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蠶業史
正文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取絲的國家,蠶業的歷史十分悠久。蠶業的起源 中國蠶業起源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古書中有黃帝正妃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養蠶等傳說。現代考古工作者的地下發掘也提供了不少原始蠶業的有關佐證。如1973年和1977年先後兩次從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村發掘得的原始紡織工具和一個雕刻有編織紋的骨盅,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證明是公元前5000~前3300年的遺存;1926年山西省夏縣西陰村出土的被切割過的半個繭殼,認為是公元前3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存(近年有人認為是野桑蠶繭);1958年浙江省吳興縣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綢片、絲帶和絲線等絲織品,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證明約為公元前3300~前2600年的遺存。這些資料說明中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利用蠶絲,並有了原始紡織技術。
此後,《夏小正》中有“三月,攝桑,委揚,妾子始蠶,執養宮事”等有關蠶桑生產活動的記載;《尚書·禹貢》中有夏代兗、青、徐、豫、荊等州分別生產絲、絲織品和(絲綿)的記載。可以想見,到傳說中的夏代,蠶不但已經家養,而且其分布面也已相當廣闊。到了商代,在甲骨文卜辭中,有關蠶、桑、絲、帛的象形文字頻繁出現,山東省益都殷墓出土有作為殉葬品的玉蠶,河南省安陽殷墟發掘到粘附於青銅器上的絲綢殘片遺痕等(圖1),都說明在殷商時代不僅養蠶已有相當基礎,絲織技術也開始發展,已可織成平織、斜織、回紋和雲雷紋等幾何織紋圖案。 蠶業的早期發展 周代和春秋、戰國時期,蠶桑生產遍及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中下游,成為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詩經》中許多詩篇的描述,先秦文獻的記載和大量考古文物資料說明,當時“還(環)廬樹桑”,“女修蠶織”的情況已較普遍,出現較大面積的成片栽桑,以及專用的蠶室和蠶架、蠶筐、 蠶箔、 墊席等養蠶工具;絲織品有素、帛、縞、縠、紗、錦、綺、羅、紈、綈等不同品種,刺繡技術更加精巧;採桑實況還被用作青銅器上裝飾圖案(圖 2)。戰國時荀況所著《蠶賦》描述了蠶的形態種生活史,說明作者對蠶的生活習性已有較深入的觀察研究。 秦、漢時代,蠶桑與農業生產受到統治者的同等重視。《漢書·景帝紀》說:“欲天下務農蠶,素有畜(蓄)積,以備災害”,實行農桑並重政策。當時蠶絲生產出現在南至海南島,北至內蒙古的廣大地區,而以山東、河南、河北、陝西和四川等地為主要產區。西漢武帝劉徹時,以賦稅方式一年間從民間徵收的絹帛高達 500萬匹。據推算生產這些絹帛至少要用鮮繭約2萬噸,蠶絲生產的規模可以想見。在漢代由於蠶絲生產發展的結果,長期寫在竹、木簡上的簡書逐漸為寫在絹帛上的帛書所取代;西漢初年還開闢了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絲綢大量遠銷西域,對東西方的物質、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蠶桑生產技術方面,西漢《氾勝之書》載有用桑子和黍子混播兼收的方法。東漢思想家王充曾親自養蠶,在他的名著《論衡》中提出“蟲(蠶)繭重厚,稱其出絲,孰者為多”,也就是重視選擇繭層厚的蠶繭留種以提高出絲率,還記述了當時條件下選繭繅絲的經驗。東漢仲長統在其所著《昌言》中已經注意到溫度與營養對蠶的生長發育有重要關係,認為“寒而餓之則引日多,溫而飽之則引日少”。與此同時,絲織和染色工藝也空前發展,出現複雜的提花織機,織出精美的錦、羅和薄如蟬翼的絲織品,還採用植物和礦物顏料,染成各種色彩鮮艷的絲綢。
三國時期,魏、蜀、吳上承兩漢傳統,各自在其統治範圍內繼續發展蠶業。左思的《魏都賦》中曾描述了魏國的錦、繡、羅、綺等名產。蜀國則在西漢時已著盛名的蜀錦生產基礎上,使這一絲織物的產量和質量進一步有所提高。吳國的蠶業基礎較差,但統治者也提出“暫息眾役,專心農桑”的政策,在蠶業上以產絲質纖細的絹、縠和錦聞名。
蠶業中心的南移 西晉和南北朝的300多年間,中國蠶業的產區重心發生很大變化:北方黃河流域戰亂頻仍,蠶業發展受到影響;而局勢相對穩定的長江流域,則蠶業開始興盛。就蠶桑的生產技術而言,當時黃河流域仍處於領先地位。如北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詳細地總結了黃河流域的蠶桑生產經驗和技術,記述了荊桑、黑魯桑和黃魯桑等桑品種的性狀差異;闡述了桑樹對角線成片栽植以及桑園套種綠肥等栽桑方法;提出了蠶品種有不同化性的觀點,並總結了可以通過低溫抑制蠶卵胚胎髮育以增加養蠶次數的實踐經驗,都說明了當時北方在蠶桑生產上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但就生產發展的速度而言,則南方因社會比較安定,逐漸超過北方。到南朝時,長江流域在孫吳、東晉的蠶業發展基礎上,已經“蔭巷緣藩,必樹桑柘”(《宋書·周朗傳》)。梁代沈約說:“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可以說明當時江南蠶桑絲織之漸盛。
隋、唐時代,全國有較長時間的統一局面。隋、唐初實行的均田制中都規定每戶有20畝可傳子孫的桑田,這項政策有利於多年生桑樹的培育。唐代蠶業遍及全國十道的百餘個州郡,其中以江南和四川發展更快。浙江的越州(相當於今紹興地區一帶)成為東南的絲織中心。南方的廣州,既是當時最大的絲綢貿易港,也是南方的蠶桑和絲織集中地。唐代栽桑已注意提高成活率;蠶種已有商品性生產;各地絲織品各有特色,名產有輕紗、夾纈、蠟纈、單絲碧羅、繚綾、八棱綾等。唐代“安史之亂”使北方蠶業遭到破壞,而江南蠶業則繼續發展。唐亡以後,中原一帶干戈不息,而江南尤其是太湖流域地區則有近百年的相對穩定局面,加以自然條件比較優越,蠶桑生產就逐漸趕上並超過了黃河流域,成為全國蠶業最發達的地方。
南方蠶業的發展 北宋時,北方蠶業雖有所恢復和發展,但已落後於江南。當時長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向朝廷繳納的絲織品占全國60%以上。宋室南渡,大批統治階級的官僚、巨室隨著南下,絲綢的需要和貿易日增。同時,北方蠶業的先進生產技術經驗也向南方傳播,如湖州地區早在北宋時已盛行的桑樹嫁接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已有青桑、白桑、拳桑、紅雞爪、睦州青等優良品種,形成著名的湖桑類型。宋、元時北方多飼養黃繭三眠蠶,而南方則飼養絲質優良、繭色鮮白的四眠蠶,也說明了長江流域在養蠶技術上的新成就。在養蠶工具方面,北方的蠶筐、蠶蔟等仍承襲漢代以來的結構型式,而南方則有所改進。當時對某些蠶病具有傳染性已有樸素的認識,並出現硃砂浴種,養蠶前清洗蠶室、蠶具和蠶期中使用石灰等防病技術。
元代初年,南北方蠶業均遭破壞。元代中葉開始獎勵農桑。至元十年(1273)由司農司編刊的《農桑輯要》以及皇慶二年(1313)成書的《王禎農書》等農桑著述,對推動農桑生產起了積極作用。當時為提高桑葉的產量和質量,已普遍採用插接、劈接、芽接、搭接等嫁接技術,並用壓條無性繁殖法快速育成地桑。對蠶的生態特性和飼養方法,也有詳盡記載,並已有了整套的蠶種生產技術。在這一時期還提出了籠蒸殺蛹的方法。織金錦技術是這一時代的特色。元代後期海運溝通,海外貿易逐漸擴大,也促進了絲織業的繁榮。
明初,政府著意發展農業,下令“凡民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明史·食貨志·賦役》),並實行栽桑後4年才繳稅的獎勵措施。明中葉後商品經濟繁榮,海外貿易更趨擴大,促使蠶桑生產進一步發展,特別是江蘇、浙江和四川3省的蠶絲產量激增。浙江湖州地區,一時成為全國絲織原料的主要供應地,生絲遠銷南洋和日本;國內供應福建、廣東和江西等省。據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乃服》中的記載,明代在蠶的選種技術方面也有進步。該書對一、二化蠶的性狀關係、孵化早遲、發育快慢和繭質優劣等都有論述;並在前代育種基礎上,記述了在生產上得到廣泛套用的鹽滷浴和石灰浴兩種蠶卵浴種方法;關於蠶品種間雜交的後代表現出顯著優於雙親的雜種優勢現象,也最早見載於此書。《天工開物》還用“出口乾”和“出水乾” 6個字,簡明地表述了保證蠶吐絲結繭和蠶絲繅制質量的關鍵,至今猶引為準則。
清代蠶業在前代基礎上繼續發展,太湖流域已是全國主要的商品蠶絲產區,康熙時《蠶賦》中稱“天下絲縷之供,皆在東南,而蠶桑之盛,惟此一區”。該地區的絲綢生產和貿易成為政府一大財源,統治者認為“公私仰給,惟蠶絲是賴”。到清代中葉,蠶種生產逐漸從農家留種轉變為專業性生產,從而出現了蠶業界種繭育和絲繭育的分工,也促進了育種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近代蠶業的變化 鴉片戰爭(1840~1842)以後,中國門戶被迫開放,生絲出口額的增加刺激了各地蠶業的發展。19世紀末,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蠶絲科學技術被引進國內,培養近代蠶業技術人材的教育事業相繼興辦。蠶業產區擴大,繭絲的產量和商品量均有增加。辛亥革命後,蠶絲業繼續發展,1931年產繭量達22萬餘噸。但中國當時處於半殖民地地位,蠶業的發展受制於帝國主義。30年代起,由於世界經濟危機和日本生絲的出口,以及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產繭量急劇下降,至1949年降至3萬餘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大力扶持蠶絲生產,中國蠶業才又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蠶桑技術的傳布 中國的蠶種和栽桑技術的外傳,對東方近鄰各國起始於人民間的遷移和交往;對西方國家則以長期的絲綢貿易為先導。早在公元前 7~前 6世紀,中國絲綢就已輸入歐洲,當時古羅馬人稱中國為“賽里斯”(Serice),意為絲國。但絲綢的大量向西方出口,則始於公元前2世紀初張騫第2次出使西域以後。當時長安(今西安)是絲綢的集散地,向西經新疆通往西亞達地中海以至歐洲,後世稱這條以絲綢貿易為主的交通路線為“絲綢之路”。此外,古代絲綢貿易還有從長安經四川、雲南到印度再轉而至歐洲的路線;到唐代,又開闢了經西藏到印度而西傳的路線。至於大量的絲綢海運貿易,則遲至宋、元以後。
蠶桑技術傳入“絲綢之路”途經的今蘇聯中亞細亞一帶,約在公元前 4世紀之際,隨後逐步傳至俄國腹地。印度的蠶業比較悠久,據文獻記載,在公元前4世紀已有本國的蠶絲生產和從中國輸入的絲綢,並與西亞和歐洲進行頻繁的絲綢貿易。義大利在 6世紀50年代從中國傳入蠶桑技術,至1847年產繭量曾達6萬噸以上,當時僅次於中國而占世界第2位;但其後產繭量逐漸下降,至20世紀80年代初,繭絲產量已微不足道。法國的情況與其相似,原較發達的蠶業生產現亦已衰敗殆盡。
在東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遠在公元前12世紀,中國養蠶技術已傳入朝鮮;紀元前後的朝鮮各部落已有絲綢生產。高麗王朝(935~1393)時蠶業遍及全國;近代以來,更有發展。中國的栽桑、養蠶和繅絲技術約於公元2世紀時經由朝鮮傳入日本,此後日本還直接派人至中國引進蠶種、招聘養蠶和繅絲工匠。3世紀中葉,日本已能織出特產倭錦、絳青縑、異文雜錦等。至19世紀明治維新,政府以發展蠶桑和出口絲綢為富國強兵的國策,為以後蠶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