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蒐集楊氏主政新疆17年之呈文、電報、公牘、信札、告示等文獻資料,內容包括瓦解革命黨人、阿勒泰改隸新疆、發展農業生產、緩解財政危機、消除異己力量、禁阻進步思想傳播、出兵救援科布多、處理俄國哈薩克和柯爾克孜逃民、驅逐俄國白衛匪幫、改善對蘇關係等諸多方面,是研究民國前期新疆歷史的重要資料。全書分正編32卷,續編14卷,三編6卷,有刻本及影印本。
作者簡介
楊增新(1859年-1928年)字鼎臣,雲南蒙自(期路白鄉莫別村)人,是清末民初的政治人物。 楊增新1864年3月6日(清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八)生。1888年中舉,次年聯捷進士。初署甘肅中衛知縣、河州知府,1900年任甘肅提學使兼武備學堂總辦。1907年入疆任新疆陸軍國小堂總辦,兼督練公所參議官。1911年升任鎮迪道兼提法使。中華民國成立後,被袁世凱任為新疆都督兼民政長。 1912年8月25日,同盟會等5團體正式改組為國民黨,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出席並 與閻錫山、張繼、李烈鈞、胡瑛、王傳炯、溫宗堯、陳錦濤、陳陶遺、莫永貞、沈秉堃、松毓、褚輔成、于右任、馬君武、田桐、譚延闓、張培爵、徐謙、王善荃、姚錫光、趙炳麟、柏文蔚、孫毓筠、景耀月、虞汝鈞、張琴、曾昭文、蔣翊武、陳明遠一起被推舉為參議。 擁護袁世凱稱帝,並受封一等伯爵。袁死後,長期擔任新疆省長。楊主政新疆先用以柔克剛的“和平談判”手段,取消在辛亥革命中成立的伊犁臨時革命政府,以新疆都督兼行伊犁將軍事;嗣後派兵擊敗帝俄侵略軍,平息亂事,改阿勒泰特區為阿山道,完成了新疆的統一。楊在新疆十七年,篤信李聃“小國寡民”的政治思想,奉行“無為而治”的統治政策,整頓吏治以“消患未萌”,裁減兵員,獎勵墾荒,提倡封建迷信,阻撓興辦學校和傳布科學文化,鼓吹“紛爭莫問中原事”、“渾噩長為太古民”,以閉關自守和愚民政策統治各族人民,使新疆地區各方面均停滯不前。對於不時覬覦邊陲的外國侵略勢力,則折衝肆應,力求自保,維護了邊疆的和平。1928年他通電擁護南京國民政府,宣布易幟歸附,7月1日就任新疆省政府主席職。同年7月7日被政敵刺殺。著有《補過齋文牘》、《補過齋日記》、《讀易學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