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脾胃不和
脾胃不和症的臨床表現,為食慾減退與食後腹脹同時並見,脘腹脹痛甚或腹瀉,噯氣,噁心,嘔吐等症。由於脾胃受納、運化功能失常,故食慾減退與食後腹脹同時並見;因...
主要症狀 食療 症狀混淆 分型 -
脾胃虛
脾胃,是指脾臟和胃腑。脾胃虛弱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脾氣虛的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髒白;脾陽虛主...
類別 治胃寒3法 -
脾胃派
脾胃派是醫學學派的分支之一,又稱“補土派”。李杲,金元真定(今河北保定)人,系金元四大家之一,脾胃派的創始人。他倡導脾胃在發病中的重要作用,開創了中醫脾...
代表醫家 《脾胃論》 老年病論述 參考資料 -
《補脾胃養生法》
補脾胃養生法 內容簡介本書詳細介紹了補脾胃養生的各種中藥、食品及配方,其中單味中藥和食品70餘種,各種補脾胃靚湯、藥膳、藥酒及中藥配方600餘首。
-
脾胃虛弱
脾胃虛弱,為中醫名詞術語。脾胃虛弱含義比較籠統,包含了脾氣虛、脾陽虛、脾不統血、中氣下陷、胃陽虛、胃氣虛、胃陰虛及脾胃虛寒等中醫證候。其中脾氣虛是脾胃虛...
病因 臨床表現 辨證施治 針灸療法 預防 -
補脾胃湯
補脾胃湯出自醫書《脈症正宗》,具有補脾胃的效果。
【處方】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摘錄】 -
中醫補脾胃養生法
《中醫補脾胃養生法》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年09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汴梁。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脾胃養生
在祖國醫學理論中,脾胃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張介賓在《景岳全書》中指出:“胃氣為養生之王……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
-
補冬
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冬天是對身體“進補”的大好時節,俗稱“補冬”。在中醫認為是冬至這天進補身體最容易吸收,而且天冷不容易上火。冬至是天地陰陽氣交樞紐,也是...
冬至補冬的來源 補冬的時機 補冬對象 常用處方藥膳 補冬養生藥膳 -
向脾胃要健康
《向脾胃要健康》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1-1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志剛。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