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脛河

折脛河

折脛河是淇縣內陸河。發源於泉頭村太和泉(亦稱肥泉),流經橋盟鄉、朝歌鎮、北陽鎮、西崗鄉四個鄉鎮,人入衛河,全長19.8公里,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 折脛河古稱肥泉、澳水、泉源水,又稱陽河、勺金河、太和泉水。我國古代第一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的《泉水》詩中所詠“我思肥泉、茲之永嘆”即指此河。自殷紂王與妲己觀朝涉,折樵夫之脛驗髓之後,易名折脛河,能自流灌溉500餘畝稻田。該河古入淇河,後經西沿村入衛河。新中國建立後,將恩德河、趙家渠下游擴寬,使之於東石橋東南匯入折脛河下游。方能灌溉上萬畝良田。

地理位置

折脛河 折脛河

河南淇縣(古稱朝歌)城西,有一條小河, 距城牆只有幾十步遠。這就是古今中外有名的折脛河。

史書記載

折脛河 折脛河

折脛河雖是內陸小河,全長不足20公里,卻在許多史書中都有記載。《水經注》云:“源泉水有二源,一出朝歌城西北,一出東南。紂王於此折老人脛視髓。經朝歌城南,又東於左水合,謂之馬溝水,又東於美溝水合。又東南注淇水為肥泉。《博物志》謂之澳水。 《寰宇記》陽河在衛縣西北平地,即紂折朝涉之脛與此。亦名折脛河,《一統志》泉源水在淇縣南,一名陽河,即古肥泉也。千百年來,折脛河經過多次疏浚,防旱澇,灌良田,通舟楫,給淇縣人民帶來不少福祉。

《淇縣誌》記載

明嘉靖四年(1525),肥泉有三源,中曰太和泉,在東泉頭村南,泉自地中出,積為方沼,橫45步(約74米),縱22步(約37米),足見泉水之大。縣丞王山浚成大河,以便民利,通舟楫。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知縣蔣行義新浚了太和泉,與右泉飲馬池水合。據清光緒《淇縣輿地圖說》記載:飲馬池亦名浴馬池,在西泉頭西偏南,昔為大池,闊廣百餘步,今淤塞成小溪。左源三和泉水自東北來入之。三和泉距太和泉里許。分二渠,一南流入折脛河,一東南流,經稻莊北入城壕。三源既會,水源充足,可灌田數千畝。

清同治十二年(1873),河南巡撫錢鼎銘再浚之。自太和泉至西沿村,凡四千六百餘丈(約合15180米),深七尺(約2.1米),寬二丈六尺(約8.6米),歷時半年,耗銀六千八百兩。因折脛河不可垂訓,故易名勺金河。錢鼎銘親自為文書丹勒石立於太和泉畔,垂訓後世。

折脛河 折脛河

歷史上雖對摺脛河進行過多次疏浚, 都沒有留下翔實的記錄,唯獨錢鼎銘這次疏浚作了翔實的記載。

《重浚勺金河記》

這是我縣水利史上較早的文字記錄,而且接載入了《清史稿》。《清史稿》中錢鼎銘傳略記云:“……任河南巡撫期間,曾鑿賈魯河故道……復浚勺金河……。”因此《重浚勺金河記》有較高的歷史、文物價值。同時其碑文是圓轉遒麗的趙體,全文711個字,字字端莊筆筆不拘,堪稱書林之秀。據泉頭村老人講,解放前周邊縣市的湯陰、安陽、衛輝、新鄉等地常常有人來此拓片。文化革命期間破四舊,此碑被砸毀,壘在房屋底基。現在不知所蹤。《重浚勺金河記》拓片經過整理標註,現附印文後為:

原文

古之興水利者西門豹①,史起鄭白 ②,其施功皆在西北。顧議者或謂水利之興,西北難而東南易。豈今必異於古,所聞歟亦人之狃 ③於故常,而憚為其難耳。夫當兵革甫息④財用匱絀之餘,誠未可勞民以大舉矣。第因地之宜,順民之欲,有利賴而無煩擾,亦守土者所宜有事也。余往歲旬宣畿輔⑤適任筱沅觀察守順德,嘗以其言浚 河二百餘里,兼治上下游,以除廣平、順德二郡水患。役甫竣,而余奉命撫豫。豫與畿輔地相接,郡邑利弊相等。既視事,詢民疾苦,乃設局以興水利,於是尹杏農觀察為余言曰:“同治戊辰以治兵道經淇邑,軍行旁午而驛路泥淖,至不可行。問之,土人則曰:‘此折脛河⑥’。北二里許,脈起太和泉,在淇邑西也,河發源於靈山,伏流至山下,匯為池。飲馬泉北來會之,合流而東,溉田數千畝,以達於衛河,明萬曆間,邑令蔣行義浚之,距今四百餘年,淤墊不修,每夏秋盛漲輒為民患,蓋以功之難成,而置之也久矣,餘下其事於府,若縣令,集紳民,籌所以舉其事者荒度經營。畚鍤兢作,盪淤逐鹵⑦,瀹源注流,自太和泉至西沿村,凡四千六百餘丈,深七尺,寬二六尺。公帑及余率守令捐廉,合之得銀六千八百兩。其不足者,資諸民力,役將半,復 屬杏農觀察。以輕騎往,察勤,惰驗堅窳⑧有不中程者,悉更治如法。經始於孟春二月十有六日,越六旬蕆事⑨。以折脛不可垂訓也,乃更名勺金河。邑人士請為文勒石。余惟勤民事者,貴因便乘時行善政者在得人共理,豈獨是舉哉?方今川澤田疇之待治,環豫皆然也。吾甚願司民牧者⑩,講求規畫,次第見諸施行,庶幾斥鹵變為膏腴,民生免於 難。再睹於墊彼,史起鄭白之功烈何!今日邪,淇固小邑耳,徒以誠信感孚,通力合作,數百年廢舉,肇復於一旦。此以徵吾民之大可用惟視乎,使民之得其人而法美意,又以見良之,因畏難而不舉者,不知凡幾也,若夫恪守成規,益加浚治,永保久大之利,毋忘創事之艱之善,其後矣。襄日之官斯土者,則尤所望於他,是役者,衛輝府知府來秀,淇縣知縣陳士杰,知州李樹基於例得備書雲。

同治癸酉六月豫使者太倉錢鼎銘撰並書

注釋

1.西門豹:戰國魏人,魏文侯時任鄴縣令。當地三老、廷椽勾結女巫斂百姓財物,每年擇民女沉入漳河,謂為河伯娶婦。豹將女巫、三老投入河中,惡習得除。又發動民力,開渠十二道,引漳水灌田,民得饒足。

2.鄭白:古代關中有名的水利工程。有 “下有鄭白之沃,衣食之源”之說。

鄭渠:戰國韓國水工鄭國為秦國所鑿。分涇水東流,經三原等諸縣界,入沮洛。溉地四萬餘頃,為關中沃原。

白渠:漢代關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道,在陝西三原縣西北,漢武帝大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涇水,起谷口,入櫟陽,注渭中,長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名曰白渠。

3.狃ni :拘泥。

4.甫息:剛剛停下。

5.畿輔:泛指京城地區、

6.折脛河:古名肥泉,三千多年前,殷紂王折朝涉之脛而改名折脛河。春秋時期我國第一位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常到此遊玩“我思肥泉、茲之永嘆”的名句。明嘉靖四年(1525)委縣丞王山浚成天河,以便民利。通舟。明萬曆26年(1598年)知縣蔣行義又浚。清末同治十二年(1873年)河南巡撫錢鼎銘再浚之。新中國成立後,此水還能自流灌溉5百多畝稻田,到1978年河水斷流。

7.鹵l :指鹽鹼地。

8.窳yao :深遠。

9.蕆chan:完成。

10.司民、牧者:皆指地方長官。

歷史典故

傳說一

傳說,殷紂王晚年的時候,確實昏得不像個樣兒,一天到晚跟蘇妲己在摘星樓上吃喝玩樂,不問朝政。有一天清早,紂王和妲己站在摘星樓上往西一瞧,見小河西邊有一個老人跟一個小孩挑了兩挑柴火,準備趟河。當時正是十冬臘月,河裡凍了一層薄冰。小孩來到河邊,把腳往水裡一伸,覺得怪涼,趕緊把腳又縮回來。老人到河邊一脫鞋,擔著挑“嘩啦嘩啦”趟過去了。挑過他自己的挑,又來挑小孩的,最後,把小孩也背了過去。

蘇妲己一瞧,覺得怪稀罕,本來應該是小孩把自己和老人的柴火挑過去以後,再來背老人。可是,他倆正好弄了個反個兒。紂王說:“這個你就不懂啦,‘老腿老胳膊,一個頂十個’,老人骨頭硬,不怕冷;小孩骨頭瓤,骨髓還沒有長齊,所以怕冷。”

妲己撒嬌說:“我不信,我不信!老人和小孩的骨頭有啥不一樣。”

紂王說:“那咋辦哩?”

“把他倆的腿都砍了,叫我瞧瞧!”

紂王那傢伙壞的很,殺個老百姓跟殺個小雞一樣。他馬上叫他手下的人,把老人小孩拉過來,當著他和妲己的面,把他倆的腿都砍斷了。

蘇妲己咐哈哈大笑,說:“大王,你輸了!你看,這老人和小孩的骨頭並沒有什麼兩樣么!”

兩位無辜百姓就這樣活活被他們殺死了。後來,人們為紀念兩位死者,就把這條小河,叫做“折脛河”了。

傳說二

折脛河之所以盛名,是因為在這裡曾演繹過一個悲烈的故事。三千多年前初冬的一個早上,紂王偕妲己登上摘星樓,舉目西望,看見一老一少兩個樵夫涉水過河。老者毅然涉過河去,少者卻懼怕寒冷,幾次把腳伸進水中又縮了回去。妲己好奇地問紂王這是何故。紂王說:“老者骨髓充沛,所以不怕寒冷,少者骨髓不足所以怕冷。”妲己故意搖搖頭說不信。紂王遂命侍衛把兩個樵夫叫來,折股驗髓,終於搏得妲己一笑。後人為紀念這兩個無故的樵夫,把這條小河易名折脛河,還賦詩嘆曰:“河流曲曲總淒清,鳴咽依稀遠故城。勝有哀怨傳不盡,潺潺未改舊時聲。”

著名人物

錢鼎銘(1821—1875)清末江蘇太倉人,字新之,號調甫。道光二十六年舉人。曾協助曾國藩、李鴻章鎮壓捻軍。後任直隸大順廣道、直隸按察使、布政使。同治十年升任河南巡撫。在河南期間大興水利。據《清史稿·錢鼎銘傳》記載:“曾鑿賈魯河故道,南自周家口北至朱仙鎮,又西北至鄭州京水寨,疏積沙,補殘堤岸,上游無水患,下游通舟楫。接著復浚勺金河,丈八溝余,濟河永豐渠以資灌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