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詳見襄水。
襄渠,即現在常說的襄水,古人也有過襄水、南渠的說法。
詳見襄水。
宋代興修的南水北調工程,俗稱“十萬溝”,又稱埡口。 由於地勢漸高,水雖到達,難通漕運,又趕上河水暴漲,石堰被沖,遂使此工程擱淺,當年開挖的運河遺址至今猶...
中國古代溝通黃河和淮河的骨幹運河。也稱汴河又名通濟渠,全長650公里。自河南滎陽的板渚出黃河,至江蘇盱眙入淮河,共歷現今三省十八縣(市),順序為:河南省...
簡介 交通樞紐 汴渠興衰發展 作用 相關史料記載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興化軍仙遊縣慈孝里赤嶺(今福建省仙遊縣)人 。北宋名臣,書法家、文學家、茶學家。 天聖八年(1...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個人作品 人物評價 逸聞趣事西漢初置襄陽縣,在今襄陽古城西北築襄陽城,襄陽開始建城設治。約東漢桓帝時樊城建城,城址現已淹沒漢水中。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荊州牧劉表將治所由武陵...
劉襄(?—公元前179年),漢高祖劉邦長孫,齊悼惠王劉肥長子,西漢宗室、諸侯王。前189年,劉肥去世,劉襄即齊王位。前188年,漢惠帝劉盈駕崩,年僅24...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史籍記載 家庭成員平襄鎮是通渭縣政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轄27個行政村218個村民小組,5個社區居委會28個居民小區,總人口5.9萬人,其中農村人口4.2萬人。
基本介紹 經濟狀況 產業特色 勞務產業 項目建設這是一個古老的灌區,濃縮著陝西水利發展的歷史,然而,灌區工程運行數十年來,她已經積勞成疾,步履蹣跚,如何使她青春再現,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事實上早在20...
涇惠渠灌區 涇惠渠渠道樞紐工程 沿革 籌備規劃 興建發展史料記載:襄水源頭在襄陽城南扁山西麓的泉水坑處(今尹集鳳凰村太山廟),有數孔泉眼,終年湧水不斷。長約14公里,面積30平方公里。 南北朝時於兩岸築堤,防...
襄水的發現 襄陽因襄水得名 尋找襄水之源 南渠的憂思至於南渠,則是襄水的俗稱,或者叫襄水的小名。 第一,襄山、襄水是襄陽得名的重要依據。 第三,襄山、襄水是文化襄陽的重要載體。
簡介 襄山 襄水 襄陽 襄山襄水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