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內陸河水利史

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的西北內陸河水系,主要有分布於新疆境內的塔里木河(匯注羅布泊)、伊犁河(匯注蘇聯境內的巴爾喀什湖)和其他小河,以及分布於甘肅、內蒙古境內的疏勒河、弱水等。這一地區乾旱少雨,日照輻射強,蒸發嚴重,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西漢時期已有利用內陸河徑流及山區融雪水興建灌溉工程的記載。

西北內陸河水利史

正文

甘肅河西走廊和新疆等地的西北內陸河水系,主要有分布於新疆境內的塔里木河(匯注羅布泊)、伊犁河(匯注蘇聯境內的巴爾喀什湖)和其他小河,以及分布於甘肅、內蒙古境內的疏勒河、弱水等。這一地區乾旱少雨,日照輻射強,蒸發嚴重,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西漢時期已有利用內陸河徑流及山區融雪水興建灌溉工程的記載。
河西走廊 本區主要利用祁連山融化的雪水灌溉。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西漢王朝在河西設定酒泉郡、張掖郡,後又分置敦煌郡,並大規模興置屯田和發展灌溉。《史記·河渠書》記載:“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水)以溉田”。當時在今張掖縣和酒泉縣境有千金渠(亦名得渠),引羌谷水溉田。在今玉門市和安西縣間的籍端水和在今敦煌縣的氐置水也都有灌溉之利。東漢初年任延在河西設定水官,修理溝渠。三國魏時,徐邈在涼州(今武威)、倉慈在敦煌興修水利。十六國時期的前涼(317~376)在敦煌建有孟授、陰安、陽開、北府等渠。唐代長安年間(701~704)在河西大興灌溉。開元十五年(727)瓜州(在今玉門鎮和安西縣間)都督張守珪引融雪水灌溉。有人認為,今張掖縣南部黑河上的盈科、大滿、小滿、大官、永利、加官等渠皆為唐代開創。敦煌千佛洞石窟發現的唐寫本《沙州都督府圖經》,記載了敦煌的甘泉水(即黨河)灌區的東河、神農、陽開、北府、 陰安、都鄉、宜秋、三丈、孟授等9條幹渠。石窟發現另一唐寫本《敦煌水渠》所載的乾支渠名多達70多條。安史之亂後,河西地區灌溉逐漸衰退。西夏水利開發記載較少。元至元初董文用、郭守敬等開西涼、甘、瓜、沙等州水田。《元史·地理志》記載:至元二十三年(1286)亦集乃路(在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以新軍二百人鑿合即渠”,引用的水源當是發源於酒泉、張掖一帶北流入居延海的弱水。明清時期河西水利進一步開發。嘉靖二十五年(1546)楊博在甘肅大興屯田,在肅州(治今酒泉)、甘州(治今張掖)開鑿龍首渠等。明末,僅張掖一地就有灌渠數十條。據《嘉慶一統志》資料統計,當時武威和張掖分別有灌溉面積27729頃和11749頃,遂有“金張掖、銀武威”的民謠流傳。
新疆地區 引內陸河水灌溉始於西漢。始元元年(公元前86)孝武帝在渠犁(今庫爾勒縣)屯田。元平元年(公元前74)孝昭帝自輪台至渠犁等地再次大興屯田,是新疆地區大規模開發水利之始。其後,屯田擴展至伊循(在今若羌縣一帶)、車師(在今吐魯番盆地)、樓蘭(在今羅布泊北岸)。據《水經·河水注》記載,索勵曾修築橫斷注賓河(今卡牆河)的水利工程。考古發現,在今輪台東南、沙雅縣東、若羌縣古米蘭河上都有漢代灌渠遺存,乾支渠上並建有閘門。出土文物表明,魏晉南北朝時,在高昌(今吐魯番)和樓蘭地區有不少灌區,設有專門負責灌溉的下級官吏。在吐魯番發現的《麴斌造寺碑》和《高昌縣申修堤堰料工狀》等文書都提到當地有灌溉工程,並設有專管官吏和收取水費。唐代新疆屯田水利在《新唐書·西域傳》中有所記載。和漢代相比,唐代新疆灌溉更向北疆發展。據《耶律楚材西遊錄》、《長春真人西遊記》、《常德西使記》等文獻,元代初年烏倫古河、伊犁河一帶灌溉都較發達。清代新疆灌溉主要集中於迪化(今烏魯木齊)、伊犁、吐魯番、哈密等地區。乾隆以後有較快發展,並吸收了中原的水工技術。如喀喇沙爾(今焉耆)的灌區,為抵禦開都河洪水,乾隆二十六年(1761)要求“加修閘座,亦照內地式,設木板以便啟閉”。嘉慶七年(1802),伊犁將軍松筠在惠遠城東伊犁河北岸開渠,渠長數十里。次年,又在其北加開一道乾渠,名通惠渠。二渠合名旗屯渠,共灌田43.7萬畝。嘉慶七年至十三年,錫伯營總管圖伯特率領錫伯族軍民,開成一條長200里的察布查爾渠(察布查爾是錫伯語的糧倉之意),引伊犁河水溉田千頃。道光二十五年(1845)1月至12月由全慶、林則徐查勘南疆水利,共開墾田地68.9萬畝。光緒初左宗棠對新疆水利也有建樹,僅在吐魯番一地就新開坎兒井185處。據《新疆圖志·溝洫志》統計,清代末年全疆共有乾渠 900多條,灌溉面積1100多萬畝。至1944年發展到有灌渠1578條,灌溉面積1680萬畝。除灌溉工程外,新疆防洪工程也有修建。嘉慶十二年曾在伊犁惠遠城附近修建長60丈的挑水壩,迎水面還修建有護堤埽工。道光元年(1821)徐松所著《西域水道記》對新疆河渠水利記載不少。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