任編輯王宏波先生亦有此共識,於是,促成了此書的問世。
此書的出版得到江蘇文藝出版社領導的大力支持,在此謹表謝意。宏波熱情認真、踏實細緻的工作作風,令筆者心存感動。謝謝宏波。
最後要說明的是,書中採用到的部分照片引自網上資料,雖經多方設法,仍難以聯繫到照片的著作權人,在此謹向他們表示謝意和歉意,請見書後與筆者聯繫,隨即奉寄樣書和稿酬。
張維
2013年10月8日於雲南大學再次修訂

序言

《西南角——民國文人抗戰年月的那些事》引言
1937年,昆明還是西南邊疆的一座邊陲小城。雖然是雲南省的省會,可這小城裡的人口並不多,僅有十四萬多人。城市不大,還有城牆圍著。城牆是從明朝延續下來的,周長九里三分許,換成公制的話,也就四千三百多米。共有六座城樓,東、西各二,南、北各一。抗戰發生的這個時候,昆明城的東、西、北三面的城牆都還完整,僅是南邊的城牆在1923年的時候,因市政建設需要,拆除了南面一段,開闢一門,命名為“護國門”,以紀念護國起義成功,俗稱小南門。繼之又拆除了南邊的麗正門,保留了“近日樓”。1930年拆除了正義路以東、護國路以西的城牆,填河建路,取名為南屏街。
雲南邊疆交通閉塞,雖資源豐富,但經濟卻落後,文化也欠發達。這時的昆明是一個沒有一條像樣的公路連線中原內地、卻有鐵路連線國外的地方,而且是“鐵路不通國內通國外”,“火車沒有汽車快”。這裡有一條於1910年修建起來的“滇越鐵路”,通往中越邊境的河口,再出境連通越南的海防、河內。
滇越鐵路是中國西部地區修建的第一條鐵路,也是中國的第三條鐵路。這條鐵路是法國人設計修建的一條米軌鐵路,貫通滇南的崇山峻岭。這條鐵路開通後,客觀上給雲南這個落後的省份,帶來了一些物質文明,也在一定程度上傳播了西方的生活方式。接下來的一二十年間,昆明就有一些建築在模仿法國式的建築了,連建築材料都是進口的。特別是雲南那時唯一的一所高等學府東陸大學(1934年更名為雲南大學)的主樓——高聳於貢院山坡頂上的會澤院,可以說就是模仿法國式建築風格的典範,樓里的地磚和窗戶玻璃都是從法國遠道運來的。白蘭地、咖啡、香檳酒也開始在昆明流行了,內地出版的報紙、書籍、科學儀器、文教用品、西醫新藥也逐步輸入雲南了,電影業也走進了這所不大的邊疆城市。街上出現了幾家電影院,放映的片子中有不少外國影片,甚至有國外剛開始放映不久的影片。
昆明的茶館很多,尤其是大西門附近的龍翔街、文林街,還有正義路一帶,茶館都相當多。很多昆明男人喜歡“蹲”茶館,這“蹲”的意思就是成天泡在茶館裡。悠悠閒閒地喝著蓋碗茶,“沖沖瞌子”(聊聊天的意思),烤烤太陽。當然,也有的茶客還就真是蹲在茶館門口或是牆角,大口吸著雲南特有的那種用竹筒做的水菸袋。
昆明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就連冬天的太陽都是暖洋洋的,可以說是四季如春,故俗稱“春城”。昆明這座小城安靜,祥和,民風純樸,民眾善良,他們的性格也像這裡的氣候一樣溫和,各家各戶平靜地過著與世無爭的小日子。
不過,從1937年“七七事變”起,昆明人的這種平靜的生活狀態就開始出現變化了。
抗日戰爭的硝煙燃起之後,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之國脈,國民政府決定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南遷到嶽麓山下,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可是時間不長,就傳來了南京於12月13日陷落、日寇沿長江一線進逼、武漢亦將不保的訊息。這樣一來,長沙也受到了威脅,形勢越來越嚴峻了。
舉目望神州,華北陸沉,中原板蕩,三吳烽火,九夏蜩螗。此時,雲南尚屬大後方,暫時還有些許平靜。於是,長沙臨時大學於1938年1月20日停課,決定再遷大後方昆明。2月中旬,師生們動身離開長沙,分幾路進入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
與此同時,先後遷入雲南的內地院校還有國立同濟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私立中法大學、私立華中大學、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唐山工學院、國立中正醫學院、中央政治大學分校等十餘所,另有相當一些研究機構也陸續遷入雲南。這些院校和研究機構大多集中在省會昆明,再加上1938年由省立改為國立的雲南大學,昆明一時間人文薈萃,成為了全國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成為了中國大後方的文化重鎮。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全國相當數量的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教授、知名人士,都在雲南這塊偏僻的紅土地上會集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昆明這座邊陲小城度過了他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歲月。他們的足跡留在了這塊他們熱愛的土地上。他們為昆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驕傲和光榮。
他們當中,有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傅斯年、聞一多、朱自清、冰心、巴金、老舍、李公朴、馮友蘭、錢穆、楊振聲、周培源、葉企孫、鄭天挺、陳岱孫、江澤涵、楊武之、趙元任、沈從文、蕭乾、林徽因、梁思成、何魯、顧頡剛、趙元任、嚴濟慈、趙忠堯、劉文典、吳文藻、張奚若、楚圖南、吳晗、姜亮夫、羅庸、羅常培、吳宓、費孝通、吳富恆、尚鉞、白壽彝、潘光旦、華羅庚、陳省身、許寶、彭桓武、呂叔湘、金善寶、向達、張正平、蔣導江、肖蘧、顧宜孫、聞在宥、施蟄存、馮至、卞之琳、李廣田、程璟、陶音、林同濟、朱馭歐、張為伸、霍秉權、王士魁、王樹勛、鄒恩泳、李季偉、丘勤寶、嚴楚江、范秉哲、光未然、李何林、趙渢等等。
這份長長的名單還遠遠沒有開列完。他們在民族危難的時刻,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在遷徙過程中,受盡顛沛流離之苦,進入雲南後,或辛勤執教,培養人才;或因陋就簡,潛心研究,以高度的愛國主義熱忱,教書不忘救國,研究不忘抗戰,並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和民主運動。他們不僅為國家培養了大量人才,也給雲南邊疆帶來了科學技術知識和民主精神,傳播了先進文化,促進了雲南文化教育的發展和文明進步。
抗戰時期的昆明不僅僅存在敵機狂轟濫炸的威脅,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是,物價越來越高。尤其是進入四十年代以後,物價簡直像斷了線的風箏,一個勁地飛漲,物資奇缺,民不聊生。許多教授、專家的生活都艱苦極了。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儘管生活條件非常艱苦,而且還要經常為躲避敵機轟炸而“跑警報”、到鄉下“疏散”,但很多教授、專家和中青年教師,都不失民族氣節,甘於艱苦,甘於淡泊,朝夕繫念著教學和科研,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為培養人才而作著不懈的努力。在他們心目中,無論環境如何艱苦,無論敵人如何摧殘,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必須讓民族的“學術生命”倔強地存活下去。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在這些內遷院校中,最負盛名、最有影響、在雲南時間最長的是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簡直可以說是中國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個奇蹟!
茅屋草舍育英才。在風雨如晦的八年抗戰中,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西南聯大奇蹟般地生存了下來,為中華民族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和傑出科學家,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和世界的科學文化教育事業。後來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楊振寧與李政道、兩彈元勛鄧稼先、歷史學家何炳棣、物理學家朱光亞,以及唐敖慶、王天眷、王仁、王希季、屠守鍔、郝志純、王志達、王憲鍾、黃宏嘉、葉篤正、汪曾祺、穆旦、何兆武、許淵沖、王漢斌、彭佩雲、林蒲、袁可嘉、杜運燮、鄭敏、王佐良、趙瑞蕻、楊周翰、羅寄一、吳訥孫等等諸多文理科英才,都是從西南聯大的茅屋裡走出來的……
儘管條件極端艱苦,但西南聯大、雲南大學和內遷的其他各所高校的同學們都安貧樂道,發憤學習。大家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希望能多學些知識和本領,將來報效國家,為民族復興竭盡薄力。他們在昆明這塊土地上留下了難忘的青春足跡。在昆明生活、學習的這段歲月,成為了他們人生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成為他們銘記於心的一段值得永久紀念的歷史。
此外,在抗戰期間還有多位各界大師級的名人因種種因緣,或在此短期逗留,或出國路經此地,或來此短暫訪問,或來此發表演講。他們在昆明這塊邊陲土地上留下了“雪泥鴻爪”。
往事悠悠,歲月如歌。而今,抗戰時期來過昆明的這些大師、名人、教授、學者們的足跡仍深深印在我們的心坎里,有關他們的美好記憶仍久久地留在我們腦海中。
我們不會忘記,我們不該忘記……
(摘自張維著《西南角——民國文人抗戰年月的那些事》,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定價:35.00元)

名人推薦

抗戰年月“雲歸派”的那些事
在“霧”失神州,大半國土為霧霾籠罩之下,據傳,雲南取代海南,成為首富的移居首選,藝術家們也走在了前面;“雲歸派”因此成為“土豪”又一新標準。時間回溯到七十多年前,也有一大批“雲歸派”,也是在祖國的西南角,在彩雲之南;雖然前後二者性質不同,且其境界與價值取向有著雲泥之別。《西南角:民國文人抗戰年月的那些事》以更廣闊的視野、更豐富的細節再現了抗戰年月“雲歸派”的那些事,復原了西南角的那段可歌可泣的時空。
抗日戰爭硝煙燃起,為保存中華民族文化、教育之國脈,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外,國立同濟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私立中法大學、私立華中大學、國立國術體育專科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唐山工學院、國立中正醫學院、中央政治大學分校等十餘所十幾所院校和研究機構戰時先後遷入雲南,昆明一時間人文薈萃,成為中國大後方的文化重鎮;全國相當數量的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教授、知名人士,都在雲南這塊偏僻的紅土地上會集了。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在昆明這這座邊陲小城度過了他們一生中最難忘的一段歲月。他們的足跡留在了這塊他們熱愛的土地上。
本書狀寫的他們中有:抗戰爆發後第一批到昆明的外省人如施蟄存、吳晗、林同濟、李長之;西南聯大及雲南大學兩所高等學府的兩位領航人梅貽琦、熊慶來;來到蒙自南湖邊的一群文人如朱自清、聞一多、陳寅恪、吳宓、湯用彤、錢穆、姚從吾、賀麟;與昆明緣聚的兩位才女林徽因、冰心;在昆明留下“雪泥鴻爪”大師們如趙元任、曹禺、巴金、老舍、徐悲鴻;聯大師生中的作家、詩人如朱自清、沈從文、馮至、李廣田、穆旦、汪曾祺;苦難中的學界大師如陳寅恪、吳大猷、錢穆、陳省身、華羅庚;早期的“民盟”賢達們如楚圖南、聞一多、吳晗、費孝通、吳征鎰、光未然等。他們在民族危難的時刻,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在遷徒過程中,受盡顛沛流離之苦,進入雲南後,或辛勤執教,培養人才;或因陋就簡,潛心研究,以高度的愛國主義熱忱,教書不忘救國,研究不忘抗戰,並開展抗日救亡活動和民主運動。他們不僅為國家培養了大量人才,也給雲南邊疆帶來了科學技術知識和民主精神,傳播了先進文化。
他們不失民族氣節,甘於艱苦,甘於淡泊,朝夕繫念著教學和科研,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為培養人才而作著不懈的努力。在他們心目中,無論環境如何艱苦,無論敵人如何摧殘,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必須讓民族的“學術生命”倔強地存活下去。筆耕於雲南大學多年的張維先生新近推出的《西南角:民國文人抗戰年月的那些事》(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挖掘出大量新史料,超越以往關注西南聯大的視角,觀照更廣闊的時空,更多的學者文化人的群體,以豐富的細節再現彼時大西南弦歌不輟、延續民族文脈的精神堅守之狀貌,給今人留下了無盡的懷想。
(王宏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