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說
1986年,卡龍在“行動者網路的社會學,電動車案例”一文中首先提出這個新概念的。文中,卡龍描述了法國電器公司(EDF)在1973年提出開發新型的電動車計畫(VEL),這個計畫需要CGE公司來開發電池發動機和第二代蓄電池,還要求雷諾公司負責裝配底盤、製造車身。另外,還包括要考慮消費者、政府部門、鉛蓄電池等等社會甚至是非社會因素。這些因素都是“行動者”,彼此共同構成了相互依存的網路世界。
這裡的“行動者”可以指人,也可以指非人的存在和力量。拉圖爾直言,使用“actor”或“agent”並不對他們可能是誰和他們有什麼特徵做任何假定,他們可以是任何東西—可以是個體的或者民眾的、擬人的或非擬人的。“行動者網路”中的“行動者”之間關係是不確定的,每一個行動者就是一個結點(knot或node),結點之間經通路連結,共同編織成一個無縫之網。
在該網路中,沒有所謂的中心,也沒有主—客體的對立,每個結點都是一個主體,一個可以行動的行動者,彼此處於一種平權的地位。主體間是一種相互認同、相互承認、相互依存又相互影響的主體間性的相與關係。非人的行動者通過有資格的“代言人”(agent)來獲得主體的地位、資格和權利,以致可以共同營造一個相互協調的行動之網。
與人類學關係
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的人類學視域中,簡單地區分觀察者與被觀察者已變得越來越沒有說服力,而“傳統—現代”的二分法也不可靠。在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之下,跨地區的社會流動日益頻繁,從而使得一個具體的人群所屬的“地理”邊界受到嚴重質疑,曾經作為人類學標誌的共時、單一場所、單一社會的研究越來越少見,而“一個社會或民族”享有“共同的文化”的觀念也因此被“徹底摧毀”。在這樣一種理論困境下,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的“行動者—網路理論”,這個源於對科學實踐研究的理論,受到了一些人類學者的關注,也成為人類學之於全球化研究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