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褐色鏈黴菌
拉丁學名:Streptomycesfuscus
參考文獻:J.G.centr.Bacteriol.ParasitenkAbt.Ⅱ40:89-98,1914;克拉西里尼科夫:細菌和放線菌的鑑定,110,(1949)1965;瓦克斯曼:放線菌第二卷,235,(1961)1974。
形態特徵
孢子絲短而直,成束叢。孢子橫隔分裂,相當大,柱形、長圓形,橢圓形者較少。
性狀特徵
瓊脂培養基:氣絲白色,生孢子後變為粉紅色、深褐色或朱古力色。基絲無色至石紅色。某些株在蛋白質培養基內產生褐色可溶色素。在合成瓊脂和馬鈴薯塊上氣絲豐茂,典型。<BR>明膠液化慢。牛奶凝固弱,且腖化。澱粉水解強。纖維素上不生長。蔗糖不轉化。生長適溫33℃,最高溫度37℃。對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弱,即使葡萄糖,同化也較困難。最好的碳源是各種有機酸,如蘋果酸、檸檬酸、硬脂酸、棕櫚酸的鈣鹽;不利用蟻酸鹽;利用石蠟。有的菌株分解橡膠,基絲褐紅色。抑制革蘭氏陽性細菌、分枝桿菌。
形態描述
孢子絲短而直,成束叢。孢子橫隔分裂,相當大,柱形、長圓形,橢圓形者較少。
盤點世界上的微生物(六)
微生物是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它個體微小,卻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涵蓋了有益有害的眾多種類,廣泛涉及健康、食品、醫藥、工農業、環保等諸多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