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簡介
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院成立於2005年。
學校現有19個教學學院(部)、1個工程訓練中心。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教育、藝術8個學科門類,本科具有招生資格專業72個(其中2018年本科招生專業67個),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11個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7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工程碩士授權領域16個、工商管理碩士1個、翻譯碩士1個、工程管理1個、法律碩士1個、社會工作碩士1個、套用統計碩士1個)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有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7個。有校級及以上科技創新團隊78個,其中: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畫”支持創新團隊(含培育)2個,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資助計畫”資助創新團隊8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團隊1個,四川省“省屬高校科研創新團隊建設計畫”資助創新團隊18個,西南石油大學青年科技創新團隊(含培育)49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排名全國第二,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4755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9367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4238人,博士研究生833人,學歷外國留學生310人。現有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563,另外有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1561人。
學校現有教職工2520人,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257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631人。專任教師1797人,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4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養工程人選2人,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0人,國家“萬人計畫”入選者3人,孫越崎能源大獎獲得者3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4人,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58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資助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7人,博士生導師134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41人,全國優秀教師6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教育系統職業道德建設標兵1人,全國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四川省科技傑出貢獻獎1人,省傑出創新人才獎1人,四川傑出人才獎1人,省教學名師9人,省優秀教師9人,省師德標兵1人,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4人,省“十佳”青年教師1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青年教師基金資助獲得者11人次,孫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獎獲得者20人。
西南石油大學現有各級各類科研基地(平台)164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協作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111計畫”地方高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發中心(協作)6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4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實驗室)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4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中心)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研究院、基地、中心、產學研創新聯盟)17個;石油化工聯合協會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4個;中石油(重點)研究室12個;中海油(重點)實驗室、研究院3個;行業、地方產業聯盟2個;廳級(重點)實驗室(研究室)12個;校級研究院(實驗室、中心、所)18個;橫向合作科研基地54個;“十三五”橫向合作戰略(框架)協定17個。
“十二五”以來,先後承擔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畫、“863”計畫、科技攻關(支撐)計畫、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畫,教育部重點項目、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博士點基金、霍英東基金,四川省傑出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基金等自然科學類縱向項目2654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四川省規劃、科技廳軟科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類縱向項目1214項;與企事業單位簽訂橫向合作項目5000項;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獎勵227項;發表論文12518篇,出版著作425部;獲準授權專利3567項,其中發明專利1594項,實用新型專利1973項。2018年學校新增項目契約經費4.75億元,實到科研經費4.29億元。
2018年7月,學校的深層海相頁岩氣高效開發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教育部地方高校新建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立項(簡稱“111計畫”)。
研究項目
學校是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並設有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國技術中心、國家大學科技園和研究生院的高水平大學,具有博士生導師自主審批權和保送本科生直接攻讀博士學位資格,為美國雪佛龍(原加州標準石油)全球16所合作高校之一(包括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等),是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
獲得獎項
“十二五”以來,先後承擔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國家“973”計畫、“863”計畫、科技攻關(支撐)計畫、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畫,教育部重點項目、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博士點基金、霍英東基金,四川省傑出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基金等自然科學類縱向項目2654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四川省規劃、科技廳軟科學等人文社會科學類縱向項目1214項;與企事業單位簽訂橫向合作項目5000項;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獎勵227項;發表論文12518篇,出版著作425部;獲準授權專利3567項,其中發明專利1594項,實用新型專利1973項。2018年學校新增項目契約經費4.75億元,實到科研經費4.29億元。
學科建設
截至2017年5月25日,學校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1],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8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學科,6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包括工程碩士授權領域16個、工商管理碩士授權領域1個、翻譯碩士授權領域1個、工程管理碩士授權領域1個、法律碩士授權領域1個、社會工作碩士授權領域1個)和8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在國家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排名全國第二,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2005年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了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學校12個參評學科在列。其中,學校石油與天然氣工程評估結果A+,化學工程與技術評估結果B+,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機械工程評估結果均為B。
世界一流學科(群)建設學科: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科群)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地質學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套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數學、地質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專業學位授予點: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工商管理(MBA)、翻譯、工程管理、法律、社會工作
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機械設計及理論、套用化學、化學工藝、礦產普查與勘探、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油氣井工程、油氣田開發工程、油氣儲運工程
國家、省、部級重點學科
序號 | 級別 | 一級學科名稱 | 二級學科名稱 |
1 | 國家級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油氣井工程 |
2 | 國家級 | 油氣田開發工程 | |
3 | 國家級 | 油氣儲運工程 | |
1 | 省級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套用化學 |
2 | 省級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礦產普查與勘探 |
3 | 省級 | 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 | |
4 | 省級 | 機械工程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5 | 省級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
6 | 省級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7 | 省級 | 套用經濟學 | 產業經濟學 |
8 | 省級 | 數學 | 套用數學 |
9 | 省級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化工過程機械 |
10 | 省級 | 土木工程 | 結構工程 |
11 | 省級 | 地質學 | 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 |
12 | 省級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
13 | 省級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14 | 部級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套用化學 |
15 | 部級 | 機械工程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教育部學科排名
輪次 | 一級學科名稱 | 排名 | 二級學科名稱 | 排名 |
第一輪全國學科評估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全國第一 | 海洋油氣工程 | 全國第一 |
第二輪全國學科評估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全國第二 | 海洋油氣工程 | 全國第一 |
第三輪全國學科評估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全國第二 | 海洋油氣工程 | 全國第一 |
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2017) | 石油與天然氣工程 | A+(並列全國第一) | 海洋油氣工程 | 全國第一 |
科研基地平台
西南石油大學科研基地平台
類 別 | 數量 | 名 稱 | 掛靠單位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2 | 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石工院 |
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 | 石工院 | ||
國家“111計畫” | 1 | 深層海相頁岩氣高效開發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西南石油大學 |
國家工程實驗室 | 2 | 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石工院 |
油氣鑽井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石工院、機電院 | ||
國家研發中心 | 4 | 國家能源高含硫氣藏開採研發中心 | 石工院 |
國家能源新材料技術研發中心 | 材料院 | ||
國家稠(重)油開採研發中心 | 石工院 | ||
中國海洋資源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 石工院 | ||
國家大學科技園 | 1 | 西南石油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 西南石油大學 |
國家技術轉移機構 | 1 | 西南石油大學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 西南石油大學 |
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4 | 煤層氣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石工院 |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石工院 | ||
新型儲能電池與材料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材料院 | ||
石墨烯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材料院 | ||
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實驗室) | 4 | 能量轉換與儲存先進材料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材料院 |
中德清潔能源創新平台 | 西南石油大學 | ||
油井完井技術中心(聯合國援建) | 石工院 | ||
中美聯合數據工程與數據分析實驗室 | 計科院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1 | 石油天然氣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機電院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 | 天然氣開發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石工院 |
油田化學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化工院 | ||
教育部產教融合創新平台 | 1 | “網際網路+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創新平台 | 南充校區 |
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中心) | 1 | 沉積盆地與油氣資源重點實驗室(沉積地質研究中心) | 地科院 |
石油化工聯合協會重點實驗室 | 1 | 石油和化工行業天然氣開發及利用新材料重點實驗室 | 材料院 |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研究院、基地、中心、產學研創新聯盟) | 17 | 四川省天然氣開發與開採研究實驗基地 | 石工院 |
天然氣地質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地科院 | ||
油氣田套用化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化工院 | ||
油氣消防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石工院 | ||
四川石油天然氣發展研究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學 | ||
能源安全與文化普及基地 | 馬院 | ||
物理演示與探索科普基地 | 理學院 | ||
四川省不鏽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院 | ||
四川省科教興川產學研創新聯盟 | 西南石油大學 | ||
四川省石油化工裝備產學研創新聯盟 | 機電院 | ||
四川省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 材料院 | ||
四川蜀昊石墨烯套用技術研究院 | 材料院 | ||
四川頁岩氣產業發展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
四川省焊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院 | ||
四川省碳基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院 | ||
四川上之登新材料有限公司技術中心 | 材料院 | ||
四川省深層海相頁岩氣高效開發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學校 | ||
四川省“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 | 4 | 四川省頁岩氣勘探開發協同創新中心 | 石工院 |
四川省石油天然氣裝備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機電院 | ||
四川省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協同創新中心 | 石工院、機電院 | ||
四川省頁岩氣資源與環境協同創新中心 | 地科院 | ||
中石油(重點)研究室 | 12 | 中國石油石油管重點實驗室-石油管力學和環境行為重點研究室 | 石工院 |
中國石油鑽井工程重點實驗室-鑽井液重點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國石油鑽井工程重點實驗室-欠平衡鑽井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國石油天然氣成藏與開發重點實驗室-特殊氣藏開發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國石油高含硫氣藏開採先導試驗基地—西南石油大學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國石油油氣藏改造重點實驗室-西南石油大學壓裂酸化數值模擬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國石油油氣儲運重點實驗室-西南石油大學複雜天然氣集輸研究室 | 石工院 | ||
中國石油HSE重點實驗室—西南石油大學研究室 | 化工院 | ||
中國石油碳酸鹽岩重點實驗室沉積—成藏研究室 | 地科院 | ||
中國石油鑽井工程重點實驗室鑽頭研究室 | 機電院 | ||
中國石油物探重點實驗室頁岩氣地球物理研究室 | 地科院 | ||
中國石油測井重點實驗室工程測井研究室 | 地科院 | ||
中海油(重點)實驗室 | 3 | 中國海洋石油(海上油田)提高採收率重點實驗室 | 石工院 |
海洋非成岩天然氣水合物固態流化開採實驗室 | 機電院、石工院 | ||
海洋油氣開發與開採聯合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
地方產業聯盟 | 2 | 成都航空發動機產業聯盟 | 西南石油大學 |
天然氣水合物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西南石油大學 | ||
廳級(重點)實驗室(研究室) | 12 | 機器人工程與智慧型製造南充市重點實驗室 | 南充校區 |
數據挖掘與知識管理南充市重點實驗室 | 南充校區 | ||
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聯盟 | 材料院 | ||
四川省高校岩石破碎學與鑽頭研究實驗室 | 機電院 | ||
四川省高校天然氣開採重點實驗室 | 石工院 | ||
四川省高校測控技術與自動化研究室 | 機電院 | ||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測井實驗室 | 石工院 | ||
四川省高校石油工程計算機模擬技術重點實驗室 | 計科院 | ||
四川省高校石油與天然氣加工重點實驗室(自籌) | 化工院 | ||
四川省高校油氣田材料重點實驗室 | 材料院 | ||
四川省高校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 | 土建院 | ||
四川省環境保護油氣田污染防治與環境安全重點實驗室 | 化工院 | ||
校級研究院(實驗室、中心、所) | 18 | 光伏產業技術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數理力學研究中心 | 理學院 | ||
地球物理研究所 | 地科院 | ||
新能源材料及技術研究中心 | 材料院 | ||
複雜油氣藏三次採油研究中心 | 石工院 | ||
工程結構安全研究中心 | 土建院 | ||
先進固井材料工程技術中心 | 材料院 | ||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所 | 馬院 | ||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院(SWPU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協同創新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學 | ||
工業危廢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研究院(SWPU危險廢物研究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學 | ||
人工智慧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
天府新區新能源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
能源裝備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
軍民融合技術創新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
地熱能研究中心 | 機電院 | ||
能源戰略智庫 | 經管院 | ||
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學 | ||
橫向合作科研基地平台 | 54 | 油氣田數位化研究與工程中心 | 電信院 |
複雜地質與地震勘探 | 地科院 | ||
石油井下工具產學研合作 | 機電院 | ||
特達·西南石油大學鑽采設備研究所 | 機電院 | ||
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凱茨閥門研究所鑽采設備研究所 | 機電院 | ||
泰州寶銳·西南石油大學石油鑽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電院 | ||
宏華友信·西南石油大學鑽采設備研究所 | 機電院 | ||
奧瑞拓·西南石油大學石油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機電院 | ||
螺桿鑽具技術聯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壓裂酸化工作液研究中心 | 化工院 | ||
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恩承油氣新技術研究所 | 化工院 | ||
化學驅提高原油採收率研究所 | 石工院 | ||
油氣工程安全環保技術研究所 | 電信院 | ||
腐蝕與防護研究中心 | 化工院 | ||
川慶鑽采科技·西南石油大學石油鑽頭聯合研究中心 | 機電院 | ||
西南石油大學—保瑞特鑽頭技術產學研聯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川克·西南石油大學金剛石鑽頭技術聯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金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西南石油鑽井液完井液研究中心 | 化工院 | ||
成都瑞奇-西南石油油氣田地面工程裝備研究所 | 機電院 | ||
西南石油大學·深遠鑽井工具產學研聯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準油·西南石大鑽井采煉聯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成都西石大·西南石大油氣裝備與井下工具開發校企產學研研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成迪·西南石大石油鑽井破岩工具研發中心 | 機電院 | ||
四川科比科·西南石大油氣加工技術開發與研究中心 | 化工院 | ||
匯通西電·西南石大產學研聯合實驗室 | 化工院 | ||
西南石大·達州軍華高含硫氣田污染控制聯合實驗室 | 化工院 | ||
西南石大·廊坊古萊特工程技術校企產學研聯合實驗所 | 機電院 | ||
西南石大·成都石大力盾科技腐蝕與材料暨產學研聯合研究中心 | 化工院 | ||
特達、西南石大鑽采設備研究所 | 機電院 | ||
天津立林.西南石大石油鑽頭技術聯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正光機電.西南石大油田地面裝備研究所 | 機電院 | ||
西南石油大學.河南雙發石油裝備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產學研基地 | 機電院 | ||
四川寶石機械專用車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學“固控技術”聯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鑽采工具硬質合金套用技術”產學研聯合合作研究所 | 機電院 | ||
西南石大-四川德陽慶達實業公司“油氣集輸管道安全控制”聯合實驗室 | 機電院 | ||
西南石大-揚州海銘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石油天然氣工業控制及信息系統安全防禦”聯合實驗室 | 機電院 | ||
四川天策聚材-西南石大“高性能複合材料套用技術”聯合研究所 | 材料院 | ||
玉門油田科達化學-西南石大化學化工學院實習基地 | 化工院 | ||
西南石大-成都浩瀚完井岩電科技公司產學研合作基地 | 石工院 | ||
川鍋科泰達·成都正茂·西南石油大學工業高效管研究所 | 機電院 | ||
賽泰克能源(康克石油)-西南石大“鑽完井非常規工具”聯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川南航天能源-西南石大2016年智慧型完井技術工程中心 | 機電院 | ||
海天水務-西南石大國家環境保護城鎮污水深度處理--技術中心 | 化工院 | ||
西南石大-川慶鑽采院“油氣井工程遠程評價與技術支持”中心 | 石工院 | ||
西南石大-川慶鑽探安檢院-威諾達公司“完整性技術及數據信息”研究中心 | 機電院 | ||
“西南石油大學-望江鑫祺”油氣裝備產學研聯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西南石油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雷射油氣裝備技術研究所 | 機電院 | ||
西南石大-成都恆固“環保石墨烯改性塗料”研究中心 | 化工院 | ||
西南石大-成都恩承“油氣田環保技術”聯合研究所及產學研基地 | 機電院 | ||
海銳能源.西南石油大學鑽頭技術聯合研究所 | 機電院 | ||
西南管道公司-西南石油大學油氣管道技術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大-四川康瑞共建“天然氣加工研究院” | 化工院 | ||
四川頤千-西南石大“工業危廢處置與資源化利用”研究院 | 化工院 | ||
西南石油大學-北京六合偉業聯合建立油氣智慧型測控裝備技術研究院 | 機電院 | ||
“十三五”橫向合作戰略(框架)協定 | 17 | 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集團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西南石油大學-長慶油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北京格瑞迪斯石油技術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德陽市人民政府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集團長城鑽探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中海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四川安全技術中心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四川中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四川藍星機械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成都市人民政府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鑽探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四川慶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中海油能源發展工程技術公司-西南石油大學油氣新技術聯合研究院 | 西南石油大學 | ||
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深冷液化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學 | ||
合計 | 164 |
西南石油大學現有各級各類科研基地(平台)164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油氣藏地質及開發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協作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111計畫”地方高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發中心(協作)6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4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平台、中心、實驗室)4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產教融合創新平台1個,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中心)1個,石油化工聯合協會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研究院、基地、中心、產學研創新聯盟)17個;四川省“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4個;中石油(重點)研究室12個;中海油(重點)實驗室、研究院3個;行業、地方產業聯盟2個;廳級(重點)實驗室(研究室)12個;校級研究院(實驗室、中心、所)18個;橫向合作科研基地54個;“十三五”橫向合作戰略(框架)協定17個。
工作任務
研究生院是全校研究生教育與學科建設工作的管理、協調、牽頭單位,同時具備機關處室的管理職能和承擔教學院系工作任務。研究生院承擔全校研究生的招生、培養、學位、就業、思想教育與管理等工作,負責全校的學科建設和博士後管理工作,負責各類研究生招生報名、考試、錄取以及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點工作;負責全校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制定、教學管理、學位論文與答辯的管理、學位授予與就業工作。負責全校的學科建設規劃、檢查與評估,負責全校學位點建設的規劃、申報、評估等組織協調工作。
工作職責
一、根據學校的定位和發展規劃,制定和實施學校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計畫、分年度工作目標,並努力在規定時間內實現預期目標。
二、負責全校研究生招生、培養、教育與管理、學位論文答辯與學位授予以及畢業就業工作,負責學校學科建設和博士後管理工作。
三、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執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教育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人事部、四川省學位委員會、四川省教育廳所下達的各項檔案、政策和條例,並根據上級指示,完成各項任務。
四、負責各類研究生招生的宣傳、報名、考試、錄取以及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點工作;
五、努力研究國內外研究生教育發展情況,根據我國的國情、經濟發展狀況和發展趨勢,組織制訂研究生培養方案,組織研究生課程建設,開展研究生教育改革,加強研究生教學管理,努力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六、負責博士點、碩士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申報、建設與評估的組織工作,努力發展該校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採取多種辦學模式,逐年擴大該校的研究生招生規模。
七、負責全校學科建設的規劃、檢查與考核、申報與評估等工作。
八、制訂學校有關研究生教育的檔案和政策以及各種管理制度、規章,並督促執行,採取有效措施,提高該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管理水平。
九、努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對外協作關係,開展校-校、校-企之際聯合培養研究生,要深入到企業,實施產、學、研結合,建設好校外的研究生培養基地,努力發展在職研究生教育。
十、發展和增加該校與外校、與國家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省教育廳、省學位委員會有關職能部門的聯繫,同時協調好本部門與校內各系部的關係,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
十一、組織力量,開展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工作和教學改革,努力承擔和完成國家、省、學校各級教育教學改革科研項目。
十二、根據學校的要求,制訂和實施本部門的改革方案。做好教育管理幹部隊伍的培訓工作,特別要做好年輕幹部的培訓工作,制訂好崗位責任制,做好乾部聘任與考核工作。
十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做好黨建工作,負責研究生德育與日常管理,促進研究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積極組織研究生開展助教學、助科研、助管理等“三助”活動。
十四、負責該校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創造條件新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院系領導
院領導 | |
書記 | 湯富榮 |
院長 | 黃志宇 |
副書記 | 王守偉 |
副院長 | 李曉平 |
副院長 | 劉志斌 |
媒體評價
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院畢業研究生質量高,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在研究生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該校始終把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放在第一位,把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素質培養放在突出的位置,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實行導師崗位聘任制,研究生的培養質量穩步提高,科技學術活動蓬勃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呈現良好態勢,該校研究生教育成效顯著。1999年該校研究生院被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進集體”。 學校設有多項獎學金並提供良好的科研、社會實踐、學習生活條件,出台了應屆本科優秀畢業生可推薦免試為碩士生,石油工程專業本科生可推薦免試直讀博士生,在校的優秀碩士研究生免試提前攻讀博士學位等一系列相關政策,給優秀學生開闢綠色通道,吸引優秀人才,為學校發展增添後勁。學校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規章制度和激勵機制, 當前該校研究生教育按照“一條主線、兩個著力點、三個更加、四項舉措”的改革思路推進各項工作:“一條主線”指提高質量、培養所需人才;“兩個著力點”分別是分類推進培養模式改革和構建質量保障體系;“三個更加”分別是更加突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更加突出科教結合和產學結合、更加突出開放辦學;四項舉措分別是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健全導師責權機制、改革評價監督機制、強化條件保障。著眼未來,學校將充分發揮自身的辦學優勢和特色,面向市場、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努力加強學科建設,以提高培養質量為核心,將學校辦成培養高層次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樹立西南石油大學研究生教育培養的品牌,為把該校建設成為多科性研究教學型大學的目標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