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基本信息
現任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中國微體古生物學會理事長,中國化石藻類委員會主任,中國動物學會進化分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兼職教授,國際地層委員會埃迪卡拉系分會選舉委員。《科學通報》特邀編輯,《古生物學報》副主編,《生物進化》科普雜誌主編,《地層學雜誌》和《微體古生物學報》編委。政協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委。長期從事“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和環境背景”的研究,在早期多細胞真核生物的起源和輻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如,與國內外合作者首次提出了多細胞藻類的起源和輻射模式;發現了最早期無脊椎動物的實體化石證據;在早寒武紀的地層中發現了以海綿動物化石為主的新的化石生物群;命名和深入研究了當今國際早期生命領域廣泛關注的“甕安生物群”;利用綜合研究方法,揭示了新疆庫魯克塔格地區在新元古代至少發生了三次全球性的冰期事件;利用同位素年齡和系統穩定同位素的研究結果,確定了中國南方廣泛分布的南沱冰磧岩是Marinoan冰期的沉積;首次發現了新元古代Cloudina的無性繁殖現象,並認為它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早的多毛類環節動物化石。大部分成果發表在國際一流刊物上(包括“Science”論文3篇、“PNAS(美國科學院院報)”2篇和“Geology”4篇等)。已發表科研論文(著)76(部),其中在SCI刊物上共發表論文30餘篇;專著2部。
科技評獎
近年來先後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第八屆江蘇省青年科技獎、美國地質學會大會特別論文獎、中國地質學會“銀錘”獎、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第五屆中國古生物學會尹贊勛獎、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5年度科學中國人、中科院研究生院優秀教師、江蘇省科普先進個人等;專著《陡山沱期生物群》獲中國科技圖書一等獎、安徽省圖書一等獎和中國圖書獎。在貴州甕安地區發現的似地衣化石被評為2005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 研究領域 (1)新元古代真核生物演化和環境背景; (2)元古代真核生物起源和輻射的化石證據; (3)早太古代的地球環境。
近期科研動態
2011年2月1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刊登了一篇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袁訓來主持完成科研論文《埃迪卡拉紀早期具形態分異的宏體真核生物組合》,研究小組成員還包括該所的陳哲博士、肖書海教授、周傳明研究員以及西北大學的華洪教授。
袁訓來帶領的研究小組在臨近風景勝地安徽黃山的休寧縣藍田鎮找到了6億年前在海底50至200米水下存在過的“高等生命”證據。
研究認為,在藍田發現的生物群是迄今最古老的宏體生物群,時代屬於埃迪卡拉紀早期,年齡限定在距今6.35億—5.8億年之間。而在這之前,學術界一直認為地球沒有早於5.8億年前的“高等生命”。
中國科學家的論文發表後,國際早期生命研究專家格·納波尼教授專門撰寫了評論文章,對於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並指出“藍田生物群是地球上迄今最早的宏體生物”。
格·納波尼教授今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地球上的生命從無到有,經歷了漫長的進化過程。在現今生物圈中,幾乎都是多細胞宏體生物,其中包括我們肉眼可見的生命,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高等生命”。
他還介紹,學術界一直認為,地球上關於“高等生命”的最早記錄是在5.8億年前,而中國科學家們的研究,將地球“高等生命”的起源向前推進了將近4000萬年。他強調,中國科學家將不為人知的生物群展示給大家,是地球早期“高等生命”研究的一個全新開始。
研究領域
多細胞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
獲獎及榮譽
美國古生物學雜誌特別論文獎(2002)、第八屆江蘇省青年科技獎(2003)、中國地質學會“銀錘”獎(2003)、第五屆中國古生物學會尹贊勛獎(2004)、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4)、2005年度科學中國人、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2005)、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6)、首屆中科院研究生院優秀教師(2006)、第三屆中國科學院創新文化建設先進個人(2007)、中科院“百人計畫”D類(2010)、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4)。專著《陡山沱期生物群》獲中國科技圖書一等獎、中國圖書獎(2003)(排名第一),“藍田生物群”研究獲得2013年度江蘇省科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
在貴州甕安地區發現的似地衣化石被評為2005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排名第一),在湖北三峽地區發現的6.3億年前的動物胚胎化石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基礎研究十大新聞”(排名第四),“藍田生物群”研究被評為2011年度中國地質科學十大進展(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