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歷史
歷史沿革
行政管理在國外已有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史。早在1924年美國錫拉丘大學馬克斯韋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就成立了公共服務培訓學校,設立了第一個面向公共行政和管理領域的高級培養計畫。此後,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普林斯頓大學伍德·威爾遜國際事務學院也設立了公共管理碩士培養計畫。到目前為止,全美已有225所大學設有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或政策科學碩士培養計畫。法國在1945年創辦了國立行政學院,以培養高級行政管理人員為目的,雖不授學位,但培養目標和質量與美國的公共管理碩士相當。公共管理高級人才培養計畫適應了國外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了大批公務員、政策分析人才、高級諮詢人才和中介機構從業人員。
我國在改革開放後恢復了行政管理學科。但長期以來,行政管理學科都隸屬於政治學門類,注重培養從事學術性研究和教學人員,且知識面較窄,現代科學知識及管理知識和技能學習掌握較長,不能適應現代高技術信息社會對管理人才的高要求。在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新學科目錄中,將公共管理從政治學提升出來,列為管理類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標誌著公共管理及行政管理學科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當前,國內各大學都的積極探討新形勢下公共管理學科的建設、發展、課程體系以及培養目標、培養方式等等。可以說,對於新的公共管理學科,國內高等院校都處在一個起跑線上。我們在探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培養計畫過程中,牢牢把握突出科學技術背景、突出工具類知識、突出工作和就業能力、突出面向具體就業崗位的思想,使學生在掌握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同時,掌握各種現代管理學科知識、思想、方法和技能。從而使培養的學生具有較寬廣的就業面,較強的社會適應力。因此,我們的專業特色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並重、理論與實踐並重、知識與能力並重。
時代發展
自從產生國家以來,。它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時期:
傳統管理時期
從19世紀末至20世紀20年代。德國學者L.von施泰因首先提出“行政學”一詞。1887年美國學者I.W.威爾遜發表了行政學的研究一文。1900年美國行政學家F.J.古德諾提出政治與行政分離的主張。1926年美國學者L.D.懷特對行政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作了系統的論述,開始形成行政學的體系。早期行政學以研究政府行政效率和節省開支為目標,其內容包括:主張政治與行政分離,實現組織系統化,工作方法程式化、機關事務計畫化、工作要求標準化等,以達到權責分明,追求實效。
科學管理時期
20~50年代由於科學管理和行為科學等理論和方法的不斷引進,行政管理學的內容不斷更新。許多行政學家根據F.W.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採用把目標分解成若干層次的小目標,並為實現每個目標建立合理的組織機構。採用科學的辦事程式和工作方法,使各項行政工作也能象工業生產流水作業一樣,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行為科學的興起促使行政管理學轉向從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的角度對人的行為和心理因素以及人與周圍環境關係的研究,並注意激發人的積極因素。
系統管理時期
從50年代起,行政管理有許多新的發展。許多行政管理學家把40年代以來出現的資訊理論、控制論、運籌學等理論和方法用來研究行政管理同時由於行政管理涉及面愈來愈廣,需要考慮的因素愈來愈多,需要把行政管理作為一個系統來研究。
專業特色
行政管理專業的教學與最新行政法規教育,公務員業務知識培訓,公司行政管理知識培訓相結合。
專業培養
培養對象
行政管理專業為高等教育本科層次,培養對象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者。要求學生通過學習,系統掌握行政管理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備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良好職業素養。
培養目標
行政管理專業以各級黨政機關、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事務為研究對象,培養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高素質行政管理專門人才。要求學生接受行政管理的系統訓練,兼具管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等方面知識,具備較高的管理、經營、策劃、調研、交際等能力,畢業後適合到各級黨政機關、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政策研究、管理規劃、外事交流、宣傳策劃、機關管理、人事管理、高級文秘等工作。
培養要求
行政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行政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行政學理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外語、公文寫作和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核心能力
專業核心能力:具有分析和解決行政管理方面實際問題的能力。
主幹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行政管理學、市政學、社會學、行政領導與決策、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組織行為學、西方經濟學、行政法學、社會調查與統計、公共政策分析、國家公務員制度概論、行政公文與寫作、機關管理與辦公自動化、政府機關事務實習、社會調查實習、電子政務實習、畢業實習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發展前景
專業方向
就業面向: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工作。
在縣級以上政府的民政職能部門和事業單位就業;
從事鄉鎮民政辦公室管理工作;
從事城鎮街道民政所管理工作;
從事縣(或市)以上民政部門以及民間組織中介機構管理工作;
從事婚姻服務中介機構、收養登記服務中介機構管理工作;
從事婚姻管理、收養登記管理、行政區劃管理工作;
從事地名管理、社團管理工作;
從事殯葬管理、收容遣送管理等工作。
1.在縣級以上政府的民政職能部門和事業單位就業;
2.從事鄉鎮民政辦公室管理工作;
3.從事城鎮街道民政所管理工作;
4.從事縣(或市)以上民政部門以及民間組織中介機構管理工作;
5.從事婚姻服務中介機構、收養登記服務中介機構管理工作;
6.從事婚姻管理、收養登記管理、行政區劃管理工作;
7.從事地名管理、社團管理工作;
8.從事殯葬管理、收容遣送管理等工作。
PS: 畢業生適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涉外經濟管理部門、經濟監督檢查等管理部門從事政策和法規研究及實際工作,學校、科研部門的教學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
職能發展

從行政管理過程來看,它主要有四項基本職能。
計畫。包括制定計畫、下達指示、作出決議、進行安排等。
組織。把已經確定的計畫和決策付諸實施。組織活動還包括對機構的設定、調整和有效運用,對人員的選拔調配、培訓和考核。
協調。通過政策、法令和各種具體措施,不斷改善和調整組織之間、人員之間、活動之間的各種關係。使各項工作分工明確、配合密切、步調一致,以共同實現預定目標。
控制。即監督、檢查的職能。可以通過統計資料和實時信息的分析,如人事、組織、財務等情況進行控制。
開設院校
院校名單
廣東海洋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10485)、南京大學、南通大學、華僑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淮陰師範學院、廣東財經大學、中山大學(10558) 北京大學(10001)、復旦大學(10246)、中國人民大學(10002)、清華大學(10003)、浙江大學(10335)、中國傳媒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南京大學(10284)、國際關係學院、山東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山東政法學院、西安交通大學(10698);華中科技大學(11945);武漢大學(10486),西南政法大學(10652)、西北大學,山東財經大學、西藏大學;中國海洋大學。較好的還有,[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0358)、安徽理工大學安徽財經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大學、北京師範大學(10027)、天津大學(10056)、哈爾濱商業大學、廈門大學(10384)、蘇州大學(10285)、華中師範大學(10511)、華東師範大學、湖北大學(10512)、三峽大學,湖北經濟學院、汕頭大學(10560)、華南農業大學和深圳大學(10590)、東莞理工學院、廣東警官學院、東北師範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石油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安徽工程大學、河南大學、南陽理工學院、山西財經大學、山西農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晉中學院、北京科技大學、海南大學、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德州學院、武漢科技大學、山東工商學院、韶關學院、肇慶學院、通化師範學院、四川理工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四川文理學院、貴州財經大學、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西安財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特色雙證、廣西外國語學院、雲南大學、雲南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安徽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華北電力大學。
開設院校
院校名稱 | 推薦指數 | 院校名稱 | 推薦指數 |
北京大學 | - - | 中國人民大學 | -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 | 北京科技大學 | - - |
北京化工大學 | - - |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 | - - |
中國傳媒大學 | - - | 中央財經大學 | - -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 -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 - |
國際關係學院 | - - | 中央民族大學 | - - |
中國政法大學 | - - | 南開大學 | - - |
天津科技大學 | - - | 天津師範大學 | - - |
天津外國語大學 | - - | 天津商業大學 | - - |
天津財經大學 | - - | 河北地質大學 | - -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 - - | 河北師範大學 | - - |
山西大學 | - - | 太原理工大學 | - - |
山西農業大學 | - - | 山西師範大學 | - - |
晉中學院 | - - | 忻州師範學院 | - - |
山西財經大學 | - - | 內蒙古大學 | 4.7 |
內蒙古農業大學 | 4.1 | 內蒙古師範大學 | 4.7 |
內蒙古民族大學 | 4.6 | 內蒙古財經大學 | - - |
遼寧大學 | - - | 東北大學 | - -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 - |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 - - |
大連海事大學 | - - | 大連海洋大學 | - - |
遼寧師範大學 | - - | 瀋陽師範大學 | - - |
鞍山師範學院 | - - | 東北財經大學 | - - |
吉林大學 | - - | 延邊大學 | - - |
東北師範大學 | - - | 北華大學 | - - |
通化師範學院 | - - | 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 | - - |
長春師範大學 | - - | 吉林財經大學 | - - |
黑龍江大學 | 4.6 | 燕山大學 | - - |
東北石油大學 | - - | 東北農業大學 | - - |
哈爾濱師範大學 | - -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 - |
復旦大學 | - - | 同濟大學 | - - |
上海交通大學 | - - | 華東理工大學 | - - |
上海海事大學 | - - | 東華大學 | - - |
上海海洋大學 | - - | 華東師範大學 | - - |
上海師範大學 | - - | 上海財經大學 | - - |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 - - | 華東政法大學 | - - |
南京大學 | - - | 蘇州大學 | 5.0 |
中國礦業大學 | - - | 南京工業大學 | - - |
南京郵電大學 | -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 |
南通大學 | - - | 南京農業大學 | - - |
南京師範大學 | 4.7 | 江蘇師範大學 | - - |
淮陰師範學院 | - - | 鹽城師範學院 | - - |
江蘇警官學院 | - - | 浙江大學 | - - |
浙江工業大學 | - - | 浙江理工大學 | - - |
浙江海洋大學 | - - | 浙江師範大學 | - - |
湖州師範學院 | 4.7 | 紹興文理學院 | - - |
溫州大學 | - - | 浙江工商大學 | 4.7 |
安徽大學 | - - | 安徽工業大學 | - - |
安徽工程大學 | - - | 安徽師範大學 | - - |
阜陽師範學院 | - - | 安徽財經大學 | - - |
廈門大學 | - - | 華僑大學 | - - |
福州大學 | - - | 福建農林大學 | - - |
福建師範大學 | - - | 南昌大學 | 4.7 |
江西理工大學 | - - | 江西師範大學 | - - |
上饒師範學院 | - - | 江西財經大學 | - - |
山東大學 | - - | 中國海洋大學 | - - |
山東科技大學 | - -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 |
濟南大學 | - - | 齊魯工業大學 | - - |
山東理工大學 | - - | 山東農業大學 | - - |
山東師範大學 | - - | 曲阜師範大學 | - - |
聊城大學 | - - | 德州學院 | - - |
泰山學院 | - - | 濟寧學院 | 4.5 |
山東財經大學 | - - | 鄭州大學 | - - |
河南農業大學 | - - | 河南大學 | - - |
河南師範大學 | - - | 安陽師範學院 | - - |
許昌學院 | - - | 南陽師範學院 | - - |
洛陽師範學院 | - - | 商丘師範學院 | - - |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 - -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 - |
武漢大學 | - - | 武漢科技大學 | - - |
武漢工程大學 | - -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 |
武漢紡織大學 | - - | 武漢輕工大學 | - - |
湖北工業大學 | - - | 華中農業大學 | - - |
華中師範大學 | - - | 湖北大學 | - - |
湖北師範大學 | - -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 - |
中南民族大學 | - - | 湘潭大學 | 4.7 |
湖南大學 | - - | 中南大學 | - - |
湖南農業大學 | - -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 - - |
湖南師範大學 | - - | 湖南商學院 | - - |
中山大學 | 4.6 | 暨南大學 | - - |
汕頭大學 | - - | 華南理工大學 | - - |
華南農業大學 | 4.3 | 廣東海洋大學 | - - |
華南師範大學 | - - | 韶關學院 | - - |
惠州學院 | - - | 肇慶學院 | - - |
廣東技術師範學院 | - - | 海南大學 | - - |
深圳大學 | - - | 廣東財經大學 | - -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 - | 桂林理工大學 | 4.4 |
廣西師範大學 | - - |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 - - |
河池學院 | - - | 玉林師範學院 | 4.6 |
廣西民族大學 | - - | 四川大學 | - - |
重慶大學 | - - | 電子科技大學 | - -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 - | 四川理工學院 | - - |
四川農業大學 | - - | 西昌學院 | 4.2 |
西南大學 | - - | 西華師範大學 | - - |
內江師範學院 | - - | 宜賓學院 | - - |
重慶文理學院 | - - | 四川文理學院 | - - |
樂山師範學院 | - - | 西南財經大學 | - - |
西南政法大學 | - - | 西南民族大學 | - - |
貴州大學 | - - |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 | - - |
貴州財經大學 | - - | 貴州民族大學 | 4.5 |
雲南大學 | - - | 雲南農業大學 | - - |
雲南師範大學 | - - | 昭通學院 | - - |
普洱學院 | - - | 雲南財經大學 | - - |
雲南民族大學 | 4.6 | 西藏大學 | 4.3 |
西藏民族大學 | 4.2 | 西北大學 | - - |
西安交通大學 | - -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 |
陝西科技大學 | - - | 西安工程大學 | - - |
長安大學 | - - | 陝西師範大學 | - - |
延安大學 | - - | 寶雞文理學院 | - - |
西北政法大學 | - - | 蘭州大學 | 4.6 |
西北師範大學 | - - | 青海大學 | - - |
青海民族大學 | - - | 寧夏大學 | - - |
新疆大學 | - - | 新疆財經大學 | - - |
棗莊學院 | - - | 平頂山學院 | - - |
昌吉學院 | - -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 - |
金陵科技學院 | - - | 青島大學 | - - |
濰坊學院 | - - | 江漢大學 | - - |
三峽大學 | - - | 廣州大學 | - - |
廣東警官學院 | - - | 揚州大學 | - -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 - - | 南京審計大學 | - - |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 - | 五邑大學 | - - |
梧州學院 | - - | 攀枝花學院 | - - |
榆林學院 | - - | 西安培華學院 | - - |
甘肅政法學院 | 4.4 | 北方民族大學 | - -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 - | 南京曉莊學院 | - - |
浙江財經大學 | - - | 福建警察學院 | - - |
江西警察學院 | - - | 山東交通學院 | - - |
河南工程學院 | - - |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 - - |
湖南警察學院 | - - | 廣東金融學院 | - - |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 - - | 西安財經學院 | - - |
湖北經濟學院 | - -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 - - |
淮海工學院 | - - | 寧波大學 | - - |
重慶理工大學 | - - | 四川民族學院 | - - |
西安郵電大學 | - - | 山東工商學院 | - - |
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 4.4 | 仰恩大學 | - - |
河南警察學院 | - - | 東莞理工學院 | - - |
河北經貿大學 | - - | 上海杉達學院 | - - |
上海政法學院 | 4.1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 - |
中央司法警官學院 | - - | 四川警察學院 | - - |
大連民族大學 | - - | 廣東培正學院 | - -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 - |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 - - |
湘潭大學興湘學院 | - - | 廣州大學華軟軟體學院 | - -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 - - |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 - |
湖南商學院北津學院 | - - | 湖南師範大學樹達學院 | 4.3 |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 - - | 陝西服裝工程學院 | - - |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 | - - | 江漢大學文理學院 | - - |
武昌工學院 | - - | 湖北商貿學院 | - - |
浙江海洋大學東海科學技術學院 | - - | 湖州師範學院求真學院 | - - |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 - - | 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 - - |
雲南大學滇池學院 | - - | 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 - |
陽光學院 | - -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 - - |
福州大學至誠學院 | 4.4 |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 - - |
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 | - - | 安陽學院 | - -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 - - |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 4.6 |
中國礦業大學徐海學院 | - - | 燕山大學裡仁學院 | - - |
河北地質大學華信學院 | - - | 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 - |
安徽大學江淮學院 | - - |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 | - - |
貴州財經大學商務學院 | - - | 貴州大學科技學院 | - - |
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 - - |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 4.3 |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 | - - | 天津外國語大學濱海外事學院 | - - |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 | - - | 青海大學崑崙學院 | - - |
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 | - - |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 - - |
西安財經學院行知學院 | - - | 陝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 | - - |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 - - | 福建江夏學院 | - - |
湖南套用技術學院 | - - | 廣西外國語學院 | - - |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 | - - |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 - - |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 | - - | 三亞學院 | - - |
遼寧財貿學院 | - - | 中山大學新華學院 | - - |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 - - |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 - - |
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 | - - |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 - - |
長安大學興華學院 | - - |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 - - |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 | - - | 山東政法學院 | 4.2 |
宿遷學院 | - - |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 | - - |
廣東第二師範學院 | - -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 - |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 - - |
參考資料來源:
排 序 | 學校名稱 | 水 平 | 開此專業學校數 |
1 | 中山大學 | 5★ | 256 |
2 | 中國人民大學 | 5★ | 256 |
3 | 北京大學 | 5★ | 256 |
4 | 上海交通大學 | 5★ | 256 |
5 | 吉林大學 | 5★ | 256 |
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256 |
7 | 南京大學 | 5★ | 256 |
8 | 西安交通大學 | 5★ | 256 |
9 | 浙江大學 | 5★ | 256 |
10 | 武漢大學 | 5★ | 256 |
11 | 南京農業大學 | 5★ | 256 |
12 | 廈門大學 | 5★ | 256 |
13 | 蘭州大學 | 4★ | 256 |
14 | 山東大學 | 4★ | 256 |
15 | 東北大學 | 4★ | 256 |
16 | 鄭州大學 | 4★ | 256 |
17 | 復旦大學 | 4★ | 256 |
18 | 華東師範大學 | 4★ | 256 |
19 | 四川大學 | 4★ | 256 |
20 | 中國礦業大學 | 4★ | 256 |
專業報考
報名條件
自考行政管理專科是指自考生報考行政管理專科專業,這是進入行政管理行業的一種途徑之一,通過學習行政學、政治學、管理學、法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行政學理論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與統計、外語、公文寫作和辦公自動化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行政管理的基本能力及科研的初步能力。行政管理專業是現如今非常熱門的一個專業,它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從而考試也比較不費力,它不同於理工類,理工類專業需要考生具有很強的邏輯思維,知識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而法律專業知識性也很強,學習起來也很費勁。無論是從學習難度,還是最後的考試難度上來判斷,自考行政管理專科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自考課程
專科
專業代號:A030301
開考方式:面向社會及獨立辦班
主考學校:中山大學
類型序號 | 課程代碼 | 標準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類型 | 考試方式 |
001 | 03706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2 | 必考 | 筆試 | |
002 | 03707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4 | 必考 | 筆試 | |
003 | 04729 | 大學語文 | 4 | 必考 | 筆試 | |
004 | 00040 | 3014 | 法學概論 | 6 | 必考 | 筆試 |
005 | 00341 | 3014 | 公文寫作與處理 | 6 | 必考 | 筆試 |
006 | 00147 | 4146 | 人力資源管理(一) | 6 | 必考 | 筆試 |
007 | 00312 | 3059 | 政治學概論 | 6 | 必考 | 筆試 |
008 | 00107 | 3716 | 現代管理學 | 6 | 必考 | 筆試 |
009 | 03350 | 3716 | 社會研究方法 | 4 | 必考 | 筆試 |
010 | 00182 | 3039 | 公共關係學 | 4 | 必考 | 筆試 |
011 | 00163 | 3659 | 管理心理學 | 5 | 必考 | 筆試 |
012 | 00277 | 3144 | 行政管理學 | 6 | 必考 | 筆試 |
013 | 00292 | 3382 | 市政學 | 6 | 必考 | 筆試 |
014 | 00018 | 3015 | 計算機套用基礎 | 2 | 必考 | 筆試 |
014 | 00019 | 3016 | 計算機套用基礎 | 2 | 必考 | 實踐考核 |
231 | 05679 | 3016 | 憲法學 | 4 | 加考 | 筆試 |
相關說明 | |
開考方式 | 面向社會及獨立辦班 |
報考範圍 | 全省及港澳地區 |
主考學校 | 中山大學 |
課程設定 | 必考課程14門,共69學分;選考課程0門,共0學分;加考課程1門,共4學分; |
畢業要求 | |
說明 | 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兩門課程,但須加考231課程。 |
本科
專業代號:B030302
開考方式:面向社會及獨立辦班
主考學校:中山大學
類型序號 | 課程代碼 | 標準號 | 課程名稱 | 學分 | 類型 | 考試方式 |
001 | 03708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2 | 必考 | 筆試 | |
002 | 03709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4 | 必考 | 筆試 | |
003 | 00034 | 3055 | 社會學概論 | 6 | 必考 | 筆試 |
004 | 00315 | 3380 | 當代中國政治制度 | 6 | 必考 | 筆試 |
005 | 00316 | 3380 | 西方政治制度 | 6 | 必考 | 筆試 |
006 | 01848 | 3380 | 公務員制度 | 4 | 必考 | 筆試 |
007 | 00318 | 4082 | 公共政策 | 4 | 必考 | 筆試 |
008 | 00319 | 4081 | 行政組織理論 | 4 | 必考 | 筆試 |
009 | 00320 | 3145 | 領導科學 | 4 | 必考 | 筆試 |
010 | 00923 | 3145 |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 | 7 | 必考 | 筆試 |
011 | 06999 | 3145 | 畢業論文 | 7 | 必考 | 實踐考核 |
101 | 00015 | 3022 | 英語(二) | 14 | 選考 | 筆試 |
102 | 00024 | 3021 | 普通邏輯 | 4 | 選考 | 筆試 |
103 | 00067 | 3071 | 財務管理學 | 6 | 選考 | 筆試 |
104 | 00144 | 3071 | 企業管理概論 | 5 | 選考 | 筆試 |
105 | 00322 | 3071 | 中國行政史 | 5 | 選考 | 筆試 |
106 | 00107 | 3716 | 現代管理學 | 6 | 選考 | 筆試 |
107 | 00323 | 3716 | 西方行政學說史 | 4 | 選考 | 筆試 |
108 | 00277 | 3144 | 行政管理學 | 6 | 選考 | 筆試 |
109 | 00312 | 3059 | 政治學概論 | 6 | 選考 | 筆試 |
110 | 00321 | 3818 | 中國文化概論 | 5 | 選考 | 筆試 |
111 | 00040 | 3014 | 法學概論 | 6 | 選考 | 筆試 |
112 | 00341 | 3014 | 公文寫作與處理 | 6 | 選考 | 筆試 |
113 | 00509 | 3014 | 機關管理 | 6 | 選考 | 筆試 |
231 | 00152 | 3040 | 組織行為學 | 4 | 加考 | 筆試 |
相關說明 | |
開考方式 | 面向社會 |
報考範圍 | 全省及港澳地區 |
主考學校 | 中山大學 |
課程設定 | 必考課程11門,共47學分;選考課程13門,共79學分;加考課程1門,共4學分; |
畢業要求 | |
說明 | 1、101至113課程中須選考不少於24學分。 2、非政治學類專業專科(或以上)畢業生報考行政管理專業須選考108和109兩門課程。 3、考生在報考選考課程時,不得重複其專科專業中已經考試通過的課程。 4、港澳考生可不考001、002兩門課程,但須加考231課程。 5、考生在辦理畢業時,需提供其專科學習的完整成績單原件及複印件。 6、行政管理專業僅接受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或以上)畢業生申辦畢業。 |
網路教育
網路教育專科行政管理是報考比較熱門的專業,由於網路教育需要參加入學考試,高起點入學考試均為語文、數學和英語,各專業入學考試相差不大,區別在於後期的學習、考試。行政管理專業不同於專業性強的會計、保險、法律,它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些,當然考試也就比較容易通過,行政管理專業套用比較廣泛,很多行業都需要這方面的人才,如企業、單位的行政辦公、助理等,人才需求量大。而會計、法律、工程等專業性強的專業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基礎或工作經驗,報考時可能還需要提供相應的證件。對於從事於非專業強的行業的人員來說,報考行政管理專業是比較合適的。
專業預警
2016年6月8日,上海市教委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2016年度本科預警專業名單。鑒於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新聞學、旅遊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行銷、行政管理等10個專業在上海市市高校重複設定相對較多,在部分高校中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簽約情況不太理想,造成整體指標偏低,經市教委研究,將上述專業列為2016年度預警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