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衡陽第二中學其前身光華中學上個世紀初就置辦於此。1956年秋,渣江完全國小附設國中班在光華中學舊址上開班,1958年更名為“衡陽縣第二中學”,當代文豪郭沫若親筆題寫了校名。
該校校園面積近百畝,建築面積37450平方米,學校固定資產5000萬元,現有教職工179人,其中專任教師138人,高、中級職稱教師93人,開設教學班33個,共有學生2231人。近幾年來,衡陽縣二中投資2000萬元相繼興建了綜合辦公樓、體育館、標準運動場、學生公寓、綜合教學樓、教師新村,學校設施日臻完美;裝備了多媒體室、電腦室、語音室、圖書館、理化生實驗室、音樂室、美術室,學校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校園春有花,夏有陰,秋有果,冬有綠,環境幽雅,景色宜人,是學子理想的求學場所。
早在2001年,該校就提出了“抓管理,上質量,出特色,創一流”的口號,圍繞“改革、質量、規範、服務”八字工作思路,推行“師資隊伍首位抓,考風建設時時抓,三個年級同步抓,面向全體全面抓”的“四抓”教育管理模式,堅持“規範管理,質量至上,全面育人,特色強校”的辦學理念,並大膽探索,勇於創新,逐步形成了“提高班、水平班、特長班、技能班”的特長加合格教育模式的衡陽縣二中教育特色。把“團結、進取、務實、創新”的校訓貫穿學校教育始終,把“師德高尚,學識廣博,教藝精湛,業績一流”作為教師標準,通過“定目標,促學習,廣競爭”闖出了一條培養周期短、青年教師成長快的新路子,使一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該校現有省市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8人,近年獲縣級以上優秀教師稱號的達48人次。
衡陽縣二中在實施課改中,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促進教師向“科研型”轉變。設立的學科教研室、特長教研室和教育科研獎在學校教研教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幾年來,該校教師在國家、省、市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84篇,有80多人次受到國家、省、市表彰、獎勵,撰著或合著出版著作3部;學生在學科知識競賽中榮獲市級以上獎勵110人次。特長生教育,衡陽縣二中更是獨樹一幟。被社會譽為文化生的殿堂,特長生的樂園,飛行員的搖籃,藝術新苗的沃土。現役空軍某部副師長胡世昌,就職於南方航空公司的曾輝及2008年就讀於空軍航空大學的謝超均是從這裡起飛。中央美院的凌娜,浙江大學的許艷,西安美院的曾靜就從這裡邁出。該校成立的《江南雨》文學社是全國優秀文學社團、湖南省校園文學藝術聯合會理事單位,社刊《江南雨》是省青少年作家協會註冊社刊。德育方面,該校推行的“重身教,重氛圍,重情感,重活動”的“四重”德育工作模式,創造出驚人效果,形成了“團結、文明、進取、創新”的優良校風和“勤學、好問、善思、力行”的純正學風。開展的德育活動豐富多彩,如:周一國旗下的講話,周二全校性班會,每年新生軍訓,元旦文藝匯演,班級革命歌曲合唱賽,法制講座等,使整個校園生機勃勃,活力四射。
近些年來,衡陽縣二中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為各級各類高校培養人才逾千人。2006年一、二本上線88人,2007年一、二本上線73人,2008年一、二本上線121人,2009年一二本上線106人,2010年在當年招生前1200強只有6人的前提下,實現高考一二本上線44人的好成績,連續幾年高考成績在衡陽市普通中學中躋身三甲。2002年榮獲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學校,2004年晉升為“市級示範性高級中學”,2005年獲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驗學校,2008年獲“省文明衛生學校”,2009年、2010年獲縣“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2009年獲市“廉政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大為提高,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風雨同滄桑,人梯樹俊傑。衡陽縣二中正以嶄新的面貌和驕人的成績感動著社會,感動著人民。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照耀著衡陽縣西北。二中人正以為國育才為己任,以深蘊固有的“二中精神”為動力,和衷共濟,開拓進取,朝著創建三湘名校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組織機構
現任領導班子李建華
李建華,男,漢族,1965年4月出生,衡陽縣大安鄉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衡陽市歷史學科帶頭人,湖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衡陽縣十五屆人大代表。1984年7月參加工作,2001年任二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主管學校全面工作。
胡茂良
胡茂良,男,漢族,生於1963年6月,衡陽縣石市鄉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衡陽縣數學學科帶頭人,衡陽縣第八屆政協委員,衡陽縣二中支部生活委員,副校長,主管學校政工工作。
蔣輝
蔣輝,男,漢族,生於1963年8月,衡陽縣演陂鎮人,中共黨員,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衡陽縣第七屆政協委員,衡陽縣二中支部組織委員,副校長,主管學校後勤工作。
周益東
周益東,男,漢族,1970年10月出生,本科學歷,中共黨員,高中語文省級骨幹教師。1990年7月參加工作,衡陽縣二中副校長,主管學校教學工作。
張義國
張義國,男,漢族,1969年12月,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學歷史高級教師,1991年7月參加工作,工會主席,主管學校工會工作。
歷史沿革
沿革史
厚土渣江,植址衡陽縣西北,攬蒸水,坐三町(東湖町、凌町、三湖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明代先哲王船山探尋鍾武遺址,數度往返於此,有題詠;晚清重臣彭玉麟,後官至兵部尚書;近代書法家曾熙,當代著名作家瓊瑤均出身於此。渣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早在抗戰前夕,此地就設有一所縣屬高小;抗戰期間,省立衡陽市女子中學,縣禮樂局辦的陶淑四校一度遷來於此。1945年9月,數十鄉紳選中渣江赤石寺創辦了私立光華中學,與東南方的新民遙相呼應。1949年10月,全國解放,光華中學由原來私立中學轉為國家公辦中學,改為縣中,後一部遷至縣城西渡,原址繼續辦學。1956年,彭氏宗族開辦的渣江國小的兩個國中班、四個六年級班併入舊址,更名為“渣江國小附設國中班”,這便是衡陽縣二中萌芽。1958年,唐附中撤銷,一部分合併到渣江附中。同年8月19日,附中脫帽,正式更名為“衡陽縣第二中學”,並函請當時社會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先生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到1966年,學校已初具規模,開闢了簡易運動場、食堂、辦公房、圖書室等,並修築了圍牆,構成了四合院式的學校雛形。
十年動亂期間,學校教育幾近崩潰,二中發展也處於停滯狀態。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四人幫”垮台,學校才迎來了教育的第二個春天。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末是二中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時期。1980年學校推行《德育量化施行辦法》,開衡陽縣教育界之先河,教育質量穩居前列,體育競賽屢創佳績。與縣一中、縣六中鼎足而三,學校規模也不斷擴大。80年代,征地7畝,興建食堂、禮堂,開闢了新運動場,第二次興建了校門,實現了校園的第一次擴容。90年代,學校建設進一步加強,重建了校門,興建了學校宿舍、家屬宿舍,使學校占地面積、建築面積劇增。
1998年,高校擴招,帶來了高中教育的又一春天,二中也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2000年至2003年,學校實施了第一期改擴建工程。2000年學校征地30.83畝,進行了第二次大的擴容,開闢了標準運動場,新建校門,經後相繼建成了體育館、辦公樓、學生公寓樓群,使二中初具現代化氣派。2004年到2006年,學校又實施了第二期改擴工程,成功徵購赤石責任區大院14畝,興建教師新村,拆除前棟教學樓,興建了新教學樓,使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層次分明,並對校園進行了硬化、綠化、美化,環境更幽雅宜人。
內部管理方面,學校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創建了團結務實的領導班子,造就了敢打敢拼的師資隊伍,倡導了先進的教學理念,營造了和諧的校園氛圍。2003年,學校通過了市級示範性高級中學驗收,成功地跨入市重點行列。二中,迎來了一個中興時期。
五十載櫛風沐雨,半世紀春華秋實。回首過去,二中業績輝煌;展望未來,二中前程無量;二中的精神激揚二中人進取的鬥志,奮進的大筆將抒寫二中的新華章。
建校五十年大事記
1956年
1、9月開始辦學。負責人肖錦章,總務王甲煦,專職教師四人,工友兩人。
2、招初一班、初二班共110名學生,名為渣江國小附設國中班。
1957年
1、招初三班、初四班,增開理化兩科。
2、新建教室兩間。
3、學校體操隊參加縣表演賽,並代表參加地區比賽。
1958年
1、招初五班、初六班,唐福附中約50人合到我校作初七班。
2、8月19日附中脫帽,改衡陽縣第二初級中學;並函請郭沫若院長題校名“湖南省衡陽縣第二中學”。
3、建教室兩間,開操場約三畝;區委在龍塘劃學農基地,約三畝。
1959年
1、招初八、九、十共三個班。
2、建教室九間,始建校門。
3、初二班學生胡世昌選拔為飛行員。
4、新屋生產隊劃地八畝做操場。
1、上期招初十一、十二兩班,下期又招初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四個班。
2、校體操隊代表縣參加地區全運會。
3、輸送王梅英、唐相春、周麗容、梁作美四人到地區文工團。
4、成立學校黨支部,趙孝安兼任書記。設教導處。
1961年
1、下期招初十七、十八兩個班,三湖農中並來一個班,改為初十九班。
2、建食堂及住房四間,米倉一座。
1962年
1、招初二十一、二十二兩個班。
2、建校門東面四個教室,改建水井一口。原學農基地退還生產隊。
1963年
1、招初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共四個班。
2、調整部分教師工資,貫徹《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
3、裝電。
1964年
招初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共四個班。
1965年
1、招初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共五個班。
2、建辦公室樓房,土磚換紅磚,原來房子全部更新
1966年
1、停止招生。
2、5月16日文化大革命開始;月底縣工作隊派鄧壽年來校指導工作。
3、8月,縣工作隊組織部分出身好的師生到北京串聯。
1967年
1、學校編制改為連隊建制,教學班改為排,體育課改為軍體課。
2、8月,貧下中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學校。
1968年
9月清理階級隊伍,部分教師被揪斗。
1969年
1、下期改三年制為兩年制,招初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班。
2、赤石農中並來一個班,改為初四十一班。
1970年
1、國中停招。
2、春季改招高C1-C4共四個班
。 3、5月成立革委會,杜少雲任主任。設政工、教改、後勤三個組。
4、12月,劃教學基地約四畝。
1971年
1、招高C5-C10共六個班。
2、發展凌合元、王秋娥兩學生入黨。
3、下期區委書記王增益動員周圍民眾獻地建圍牆。
1972年
招高C11-C15共五個班。
1973年
1、部分教師下放到公社中學上課。
2、改秋季招生。招高C16-C21共六個班。
3、建水泥籃球場一個。
1974年
招高C22-C26共五個班。
1975年
1、招收高C27-C31共五個班,其中C31班為農機班;另招國中體育班,後改為初四十二班。
2、建教師簡單宿舍三套、圖書室及儀器室樓房。
1976年
1、招高C32-C36共五個班。
2、軍體課又改為體育課。
3、劃學農基地觀山嶺一塊約二十餘畝。
1977年
1、恢復高考招生制度。
2、招高C37-C42共六個班。
3、調整教師工資。
4、建水塔一座,打水井一口。
1978年
招高C43-C48共六個班。
1979年
1、招高C49-C54共六個班。
2、建養豬場一棟。
1980年
1、招高C55-C60共六個班。
2、上期學校禮堂竣工。
3、建教職工廚房和後勤人員宿舍。
1981年
1、招高C61-C66共六個班。
2、執行《中學生守則》。
3、徵用西沖組3.93畝、胡新屋3畝土地,併購買架新組山塘、水池,修操場。
1982年
1、招高C67-C72共六個班。
2、恢復三年制高中。
3、暑假縣男、女排球隊委託我校訓練。
4、建學生食堂、廚房,約1700平方米。
5、建三層九間教室教學大樓一棟。
1983年
1984年
1、招高C82-C87共六個班。學校擴為十八個班。
2、三月獲縣文明禮貌單位獎。
3、建三層九間教學大樓一棟。
4、慶祝第一個教師節。
1985年
1、招高C88-C93共六個班。
2、下期全國中小學生體育調研在我校試行。
3、市體衛300分檢查驗收合格。
4、67班學生王廣春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100m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
5、改建校門。
1986年
1、招C94-c99共六個班。
2、校友胡世昌回校探望。
3、校工會榮獲市、縣總工會職工時事政策知識競賽組織獎。
4、教工籃球隊參加縣比賽獲甲級隊第二名。
5、校武術隊代表縣出席市比賽獲得二等獎。
6、改建學生澡堂,建家屬宿舍四套。
1987年
1、招高C101-C106共六個班。
2、上期校老年門球隊代表縣教育系統出席縣比賽。
3、設政教處。
4、下期校職工籃球隊獲縣甲級隊第二名。
1988年
1、招高C106-C111共六個班。
2、評聘高級教師七人,中學一級教師十五人。
3、下期購130雙排座貨車一台。
4、建三層樓房一棟,下層為廠房,二、三層各為三間一廚家屬宿舍共四套。
5、政教處擬定德育量化管理施行辦法,獲市、縣教委好評。
1989年
招高C112-C117共六個班。
1990年
1、招高C118-C123共六個班。
2、第一棟學生宿舍落成。
1991年
1、招高C124-C129共六個班。
2、第二棟學生宿舍落成。
3、凌瓊被評為省優秀教師。
1992年
1、招高共六個班。
2、徵用架新水田2.99畝,準備建家屬房。
3、祝峰雲被評為省優秀教師。
1993年
招共C136-C141六個班。
1994年
1、招高C142-C147共六個班。
2、下期教師家屬宿舍樓破土動工,約2000平方米。
1995年
1、招高C148-C153共六個班。
2、為迎接縣運會在二中召開,5~8月校門改建到西界公路赤石村西沖組境內的臨下坡處,原校門出入範圍內的240米田徑運動場擴建為300米田徑運動場。
3、學校承辦的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8月5日成功召開。學校獲高中組團體總分第二名。
4、9月撤銷政教處,設“政工組”。
5、教師家屬宿舍落成,期末集資教工搬進新居。
6、屈祝璞被評為省優秀教師。
1996年
1、招高C154-C159共六個班。
2、3~8月建三層教工住宿樓一棟,面積600平方米。
3、10月18日成功舉辦縣二中建校四十周年校慶。
4、籌資18萬元成立校友獎勵基金會。
5、衡陽市交通局局長汪威吉(初一班)捐建校內柏油路一條,造價3萬元。
6、籌建校友捐資紀念碑。
1997年
1、招高C160-C165共六個班。
2、1997年9月~1998年4月建“校友獎學基金會捐資紀念碑”。
1998年
1、招高C166-C171共六個班。
2、上期安裝語音室,64個座位。
3、建五層教學樓10個教室1060平方米。
1999年
1、招高C172-C179共八個班。
2、9月動工建教職工單身宿舍六層共1600多平方米。
3、建單身宿舍前坪水井一口,73米深。
4、9月設辦公室。
5、王延慶校長立“二等功”。
2000年
1、招高C180-C189共十個班。
2、徵用架新、架老組土地30.24畝。
3、3~8月建二層新廁所。
4、4月建新校門。
5、10月動工建辦公大樓,梯形教室;2001年8月竣工交付使用。
6、5~8月硬化校園大道,建籃球場2個。
7、2000年4月至2002年6月建400米田徑運動場,石砌護坡。
8、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建男女公寓樓3509平方米。
9、王戎人副校長立“二等功”。
2001年
1、招高C190-C201共十一個班。
2、5~6月換裝125千伏變壓器及線路改造。
3、7月新購辦公桌椅125套,11月購學生餐桌128套。
4、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建學生食堂、體育館、學生澡堂,總面積為5528平方米,造價400萬元。
5、上期設學生科。
6、下期打新運動場水井,54米深。
7、178班屈前輝獲全國中學生奧賽物理、化學、生物市一等獎。
2002年
1、招高C202-C213共十二個班。
2、5月至8月建商業街280平方米。
3、體育館和運動場購置高檔籃球架1.7萬元。
4、上期建電腦室,裝配電腦55台。
5、建田徑運動場領操台。
6、5月購買仿日五十鈴汽車一台。
7、11月9日原中央檔案局副局長劉國能回母校參觀。
8、11月10日原二中C67畢業生祝合良(現首都經貿大學教授,國際經濟貿易系主任)回母校參觀。
9、179班曾輝招考為飛行員。
2003年
1、招高C214-C224共十一個班。
2、5月至6月衡陽市示範性高級中學掛牌驗收。
3、6月9日至6月11日在我校舉行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
4、5月至8月拆掉養豬場建學生宿舍和衛生間約1700平方米。
5、周益東被評為湖南省高中語文骨幹教師。
2004年
1、招高C225-C234共十個班。
2、2月請縣規劃局對學校建造工作進行規劃。
3、4月迎省普圖驗收,添置圖書20萬元,5月獲縣中國小圖書館建設示範學校稱號。
4、6月學校在操場領操台東側打機井一口,深80米。
5、斥資103萬元成功收購赤石責任區。
6、對學校檔案室進行整理、規範,重新添置檔案櫃。
7、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線78人,本科上線總人數290人,在全市普通中學中排名第二,李建華校長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作了《“四抓”抓出新天地》的經驗介紹。
8、9月12日,市級示範性高級中學掛牌儀式隆重舉行。
9、李建華校長立“二等功”。
2005年
1、招高C235-C248共十四個班。
2、搬遷校園內高壓線。
3、兩棟家屬宿舍和新教學樓破土動工。
4、縣教育系統關工委、退教協會議在我校召開,教育局許祖彬局長作重要講話。
5、85屆高71班校友集體回校參觀,並為母校師生作“成長之路”報告。
6、迎接“打造新衡陽,構建和諧社會”省、市檢查,學校獲縣綜治穩定工作先進單位。
7、獲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驗學校稱號。
8、高考一、二本上線106人。
2006年
1、招高C249-C262共十四個班。
2、新教學樓和兩棟家屬宿舍同時竣工。
3、建35米高200噸大水塔。
4、打水井一口並對水電進行了改造。
5、對學校路面硬化,並對校園進行綠化、美化。
6、成功通過“三星級食堂”驗收。
7、五十周年校慶。
2007年
1、2007年高考,本科上線106人,其中一、二本上線64人,超額完成教育局下達的任務。高一新生招收12個班,共806人。
2、我校通過文明衛生學校市級驗收,申報省級文明衛生學校。
3、學校通過教職工捐款,聯繫社會團體、媒體及有識之士等多種手段,籌措資金五萬餘元,資助寒門學子完成學業,受助對象達50餘人。
4、學校唱響平安和諧曲,收效良好,無一例安全事故發生。
5、學校開展一系列德育活動:師德演講賽、親情書信賽、孝敬父母名句名篇背誦賽、“感恩教育”主題班會,法制教育講座等,學生深受教育。
6、在全縣期末統考中,高三239、238班在全縣69個班中分列一、二名。238班朱齊華、250班李平在高中數學奧賽中獲省一等獎,238班陳訓衡、239班張文偉在高中化學、生物奧賽中分獲省二等獎。
7、學校開展爭先創優活動,下午選出了“十佳教師”、“十佳班主任”、“十佳教育工作者”,王政等28位同志當選,蔣偉等六名同志受縣縣級以上表彰。
8、舉辦“放飛2008”元旦文藝匯演,我校的元旦文藝匯演成為全縣的招牌文藝活動。
9、從2007年秋季開學開始,積極穩妥準確地實施了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制訂了《衡陽縣二中新課程實驗的實施方案》。
學校地址:
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渣江鎮赤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