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的前身歷史系創建於1937年,歷史專業是西北大學傳統優勢專業之一,長期以來在全國高校中有著較大的影響。先後有黃文弼、侯外廬、陳直、馬長壽、陳登原、張豈之、彭樹智、林劍鳴及周天游等著名學者任教。 歷史學院設有周秦漢唐研究中心、佛教研究所、古籍研究所及西安事變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歷史文獻學、專門史等專業博、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5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首批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之一。1997年以來,被列為西北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2年,被評為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已成為歷史學高級人才培養與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基本信息

校園環境

校徽 校徽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成立於2010年。其前身西北大學文博學院(1988年設立)源自於1937年設立的西北聯合大學歷史系,許壽裳任系主任。1939年,學校南遷漢中城固後改名國立西北大學,歷史係為文學院三系之一。1946年,學校遷至現址,設四院十五系,馬師儒以文學院院長兼任歷史專業主任。自建系至新中國成立十二年間,歷史學院調查張騫墓、整理地方文物史跡資料,在研究、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多有貢獻。

學院歷史專業是西北大學傳統優勢專業之一,長期以來名師匯集,先後有侯外廬、陳直、馬長壽、陳登原、張豈之、彭樹智及林劍鳴等著名學者任教,在全國高校中有著較大影響。

1995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為首批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之一。1997年,被列為西北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2年,被評為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2008年,“歷史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被評為國家級創新實驗區,“歷史學”專業被評為國家級特色專業。2010年,“中國古代史教學團隊”被列為陝西省教學團隊建設。現已成為歷史學高級人才培養與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學院設有周秦漢唐研究中心、佛教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中國軍事史研究中心、西安事變研究中心及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研究院等研究機構。現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歷史文獻學、專門史等專業博、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現有專任教師2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講師12人。所有教師均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其中博士學位獲得者占專任教師的92.9%。在教學和科研上成果顯著,承擔了包括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研究課題,出版和發表了大量的專著和論文。現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國思想文化”),2門陝西省精品課程(“中國通史”、“周秦漢唐文化史”),1門西北大學精品課程(“中國歷史地理”)。專著和教材還先後獲得郭沫若史學榮譽獎、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一、二等獎、陝西省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一、二等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等。先後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民族研究》等國內外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百篇,出版學術專著百餘部。

歷史沿革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的前身是1937年設立的西北聯合大學歷史系,許壽裳任系主任。

1938年春,學校奉令南遷漢中城固縣。

1939年,學校改名國立西北大學,設三院十二系,歷史係為文學院三系之一。

1946年,學校遷至現址,設四院十五系,馬師儒以文學院院長兼任歷史專業主任。歷史系自建系至新中國成立十二年間,學校數易校名,兩移校址,歷盡艱難曲折。然於國家民族危難之際,名校名師一時際會,創業於巴山漢水之間;調查張騫墓,整理地方文物史跡資料,在研究、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多有貢獻。

1956年上半年,歷史系正式設考古專業,組成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考古學、民族學等教研室和資料室、文物陳列室。

1957年,郭繩武任系主任。

1962年首次招收民族史方向研究生。

1964年,學校抽調本系部分教師成立伊斯蘭教研究所,後更名中東研究所。建國初期,歷史系發揚城固辦學以來優良傳統,以堅韌精神積極進取,革故鼎新,遂在中國歷史教學與研究領域占取重要一席。

1978年,張豈之任系主任。同年,學校以原西北民族史研究室教師和學校專題組人員成立西北歷史研究室。

1981年,中國古代史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4年,中國思想史專業和世界近現代史專業分別獲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1984年,彭樹智任系主任。

1985年,在長期醞釀總結的基礎上,提出 “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八字系風,此內容後來被確定為西北大學學風。同年成立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1986年世界史專業獲博士學位授予權,中國近現代史和考古學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8年,西北大學與陝西省文物局簽訂《關於聯合創建西北大學文博學院的協定》,同年增設博物館專業。

1990年,西北大學召開文博學院成立大會,彭樹智任院長。同年增設文物保護技術專業。

1992年成立西北大學佛學研究所。

1993年,歷史文獻學專業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歷史學專業獲準實行本碩連讀試點。

1995年,歷史學專業被批准為國家首批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同年獲準設立歷史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996年,成立西北大學周秦漢唐研究中心,並以文物陳列館為基礎,正式建立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

1999年成立西北大學西安事變研究中心。

2002年,歷史學、考古學兩專業被列入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

2003年,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授予權,正式成立了考古學系,文博學院建成了院、系(歷史學系和考古學系)兩級管理體制。

2004年,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中東研究所和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同時被列為陝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科研基地。

2005年,獲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6年5月,西北大學與陝西省文物局依託文博學院,聯合成立了我國首家文化遺產學院。同年,文物保護技術專業被列入陝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文博學院(歷史學科)的教學科研領域進一步拓展,成為我國歷史、考古、文化遺產保護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2010年,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2010年,新增國學本科專業。

2012年,世界史專業獲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師資力量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2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講師12人。所有教師均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其中博士學位獲得者占專任教師的92.9%。

學術成就

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

長期以來,歷史學專業教師在教學和科研上承擔了包括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等研究課題,出版和發表了大量的專著和論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侯外廬、張豈之先生等主編的《宋明理學史》、陳直先生的《漢書新證》、《史記新證》及陳登原先生的《國史舊聞》等專著,被學術界公認為經典之作;近年張豈之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六卷本)、彭樹智先生主編的《中東國家通史》(多卷本)、陳峰、傅建成和岳瓏教授主編的國內第一部大型多媒體《中國通史》等出版後,先後被教育部確立為“高校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國思想文化”),2門陝西省精品課程(“中國通史”、“周秦漢唐文化史”),1門西北大學精品課程(“中國歷史地理”)。

專著和教材還先後獲得郭沫若史學榮譽獎、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一、二等獎、陝西省人文社會科學成果一、二等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等。先後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民族研究》等國內外權威期刊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百篇,出版學術專著百餘部。

學院領導

趙萬峰,男,2014年3月任歷史學院黨總支書記,全面負責歷史學院、中東所、思想所和西北所等一院三所的黨務和思想政治工作,主持學院黨總支的日常工作,負責學院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工作以及全院學生管理工作。

陳峰,歷史學博士, 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學院院長,全面負責學院工作。 陝西省教學名師, 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生導師。兼任西北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歷史分會主席。兼任中國史學會理事、中國宋史研究會副會長、陝西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兼職教授和博士生導師等。獲得陝西省“三五人才”等稱號。

王新剛,西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歷史學院副院長,負責學院教學等相關工作 。研究方向:世界歷史、中東政治與國際關係、國際關係史、國際政治學理論。社會職務:陝西省政協委員,民主建國會陝西省委員會委員,民建西北大學支部主委。

張藝昆,女,2014年7月任歷史學院副院長。負責學院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李軍,男,現任學院院長助理,協助院長完成學院日常各項工作。 曾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目前主要從事唐宋之際西北區域史研究。現任學院業務副院長,分管學院學科建設及科研工作。

辦學條件

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一貫重視加強辦學條件建設,20世紀90年代以來,進一步加大了教學改革和教學設施建設的步伐,學院辦學條件整體上邁上了新台階。在校內,學院在以往積累的基礎上,持續地進行辦學條件改造,建設完成了歷史博物館、歷史學科綜合資料室、文物保護技術實驗室、多媒體網路教室、多媒體視聽室等一批高質量的教學基本設施建設項目,使歷史學院向教學條件現代化的目標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

按照歷史學科資料建設的統一規劃,除了中國思想文化資料室、世界地區國別史資料室和西北民族史資料室等3個專業資料室外,學院重點建設了一座歷史學綜合圖書資料室。該資料室現分為四部分:歷史圖書資料室、考古圖書資料室、期刊資料室和史學基地學生閱覽室,現藏中外文書刊近10萬冊,其中線裝書2.5萬冊,宗教典籍上千冊;期刊資料室擁有包括目前我國絕大部分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在內的二百多種中外文期刊和報紙。本資料室與國內許多高校和日、韓、美、奧等國家的高校、研究機構常年保持資料交換關係,具有網路查閱資料信息功能。

西北大學歷史博物館的前身是1945年成立的西北藝術文物研究室,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高等學校中成立時間較早、藏品較為豐富的博物館之一。作為高校歷史博物館,其職能首先是服務於學校歷史學、考古學、文物學、博物館學和文物保護學等學科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並在學校的人文素質教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及對外交文化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陝西是我國第一文物大省,西安是周、秦、漢、唐等十三朝故都,豐富的文物資源和我校較強的文物考古科研力量,為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文物考古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目前館舍面積約700平方米,館藏文物標本約2萬餘件。其中,經鑑定的三級以上文物130餘件(組)。博物館陳列分為歷代典型文物陳列、考古發掘成果陳列和校園考古出土文物陳列三部分,展品包括距今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到明清時期的歷代典型文物標本300餘件,形成了種類較為齊全、序列比較完整的體系。館藏重點文物主要有:仰韶文化的陶器和塑像。陝西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分布的中心,我校考古專業先後發掘了商縣紫荊、華縣梓里、扶風案板等重要仰韶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遺物,如用於日常生活尖底瓶、圜底缽、碗和埋葬小孩的瓮棺等,特別是發現了一批造成型古樸的陶塑人像,這在我國史前考古中尚屬罕見。反映了距今7000~5000年前較高的制陶水平和社會生活。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和甲骨刻辭。20世紀70年代,我校考古專業師生先後參加了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早期遺址、著名的殷墟遺址和陝西周原等遺址的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商周時期文物。博物館有造型厚重的藁城台西村商代早期青銅器、珍貴的殷墟刻辭甲骨及以及數量較多的西周青銅器等,是研究商周文化的重要資料。秦漢瓦當和陶文。西安秦漢長安城的故地,有著豐富的秦漢時期文化遺存。西北大學博物館收藏了一批種類較為齊全的秦漢瓦當和刻印於陶器上的陶文。如著名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當和各種文字瓦當,大量的刻印於陶器上的文字等,這對於秦漢時期的制度、建築、文字、藝術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唐代的麵食品和墓誌。20世紀70年代,我校考古專業師生參加了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發掘,出土了大量陶器、木器、雕塑、文書和絲織品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土一批罕見唐代的麵食品,包括有各種花式點心,其中有一部分入藏於我校博物館。這是研究唐代西域飲食文化十分難得的實物資料。此外,近年來還徵集了唐遂安王墓誌等,特別是徵集到一方唐代日本留學生井真成的墓誌,是迄今為止中國的首次發現,彌足珍貴,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資料。校園考古。西北大學坐落在唐長安城太平坊和崇化坊遺址之上。多年來,配合學校的基本建設,考古專業師生先後對太平坊和實際寺遺址和崇化坊經行寺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房屋建築基址、水井等遺蹟,出土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如石佛頭像、銅佛像、石經幢構件、陶淨水瓶、三彩器、瓷器、瓦當范、石圍棋盤和棋子等。由於唐代高僧善導、鑒真曾在實際寺生活過,故這些佛教文物的發現引起了國內外文物考古、歷史和佛教界的高度重視。歷史學科綜合資料室按照歷史學科資料建設的統一規劃,除了中國思想文化資料室、世界地區國別史資料室和西北民族史資料室等3個專業資料室外,文博學院重點建設了一座歷史學綜合圖書資料室。該資料室現分為四部分:歷史圖書資料室、考古圖書資料室、期刊資料室和史學基地學生閱覽室,現藏中外文書刊近10萬冊,其中線裝書2.5萬冊,宗教典籍上千冊;期刊資料室擁有包括目前我國絕大部分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在內的二百多種中外文期刊和報紙。本資料室與國內許多高校和日、韓、美、奧等國家的高校、研究機構常年保持資料交換關係,具有網路查閱資料信息功能。 文物保護技術實驗室文物保護技術實驗室面積約300平方米,配備有文物保護相關的分析、檢測、實驗儀器設備,可基本滿足文物保護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各類基礎實驗教學的需要,並在文物保護和修復、文物保護科學術研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專業設定

歷史學專業

本專業為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陝西省普通高校名牌專業。本專業是西北大學歷史悠久、學者輩出的優勢專業之一。該專業充分利用陝西特有的人文歷史背景及資源,以傳統史學與現代考古學相結合、紮實的專業基礎和廣泛的知識視野相結合為教學特色。培養具有較高業務素質、富於創新精神的歷史學教學與研究的高級專門人才。

人才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深厚的中外歷史知識和掌握一定歷史研究技能及良好思想品質、富於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歷史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歷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史實及史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基本研究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知識與能力:

掌握歷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中外歷史的基礎知識,對有關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歷史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

具有從事歷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較強的口頭表達和文字寫作能力;

熟悉古文字、版本目錄學、音韻學、訓詁學、史料學、歷史地理及考古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了解國內外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7.掌握一定的外語語言和計算機套用能力。

1.

掌握歷史學科的基本理論和中外歷史的基礎知識,對有關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有一定的了解;

2.

掌握歷史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

3.

具有從事歷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較強的口頭表達和文字寫作能力;

4.

熟悉古文字、版本目錄學、音韻學、訓詁學、史料學、歷史地理及考古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5.

了解國內外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7.掌握一定的外語語言和計算機套用能力。

課程結構:

主幹課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歷史文選、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外國史學史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課程實習:結合課程內容,參觀有關博物館。

綜合實習: 參觀、考察及社會調查等。

學分要求:本專業學生畢業應修總學分178學分,其中通修課程40學分,學科核心課程52學分,專業方向課程22學分,通識課程12學分,選修課程25學分,實踐教育環節17學分,課外附加學分10學分。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 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歷史學學士學位。

國學專業

國學是中國傳統學術的簡稱,同時也包括了中國近代以來借鑑西方學術對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學術所做的研究。國學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造就新一代的國學研究與實踐人才。培養學生具有較寬厚的國學專業基礎與文化基礎,德、智、體全面發展,成為能勝任科研單位、政府部門、大專院校等單位教學、科研工作的複合型人才。

主幹課程:史學導論、國學概論、中國古代史、世界文明史、中國思想史、中國經學史、中國文學史、中國宗教史、中國歷史文獻學、中國儒家、道家道教史、中國禮制史,以及先秦典籍、秦漢典籍、唐宋典籍研讀等,同時,包括古希臘羅馬文明、世界近現代文明史及世界宗教史等。

學分要求:本專業學生畢業應修總學分178學分,其中通修課程40學分,學科核心課程52學分,專業方向課程22學分,通識課程12學分,選修課程25學分,實踐教育環節17學分,課外附加學分10學分。

修業年限與授予學位:修業年限:四年;授予學位:歷史學學士學位。

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點

一、碩士學位授予權點

1、歷史文獻學

2、專門史

3、中國古代史(方向:先秦史、秦漢史、隋唐史、兩宋史)

4、中國近現代史(方向:中國近現代經濟史、中國近現代社會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5、世界史(方向: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

二、博士學位授予權點

博士一級學科招生專業(歷史學院):

1、專門史

2、中國古代史(方向:先秦史、秦漢史、兩宋史)

3、中國近現代史(方向:中國近現代經濟史、中國近現代社會史)

4、世界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