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舉

裴文舉

裴文舉,字道裕,河東聞喜人也。祖秀業,魏中散大夫、天水郡守,贈平州刺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父邃,性方嚴,為州里所推挹。解褐散騎常侍、奉車都尉,累遷諫議大夫、司空從事中郎。大統三年,東魏來寇,邃乃糾合鄉人,分據險要以自固。時東魏以正平為東雍州,遣其將司馬恭鎮之。每遣間人,扇動百姓。邃密遣都督韓僧明入城,喻其將士,即有五百餘人,許為內應。期日未至,恭知之,乃棄城夜走。因是東雍遂內屬。及李弼略地東境,邃為之鄉導,多所降下。太祖嘉之,特賞衣物,封澄城縣子,邑三百戶,進安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太尉府司馬,除正平郡守。尋卒官。贈儀同三司、定州刺史。

譯文參考:裴文舉字道裕,河東聞喜人。祖父裴秀業,任魏國中散大夫、天水郡守,追贈平州刺史。父親裴邃,為人方正嚴肅,為州里所推重。最初擔任散騎常侍、奉車都尉,先後升任諫議大夫、司空從事中郎。大統三年(537),東魏前來侵犯,裴邃集合鄉人,分據險地自守。當時,東魏在正平設定東雍州,派將領司馬恭鎮守。常常派出間諜,煽動百姓。裴邃悄悄派都督韓僧明入城,向司馬恭的將士說明利害,很快有五百餘人答應當內應。約定的日期還沒有到,司馬恭察覺了這件事,便連夜棄城逃跑。東雍州因此而歸屬周朝。後來李弼平定東部邊境,裴邃擔任嚮導,多有招降之功。太祖嘉獎,特地賞賜衣服物品,封澄城縣子,食邑三百戶,升安東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太尉府司馬銜,授正平郡守。不久,在任上去世。追贈儀同三司、定州刺史。

人物生平

文舉少忠謹,涉獵經史。大統十年,起家奉朝請,遷丞相府墨曹參軍。時太祖諸子年幼,盛簡賓友。文舉以選與諸公子游,雅相欽敬,未嘗戲狎。遷威烈將軍、著作郎、中外府參軍事。魏恭帝二年,賜姓賀蘭氏。孝閔帝踐阼,襲爵澄城縣子。

齊公憲初開幕府,以文舉為司錄。世宗初,累遷帥都督、寧遠將軍、大都督。及憲出鎮劍南,復以文舉為益州總管府中郎。武成二年,就加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蜀土沃饒,商販百倍。或有勸文舉以利者,文舉答之曰:“利之為貴,莫若安身。身安則道隆,非貨之謂。是以不為,非惡財也。”憲矜其貧窶,每欲資給之。文舉恆自謙遜,辭多受少。

保定三年,遷絳州刺史。邃之任正平也,以廉約自守,每行春省俗,腳踏車而已。及文舉臨州,一遵其法。百姓美而化之。總管韋孝寬特相欽重,每與談論,不覺膝前於席。天和初,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尋為孝寬柱國府司馬。六年,入為司憲中大夫,進爵為公,增邑通前一千戶。俄轉軍司馬。建德二年,又增邑七百戶。

文舉少喪父,其兄又在山東,唯與弟璣幼相訓養,友愛甚篤。璣又早亡,文舉撫視遺孤,逾於己子。時人以此稱之。初,文舉叔父季和為曲沃令,卒於聞喜川,而叔母韋氏卒於正平縣。屬東西分隔,韋氏墳壠在齊境。及文舉在本州,每加賞募。齊人感其孝義,潛相要結,以韋氏柩西歸,竟得合葬。六年,除南青州刺史。宣政元年,卒於位。子胄嗣。官至大都督,早卒。

譯文參考:   裴文舉自小忠厚謹慎,博覽經史。十年,開始擔任奉朝請,升丞相府墨曹參軍。當時太祖的兒子們年紀還小,大選賓友。裴文舉入選,與公子們結交,互相敬重,不曾輕薄。升威烈將軍、著作郎、中外府參軍事。魏恭帝二年(555),賜姓賀蘭氏。孝閔帝登基,襲爵澄城縣子。齊公宇文憲剛建立幕府時,讓裴文舉擔任司錄。世宗初年,先後升任帥都督、寧遠將軍、大都督。宇文憲出守劍南,又讓他擔任益州總管府中郎。武成二年(560),就地加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銜。蜀境土地肥沃,商販可取利百倍。有人勸裴文舉經商牟利,他回答說:“最珍貴的利益,不如立身。立身則道義興盛,而不是錢財。我不願經商,並不是討厭錢財。”宇文憲憐惜他貧困,常常想資助他。裴文舉總是謙讓,推辭的多,接受的少。保定三年(563),升任絳州刺史。從前裴邃在正平任職,用清廉簡約來約束自己,每次春季巡察,只用一輛車子。裴文舉上任後,一切遵循父親的規矩。百姓讚美他,接受教化。總管韋孝寬對他特別敬重,每次同他談話,都不覺移坐而前。天和初年,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隨即任韋孝寬柱國府司馬。六年,入朝任司憲中大夫,晉封公爵,食邑增至一千戶。不久轉任軍司馬。建德二年(573),食邑增加七百戶。裴文舉自小失去父親,他的兄長又在太行山以東,只與弟弟裴璣自幼在一塊接受教育,彼此十分友愛。裴璣過早去世,裴文舉撫養他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還親。當時人以此稱讚他。當初,裴文舉的叔父裴季和擔任曲沃縣令,在聞喜川去世,叔母韋氏又在正平縣去世。當時東西分隔,韋氏墳塋在齊國境內。裴文舉在本州任職時,曾多次懸賞招募。齊人被他的孝義所感動,暗中聯絡,把韋氏靈樞運到西方,與丈夫合葬。六年,授南青州刺史。宣政元年(578),在任上去世。兒子裴胄承襲爵位。官至大都督,去世較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