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潮汕的“行彩橋”習俗
潮汕地區的“行彩橋”習俗主要在兩個地方流行,一是揭陽榕城,一是普寧洪陽(稱為“行頭橋”)。 一揭陽榕城的“行彩橋”風俗。 揭陽榕城“行彩橋”的風俗流傳年代甚久。按乾隆《揭陽縣誌·俗志》所載,乾隆時即有這種風俗。據說從前有人夢見一位仙姑告訴他,某日洪水要暴發。洪水到來之前,地上有一條五彩繽紛的橋連線天空,只要往橋上走,便可逃過災難,人們照仙姑的話去做,果然免遭厄運。從此以後,在這一天,人們便以“行彩橋”的形式渡厄,祈求平安。古揭陽縣治榕城是水城,榕江南北河夾城東流,城中河道交錯,有“浮水蓮花”的美譽。自古以來,榕城的石獅橋一直被當地人視為中心橋,這是因為古時榕城稱玉窖村,南北窖河稱玉窖河,石獅橋在玉窖河的中段,這種地緣的中心觀念一代傳一代,一直流傳至今。現在,儘管城內搭的彩橋很多,“石獅橋”仍是人人必行的一條彩橋,從“行頭橋”開始,這裡便人山人海,即使被擠得汗流浹背,走過橋去也便心情舒暢,其樂無窮。 每年正月初十日,榕城老城區的各座橋樑都被打扮起來,掛上各式各樣的彩燈,並在彩橋周圍懸掛著成百上千幅繡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貴吉祥”、“國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樣的標旗彩幅,表達了人們對今天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橋的兩側扶手欄桿和橋頭柱子上,扎滿榕樹枝和竹枝。 “行彩橋”分三回合進行。正月十一日晚開始的“行彩橋”,稱為“行橋頭”。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人們三五成群,扶老攜幼,興致勃勃向彩橋湧來。“行頭橋”時,人們都要採下橋頭的榕枝竹葉,並各作四句:“摘榕葉,日日有錢揸(拿)”,拿回家裡插在門楣上,以祈帶來好運。在“行頭橋”中,不同年齡用不同的祈禱語。如帶著小孩的人說:“行橋頭(或摸獅頭),阿奴事事賢。”未婚的小伙子說: “行橋肚(或摸獅肚),娶雅嬤(即漂亮妻子)。”姑娘們拿石塊或竹枝擲溪中說:“擲(或行)橋中,嫁雅翁(即俊俏的丈夫)。”懷孕的婦女說 “摸橋(或獅)耳,生阿弟”……等等。 正月十五日晚進行“行彩橋”的第二回合,稱為“行二橋”。人們既鬧元宵賞花燈,又“行彩橋”,達到高潮,但遠遠比不上十一晚熱鬧。正月十六日晚進行“行彩橋”的第三回合,稱為“行尾橋”,整個“行彩橋”活動至此結束。
普寧古鎮洪陽流傳的元宵夜“行頭橋”的習俗與揭陽榕城大同小異。“頭橋”——即太平橋,位於洪陽老縣衙前的保城帝君廟前面的城內和上,大約建於四百多年前。拱形小巧的石橋兩端各有五級石階,橋面由七板約六米多長的石板組成,橋寬約三米,兩側欄桿兩端均有兩頭石獅。小小石橋,雖不雄偉壯觀,可是小巧精緻,歷史悠久,因此十五夜“行頭橋”,已成當地人們的慣例,而且是元宵佳節必不可少的一個活動項目。 洪陽的“行頭橋”不像榕城的“行彩橋”有三個回合,它只是在元宵夜進行。在元宵這一天晚上,人們三五成群,男女老少先後走過彩橋。意在圖個好兆頭:行過太平橋,一年裡便平平安安。後生仔祈望日後娶賢妻;姑娘祈望嫁個好夫婿;婦女祈望產男孩;老者則祈求健康長壽;小孩子則祈求長大成人。這天夜裡,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無論從哪個方向走來,都必須走過太平橋,而且過橋時切不可回頭,因為“回頭不吉利”。過橋的人們還有摸石獅的習俗。正在讀書的小孩摸石獅鼻,謂“摸獅鼻,寫雅字”;少女喜摸獅頭,謂“摸獅頭,事事賢”;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獅肚,謂“摸獅肚,娶雅嬤”;而已懷孕的婦女則喜摸獅耳,說是“摸獅耳,生阿弟”;等等。
二、 “行彩橋”習俗的文化意義
文化在於選擇,選擇出於功利。人類創造文化是有其真誠目的的。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行彩橋”習俗,是潮汕一種重要的民俗事象,是潮汕人重要的傳統節慶文化活動,蘊涵著豐富的文化意義。 一展現喜慶、歡樂的心情。 元宵節與春節、中秋節並稱為潮汕人的三大喜慶節日。傳統節日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喜慶、歡樂,是謂“普天同慶”、“萬民皆樂”、“歡度春節”、“歡度元宵”……。 每逢節日,男女老少,歡天喜地。貼對聯、掛紅燈籠、放鞭炮和煙花、做戲、跳英歌舞、“營老爺”,等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人們在節日中放下手中的工作,盡情快樂,渲泄情感。 我們的祖先之所以創造了春節、元宵、中秋等節日,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主要是因為,從春節到元宵為一年之末到新一年之始的過渡期,農事基本上較少,為此,人們一方面需要對過去一年豐收的慶祝,另一方面,需要調節心情,放鬆筋骨,養精畜銳,為新一年生產、工作而作充分準備。還有一方面,就是祭祀祖先、神明,祈求祖先、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行彩橋”這一節慶活動就充分體現了潮汕傳統節慶活動這一喜慶、歡樂的文化意義。 二寄託美好願望和良好祝願。 如上所述,人類在傳統節日舉辦隆重的慶祝活動,其主要的動因之一,是通過祭祀祖先、神明,祈求祖先、神明保佑新年合家平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這裡面體現的文化意義是:藉此節日喜慶活動,通過祭祀祖先、神明,寄託人們的美好願望和良好祝願。繡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貴吉祥”、“國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樣的標旗彩幅,表達了人們對今天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讀書的小孩摸石獅鼻,謂“摸獅鼻,寫雅字”;少女喜摸獅頭,謂“摸獅頭,事事賢”;未婚的小伙子喜摸獅肚,謂“摸獅肚,娶雅嬤”;而已懷孕的婦女則喜摸獅耳,說是“摸獅耳,生阿弟”;等等。這些正是這一文化意義的最好體現。 三增進團圓、團聚、和睦。 在潮汕民俗中,元宵節是一個大節,因此,也是人們大團圓的日子。元宵節吃湯圓,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就在於“團團圓圓”。由團圓而團聚,走親串友,訪朋探友,互贈禮物,充滿著濃重的鄉情;家庭和睦,夫妻相敬,傳承著潮汕人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美德。而通過“行彩橋”這一節慶活動,把四周各村的鄉親、外出人員(有的回家過春節,一直過到元宵後才去工作)、海外宗親都吸引來參加、欣賞這一讓世代榕城人、洪陽人所津津樂道、樂在其中、回味無窮的一年一度的節慶盛事。“行彩橋”習俗,體現了團圓、和睦的文化意義,成為一條綿長的看不見的紐帶,連線著他們的心,得到大家的認同,有利於凝聚人心,增進鄉誼,促進和諧。正如秦牧先生所說:“萬里穿雲燕,歸巢戀舊枝,家鄉甜井水,何處不相思。” 四提供男女相識、相會,尋找對象的機會 由於傳統的“男女授受不親”等封建禮教的影響,加之廣大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苦於生計,疲於勞動,因而,青年男女很少有空閒進行直接見面、遊園、玩耍的機會,他們沒有像蒙古族那樣的敖包相會,沒有傣族的“潑水節”,為青年男女提供認識、相愛的活動。但是,愛情是人類所永恆追求的,因此,潮汕人“行頭橋”的節慶活動就自然起到這樣的作用。 由於節慶是趨吉求吉,男女老少都要參加的,以增添節日的熱鬧氣氛,增強節日的歡樂程度,因此,在“行彩橋”等節慶活動中,人們尤其是青年男女更是節慶活動的主角,總是盡力打扮,展現自己的英姿,顯示自己的青春魅力,以吸引他人的關注。因此,“行彩橋”這一節慶活動與其他節慶期間舉行的“營老爺”活動一樣,無形中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個相識、相愛的機會。元宵節、七巧節、中秋節實際上就是中國人的“情人節”。 總之,流傳於揭陽榕城的“行彩橋”、普寧洪陽的“行頭橋”節慶習俗,是富有潮汕地方特色和深刻意義的民間節慶文化。無可迴避,“行彩橋”習俗存在一定的迷信色彩,然而,“行彩橋”習俗更是有其喜慶、歡樂,寄託人們的美好願望和良好祝願,增進團圓、團聚、和睦的積極意義。我們必須正確善待“行彩橋”這一節慶習俗,不斷加強研究,採取得力措施,“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發揮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千萬不要因為“行彩橋”民俗文化的“陳舊”,而忽視了它的永續“藏利”之處。
參考資料:潮汕民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