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四師

1953年3月--1955年9月坦克自行火炮237、252、253團組建(後為13、14、15團)。 1969年8月19日,坦克自行火炮237、252、253、397團依次改稱坦克第13、14、15、16團。 (該團前身是64軍192師坦克自行火炮397團,1969年4月歸建坦克4師,從大連移防吉林通化市)。

裝甲四師沿革史
經中央軍委1968年9月21日批准,1969年3月來自沈裝機關和軍區7個師級單位、16、39、64軍組成的師機關和直屬隊到達龍山,4月1日在吉林海龍縣五里堡新村正式成立坦克第4師,師長汪明德,政委李欣,副師長楊聲遠李明友,參謀長王清秀。轄坦克自行火炮237、252、253、397團。
1953年3月--1955年9月坦克自行火炮237、252、253團組建(後為13、14、15團)。每個團轄1個坦克營(3個連)、1個自行火炮營(3個連)及指揮連、修理連。全團494人,中型坦克24輛(每連7輛,營指揮車1輛、團指揮車2輛),76自行火炮16輛(每連5輛、營指揮車1輛)。64軍192師坦克自行火炮397團(後16團)1954年調歸東北軍區接裝和訓練。
師直屬隊下轄:高炮營、通信連、運輸連、修理連、警衛偵察連、工化連、儲備庫、裝備有T-34坦克、CY-76自行火炮、雙37高炮(1972年CY-76自行火炮退役,全部換裝T-34坦克)。
1969年8月以師高炮連為基礎,從坦克3師抽調150人組建高炮營,轄4個連。
1969年8月19日,坦克自行火炮237、252、253、397團依次改稱坦克第13、14、15、16團。
1969年11月以師通信連、運輸連為基礎組建通信營和運輸營。
1970年1月在師修理連的基礎上,坦克獨立第3修理營(欠1連)組建師修理營。由長春市調防龍山,1971年移防遼寧清源縣柴家店北溝。
1976年2月坦克第14團調歸陸軍第16軍,改稱16軍坦克團;同時軍區裝甲兵獨立1團調歸坦克第4師,改稱坦克第14團。
1976年2月坦克第16團轉隸陸軍第68軍,改稱68軍坦克團。(該團前身是64軍192師坦克自行火炮397團,1969年4月歸建坦克4師,從大連移防吉林通化市)。
1976年2月坦克15團7連調瀋陽軍區裝甲兵訓練基地。重新組建坦克7連。
1980年4月27日從包頭接回坦克59式45輛,換裝下來的T-34坦克移交吉林獨立師坦克團、守備4、8師坦克團。
1982年12月坦克15團換裝59-1式坦克78輛。
1983年1月1日坦克4師移交16軍指揮,同時分別在撫順市李家鄉和金縣三十里堡組建裝甲步兵團、炮兵團。
裝甲步兵團以原瀋陽軍區工程兵建築131團團部、2、3、4營營部,8、10、13、14連和步兵47師139團3個連,48師6個連組建,原軍區工程兵建築131團團部改建為裝甲步兵團團部。1985年11月移駐吉林省梅河口市。
炮兵團
以原軍區炮兵74師654團團部、直屬分隊及炮兵10、11師各3個連隊組建,654團團部改建為炮兵團團部,同年6月28日移駐吉林省梅河口市。
1983年10月12日師炮兵團團部及所屬兩個營歸建炮兵74師建制,由16軍抽調人員組建炮兵團團部及所缺員額。
1985年10月1日歸建16集團軍領導。
師直分隊:
以原偵察連為基礎組建偵察營,以原炮兵團指揮連和130自行火箭炮營部分骨幹為基礎組建師炮兵指揮連,以原工兵連為基礎組建工兵營,以原通信營部分骨幹組建後勤通信連,以原師汽車營修理所為基礎組建汽車修理所。
裝甲步兵團由遼寧撫順市調防吉林海龍鎮原141團營房,炮兵團由龍山站調防東豐原140團營房。
1998年8月--11月10日體制編制調整,師改稱裝甲第4師,,坦克13、14、15團改稱裝甲第13、14、15團,撤消裝甲步兵團,各裝甲團增編1個坦克營、1個裝甲步兵營、1個炮兵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