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介紹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智慧的鬥爭,而血戰屈敵則是力量的威懾。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大決戰中,就曾發生了一個血戰而屈人之兵的故事。在當時的雙堆集戰場上,人民解放軍為奪取國民軍第18軍所屬“老虎團”駐守的一個名為大王莊的小村莊,與敵守軍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最後全殲該團。而此戰的慘烈則把守衛旁邊小王莊的敵第85軍一個主力團嚇得不戰而降。
戰役經過
國民黨的第18軍是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百戰之師,為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而其118師33團更以兇狠著稱,號稱“老虎團”。該團全部是由戰鬥經驗豐富的老兵組成,作戰時罕遇對手,堪稱王牌中的王牌。
在淮海戰役第二階段,我華野、中野兩大野戰軍主力對固守雙堆集的國民黨黃維兵團發起了最後的猛攻。大王莊位於雙堆集的南側,屏護著黃維兵團的核心陣地。黃維把“老虎團”放在大王莊,希望這支“惡虎”能守住雙堆集的南大門。
為殲滅“老虎團”、打開南大門,我中野6縱46團和華野7縱57團兩個主力團進攻大王莊,對這個極具戰術價值的小村莊志在必得。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我第一攻擊梯隊的3個營勇猛衝殺,迅速突入大王莊,和“老虎團”殺在了一起。
近戰夜戰本是我軍的拿手好戲,但對於屢經惡戰的“老虎團”來說,面對面的廝殺他們也毫不含糊。在幾乎成為一片廢墟的大王莊內,“老虎團”和我軍展開了逐街逐屋的爭奪戰。機槍、衝鋒鎗、手榴彈、槍榴彈、火箭筒、火焰噴射器以及六○迫擊炮等近戰武器全用上了。雙方的重炮炮彈雨點般地落在這個小村莊裡。人的斷肢殘體連同泥沙石塊—起飛上了天空,空中瀰漫著嗆人的硝煙味和令人作嘔的血腥味、焦糊味。整個大王莊就像狂風惡浪上的一葉小舟,在炮火中顫抖、呻吟。
一場血戰,“老虎團”終於被我攻擊部隊逐出了大王莊。“老虎團”團長惱羞成怒,一邊呼叫炮群封鎖我後續部隊的投入,一邊組織力量進行反撲。一般的部隊三五次衝鋒攻不上去,腿可能就軟了,可這“老虎團”確是名不虛傳。他們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和我軍進行搏殺,竟連續發動了15次衝鋒。打到最後,“老虎團”傷亡殆盡,我攻擊大王莊的3個營也所剩無幾。最後,“老虎團”團長組織起汽車兵、勤務兵、伙夫、馬夫等全團所余全部有生力量,發起了最後的衝鋒。關鍵時刻,我華野7縱首長派出了最後一支預備隊———縱隊警衛連。又一場惡戰過後,敵人的最後一擊終於被粉碎,而我150多人的警衛連也只剩下17人。大王莊爭奪戰從早上8點打到晚上8點,整個村莊除了幾堵斷牆,幾乎被夷為平地。
這場血戰的旁觀者就是大王莊附近駐守小王莊陣地的敵85軍一個主力團。他們自始至終都在目睹著這場慘烈的血戰。大王莊之戰打完之後,小王莊的敵團長把望遠鏡一丟,沮喪地對身邊的人說:“弟兄們,莫打了,咱們投降吧!”這話正對了下面官兵的心思。於是,全團官兵二話沒說,當晚就向我華野7縱繳了械。
就這樣,我人民解放軍大王莊血戰“老虎團”,嚇破小王莊觀戰敵人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