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號: | 3174 |
拉丁目名: | ARANEAE |
中文目名: | 蜘蛛目 |
拉丁亞目: | OPISTHOTHELAE |
中文亞目: | 後紡亞目 |
總科: | 園蛛總科 |
superf: | Araneoidea |
中文科名: | 肖蛸科 |
拉丁科名: | Tetragnathidae |
中文亞科: | 銀鱗蛛亞科 |
拉丁亞科: | Leucauginae |
中文屬名: | 天星蛛屬 |
拉丁屬名: | Mesida |
拉丁種名: | gemmea |
定名人: | (Hasselt) |
年代: | 1882 |
中文名: | 裝飾天星蛛 |
ogenus: | Meta |
原始文獻: | Naturlijke Historie., Part II A: 26, pl.2, fig.4. |
國內分布: | 台灣。 |
國外分布: | 緬甸到爪哇。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志 無脊椎動物 第三十五卷 蛛形綱 肖蛸科:260-262 |
形態描述
雌蛛
兩眼列均後凹,近乎等寬。前中側眼間距大於前中眼間距(0.13:0.19);後中側眼間距大於後中眼間距(0.15:O.10);前、後側眼相接。中眼域長0.33,前邊寬0.31,後邊寬0.32。前側眼=後中眼=後側眼=前中眼(0.11)。額高0.08,小於前中眼的直徑。螯肢米黃色,近端部的腹面褐色;前齒堤有3齒,後齒堤4齒。下唇淺褐色,寬大於長。顎葉和胸板淺黃褐色,胸板具少量黑色素,顎葉近頂端最寬。步足腿節淺黃褐色,其餘各節淺褐色,具少量短細的刺。腿節Ⅰ具4根前側刺。腿節Ⅰ、Ⅱ各具2列7根聽毛;腿節Ⅲ具3列7根聽毛;腿節Ⅳ具2列14根聽毛,聽毛列的長度約占腿節長的3/5。
步足測量:Ⅰ10.05(2.70+3.33+2.94+1.08),Ⅱ7.82(2.25+2.61+2.15+0.81),Ⅲ4.14(1.35+1.26+0.99+0.54),Ⅳ7.58(2.16+2.07+1.77+1.58)。足式:1,2,4,3。腹部卵圓形,土黃色,前端向前伸展蓋在背甲後端的上方。背面和側面散布很多銀白色鱗斑,背面近後端有2對黑色斑點。腹面正中為黑褐色寬縱帶,縱帶的兩側亦有很多銀白色鱗斑。外雌器淺黑褐色,後半部中央為一較窄的中隔,其前方為一圓形凹陷,中隔和凹陷的外形似一網球拍。
雄蛛
體長3.91~3.92。一雄蛛體長3.91:頭胸部長1.89,寬1.44;腹部長2.34,寬1.17。身體的顏色、斑紋以及眼的排列等均近似於雌蛛。螯肢前面近中央有一鉤狀距。後跗節工的腹面有2列齒狀短刺。步足刺較雌蛛的多而長。觸肢和步足測量:觸肢1.92(0.68+0.24+0.24+0.76);步足Ⅰ12.82(3.51+4.05+4.05+1.21), Ⅱ10.81(2.88+3.15+3.88+0.90),Ⅲ4.86(1.62+1.44+1.26+0.54),Ⅳ7.11(2.43+2.25+2.07+0.36)。足式同雌蛛。觸肢的膝節和脛節長度之和較跗舟短,跗舟的背面基部具一較大的距狀突起;腹面觀,亞盾板稍小於盾板;引導器和插入器的頂部外露,不呈線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