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六體
裴秀(公元224~271年)字秀彥,河東聞喜(今屬山西省)人,晉武帝時官司空,後任宰相。他根據"六軍所經,地域遠近,山川險易,征路迂直",校驗了魏國留下的舊圖。由於舊圖繪製粗略,加之地名改變,他在門客京相 的幫助下,編制了我國最早的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地形方文圖》。他總結了前人製圖經驗,提出了地圖製圖的六條原則,即"製圖六體":
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為"準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
三為"道里",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
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
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裴秀認為,製圖六體是相互聯繫的,在地圖製作中極為重要。地圖如果只有圖形而沒有分率,就無法進行實地和圖上距離的比較和量測;如果按比例尺繪圖,不考慮準望,那么在這一處的地圖精度還可以,在其它地方就會有偏差;有了方位而無道里,就不知圖上各居民地之間的遠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離,而不測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則徑路之數必與遠近之實相違,地圖同樣精度不高,不能套用。這六條原則的綜合運用正確地解決了地圖比例尺、方位、距離及其改化問題。所以製圖六體成為我國明代以前地圖製圖學理論的基礎,在我國和世界地圖製圖學史上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