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湖北省運會“雙料冠軍”]

袁芳,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手,2005年參加省田徑賽獲女子鉛球、標槍冠軍;2006年省運會獲女子鉛球、標槍冠軍。2006年,湖北省第十二屆運動會,袁芳成為賽場上年紀最小的 “雙料冠軍”。2007年10月,袁芳因標槍成績優異被選到湖北省田徑隊參加集訓。2009年進入省隊,2011年到奧體中心上班實習。2013年3月退役的袁芳剛滿20歲。

人物簡介

袁芳[湖北省運會“雙料冠軍”] 袁芳[湖北省運會“雙料冠軍”]

袁芳出生在秭歸縣沙鎮溪鎮 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提到袁芳,教練用了“經得住、悟性好”來評價她。

作為2008北京奧運會火炬手,袁芳雖然年紀不大,但已經取得了一系列耀眼的成績:2005年參加省田徑賽獲女子鉛球、標槍冠軍;2006年省運會獲女子鉛球、標槍冠軍。

進入市體校的第二年,袁芳就奪得省青少年運動會田徑年度賽女子乙組標槍冠軍。2006年,湖北省第十二屆運動會在襄樊舉行,袁芳代表宜昌隊出征,一舉囊括女子鉛球、女子標槍兩個項目的金牌,成為賽場上年紀最小的 “雙料冠軍”。而這時她接受正規的鉛球訓練才兩年多的時間。

2007年10月,袁芳因標槍成績優異被選到湖北省田徑隊參加集訓。但一個多月後,父親在一次礦難中不幸遇難。回家處理完父親的後事,袁芳擦乾眼淚,毅然回到省田徑隊,繼續接受訓練。袁芳告訴記者:“能成為一名奧運火炬手對我來說是無上光榮的,我會把它作為我人生新的起點,認真訓練、努力拚搏,把奧運精神傳遞下去。”

袁芳2009年進入省隊,2011年到奧體中心上班實習。2013年3月退役的袁芳剛滿20歲。

人物現狀

2013年3月退役的袁芳剛滿20歲,曾在省運會中獲田徑標槍和鉛球雙科冠軍,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宜昌火炬手。袁芳2009年進入省隊,2011年到奧體中心上班實習。去年9月參加過首次培訓班後,她受到啟發決定創業,今年3月開始,每天下班後就會去擺地攤。擺了3個多月地攤,她賺了5000多元補貼家用。

下午5點半,湖北第二師範學院門口,剛剛下課的袁芳帶著她的小首飾,支起小攤。作為創業練習,她已經擺了3個多月的地攤,賺了5000多元。

袁芳擺地攤 袁芳擺地攤

今年三月份退役的袁芳才剛滿20歲,她曾代表宜昌市參加省運會,獲得了田徑標槍和鉛球雙科冠軍,也是 2008年宜昌市秭歸縣的奧運火炬手。這也是她第二次參加創業培訓班。

袁芳2009年進入省隊,2011年九月到奧體中心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上班實習,現在已經實習兩年了。去年九月參加過首次培訓班後,她受到啟發決定創業。因為比較喜歡飾品,就花了3個多月時間了解相關行情和進貨渠道。今年三月份開始,每天下班後,就會去擺地攤。

“剛開始和陌生人說話都不好意思,會臉紅,也很怕見到熟人。後來心態放開了就好了。”袁芳笑著告訴記者,剛擺地攤時,有一次因為沒經驗收到了一張假鈔,去銀行存錢時才發現。

“當時心裡特別難受,那是我人生第一次上當受騙,才知道現實生活不像以前在隊里訓練時那么單純。”

當記者問起為何又一次參加創業培訓時,她說,邊實習邊擺攤不是長久之計。自己已經長大,需要長期穩定的收入來補貼家用,也需要更全面的知識武裝自己。而在這裡能學到更多,比如和氣生財。

她一直記著老師說的“買賣不成仁義在”。在顧客沒有遇到滿意的飾品時,她會主動記下她們的聯繫方式,下次進貨專門帶些她們喜歡的款式。現在也學著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多了解行情和進貨渠道。

引發關注

2013年7月19日訊息,曾擔任2008北京奧運會宜昌市秭歸縣火炬手的袁芳退役後擺地攤一事近日成為焦點事件。當天從武漢傳來訊息,湖北省體育局對這一新聞被熱炒深感不滿,並開始實施封口令,袁芳本人也不接受任何形式採訪。

事件詳情

7月18日,有媒體爆料稱,曾經的湖北省隊鉛球、標槍雙料冠軍袁芳今年3月正式退役。從2011年9月開始,她就在奧體中心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上班實習,現在已經實習兩年了。而2012年9月參加過首次培訓班後,她受到啟發決定創業。於是,作為創業練習,從2013年3月開始,每天下班後,她都會去擺地攤賣小飾品,迄今三個多月已經賺了5000多元。

官方處理

然而,就在記者紛紛打算追訪這一訊息的時候,湖北省當地有媒體透露,湖北省體育局局長鬍德春對這件事被大肆報導十分不滿,目前已經開始實施封口令,試圖雪藏這一新聞。而袁芳本人也不肯接受任何形式的媒體採訪。

網友熱議

儘管當事人和體育局均對此事採取了冷處理的方式,但“冠軍退役”這個熱門話題卻仍在網上發酵,不少網友參與到熱議當中。

騰訊網友“天天向上”認為:“靠雙手勤勞創業、自食其力絕對是值得讚揚的選擇。雖然20歲退役確實有點早,但放眼中國,省級冠軍比比皆是,而能出頭的卻鳳毛麟角,倒不如早點選擇創業,早作打算。”

網友“毛毛”則對國家體育制度提出質疑,“同為運動員,熱門項目的冠軍能拿到高額獎金,而類似袁芳這樣的運動員卻只能自謀生路。從小練體育最後難以成名默默退役的例子實在太多,這也是中國體育的悲哀”。

袁芳的故事還影響到了部分青少年家長讓孩子從事體育行業的信心。一位名叫“飛翔”的網友在新聞跟帖中評論說:“自己的女兒被區體委的老師看中作為田徑培養苗子,現在國小5年級,已經陸續訓練了3年。經常每天要練習三小時,這明顯已經影響孩子的學習時間和成績。看到袁芳的報導,他們一家都很猶豫,如果停止訓練,全力學習文化課、鋼琴之類的,就該早停,可又怕浪費了孩子的田徑天賦,實在是左右為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