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炒肉是建國前哈爾濱飯館中的一道應季菜,它以雞血為主料,一般在夏季供應,酸辣開胃,消毒消暑。血炒肉屬於低檔菜餚,主要在小飯館裡賣,由於價廉味美,很受普通大眾歡迎。據《哈爾濱飲食服務志》記載,北來順前身,哈爾濱“十樓一號”的永安號也賣血炒肉,而且很有名。哈爾濱出版的《中餐菜譜》(1977)和《哈爾濱菜譜》(1979)收錄有血炒肉,而其他魯菜菜譜中卻沒有。這兩本菜譜是哈爾濱出版最早的菜譜,最能反映哈爾濱傳統菜餚風貌。可見,血炒肉應該是哈爾濱風味菜。兩本菜譜的編著者分別是曲統祥和劉禎祥,兩人民國時就在哈爾濱著名飯店上灶,都是哈爾濱著名的老廚師。其中劉禎祥雖屬“京東幫”,但又精通“此地幫”菜餚,而“此地幫”以肉類、下水熘炒菜見長,血炒肉非常符合“此地幫”菜餚特點。
《中餐菜譜》中血炒肉的做法
主料:豬肉四兩(肥瘦各半)、熟雞血四兩。
配料:黃瓜一兩。
調料:大油一兩半、醬油半兩、醋一兩、鹽、味素、蔥、薑絲、蒜片、香菜小段、香油、胡椒麵各適量。
作法:1、豬肉、熟雞血、黃瓜均切絲。雞血用開水燙一下,撈出,控乾。2、勺內放油,燒五成熱,下肉絲稍炒,下蔥姜蒜,加醬油、鹽、味素稍炒,下黃瓜絲、雞血絲、香菜、胡椒麵、醋、香油,再炒幾下出勺裝盤即成。
《哈爾濱菜譜》中血炒肉的做法
主料:瘦肉二兩,雞血二兩。
配料:花油八錢
調料:蔥、姜、香菜、香油、醋、味素、料酒、鹽、胡椒麵少許。
做法:1、將瘦肉片成片,切成絲,把緊好的雞血片切成絲,香菜切段,放入盤備用。2、炒勺擦淨放入八錢底油,油熱將肉絲炒變色時,把蔥、薑絲、味素、料酒、鹽、胡椒麵放入勺內,然後把雞血絲投入勺內翻炒,再放入一手勺雞湯燒開,撇去泡沫,滴入醋、香油,撒上香菜,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