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說
作者:宋庠(宋)
里有織婦,蓍簪葛帔,顏色憔悴,喟然而讓於蠶曰:“余工女也,惟化治絲枲是司,惟服勤組紃是力①,世受蠶事,以蕃天財。爾之未生,余則浴而種以俟;爾之既育,余則飭其器以祗事;爾食有節,余則采柔桑以薦焉;爾處不慁②,余則弭溫室以養焉;爾惟有神,余則蠲其祀而未嘗黷也;爾惟欲繭,余則趣其時而不敢慢也;爾欲顯素絲之潔,余則具繰盆澤器以奉之;爾欲利布幅之德③,余則操鳴機密杼以成之。春夏之勤,發蓬不及膏;秋冬之織,手胝無所代。余之於子可謂殫其力矣!”
“今天下文繡被牆屋,余卒歲無褐;緹帛嬰犬馬,余終身恤緯④。寧我未究其術,將爾忘力於我耶?”
蠶應之曰:“嘻!余雖微生,亦稟元氣;上符龍精,下同馬類⑤。嘗在上世,寢皮食肉;未知為冠冕衣裳之等也,未知御雪霜風雨之具也。當斯之時,余得與蠕動之儔,相忘於生生之域;蠢然無見豢之樂,熙然無就烹之苦。自大道既隱,聖人成能,先蠶氏⑥利我之生,蕃我以術,因絲以代毳,因帛以易韋;幼者不寒,老者不病:自是民患弭而餘生殘矣!”
“然自五帝以降,雖天子之後,不敢加尊於我:每歲命元日,親率嬪御,祀於北郊,築宮臨川,獻繭成服;非天子宗廟黼黻⑦無所備,非禮樂車服旂常⑧無所設,非供祀無制幣,非聘賢無束帛,至纖至悉,衣被萬物。女子無貴賤,皆盡心於蠶。是以四海之大,億民之眾,無游手而有餘帛矣”
“秦漢以下,本搖末盪:樹奢靡以廣君欲,開利塗以窮民力;雲錦霧縠之巧歲變,霜紈冰綃之名日出;親桑之禮頹於上,災身之服流於下。倡人孽妾被後飾而內閒中者以千計,桀民大賈僭君服以游天下者非百數;一室御績而千屋垂繒,十人漂絮而萬夫挾纊:雖使蠶被於野、繭盈於車,朝收暮成,猶不能給;況役少以奉眾,破實而為華哉!方且規規然重商人衣絲之條,罷齊官貢服之織;衣弋綈⑨以示儉,襲大練而去華:是猶捧凷堙尾閭之深⑩,覆杯⑾救崑岡之烈,波驚風動,誰能御之?由斯而談,則余之功非欲厚嗇聲以侈物化,勢使然也。二者交墜於道,奚獨怒我哉?且古姜嫄、太姒⑿皆執子之勤,今欲以一已之勞而讓我,過矣。”
於是織婦不能詰,而終身寒雲。
注釋
①化治絲枲:枲(xi喜),麻。《周禮.天官》:“太宰以九職任萬民,七日嬪婦,化治絲枲。”化治絲枲,即以絲麻來紡織。組紃(xun旬):絲帶。薄闊者為組,似繩為紃。服勤組紃說的是為織絲帶而辛勤勞作。
②慁(hun混):憂患,擾亂。
③利布幅之德:《左傳.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為之制度,使無遷也。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幅,範圍,限制。
④卒歲無褐:褐,粗布短衣。《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緹帛嬰犬馬:緹帛,赤黃色的綢製品。嬰,系。全句意為,用華麗的綢緞系在動物身上作為裝飾。余終身恤緯:意為我連絲毫的劣等線都不忍浪費。恤,憐惜。緯,本指組成布匹的緯線,這裡用指織布中一些最低等的下腳料。
⑤上符龍精,下同馬類:古代傳說中,說蠶為龍精,又與馬同氣。見《周禮.夏官.馬質》疏。⑥先蠶氏:指發明養蠶的人。《後漢書.禮儀志上》“祠先蠶”註:“今蠶神日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南北朝以後皆祀黃帝正妃嫘祖為先蠶。
⑦祀於北郊:古人認為蠶是神物,因有祭蠶的風俗。《周禮.天官.內宰》:“中春,詔後帥外內命婦始蠶於北郊,以為祭服。”黼黻:繡有華美花紋的禮服。《淮南子.說林訓》:"黼黻之美﹐在於杼軸。
⑧旂常:旗幟之名。畫交龍的叫做“旂”,畫日月的叫做“常”。《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為常,交龍為旂。”
⑨弋綈(ti題):黑色的粗綢。弋,通“黓”,黑色。
⑩凷:“塊”的本字,土塊。尾閭:指海水。語見《莊子.秋水》:“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尾閭乃杜撰的泄出海水之處,後用作海水的借語。
⑾覆杯:翻覆一杯的水。崑岡之烈:崑岡:崑山,古代著名的產玉地。烈,指烈火。《尚書.胤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
⑿姜嫄:傳說中周族始祖后稷之母。太姒:周文王之妃,武王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