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螄[方形環棱螺的俗稱]

螺螄[方形環棱螺的俗稱]
螺螄[方形環棱螺的俗稱]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螺螄(Bellamya quadrata),是方形環棱螺的俗稱,為田螺科動物方形環棱螺或其他同屬動物的全體。又有湖螺、石螺、豆田螺、金螺、蝸螺牛等的別稱。在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古籍介紹

【螺螄的功效介紹】:螺螄 (《綱目》)

【異名】蝸籬(《別錄》),師螺(《本草拾遺》),蝸蠃(《綱目》)。

動物形態

方形環棱螺,又名:方田螺。

螺螄頭 螺螄頭

螺殼圓錐形,堅厚,殼高約3厘米,殼頂尖,螺層7層,縫合線深,體螺層略大;殼面黃褐色或深褐色,有明顯的生長紋及較粗的螺棱。

殼口卵圓形,邊緣完整。厴角質,黃褐色,卵圓形,平滑,上有同心環狀排列的生長紋。

體柔軟,頭部圓柱形,前端有突出的口吻;口基部有觸角1對,每1觸角基部的外側,各有隆起的眼1個。

足位於頭部下方,形大,跖面寬闊。頭和足能縮入殼內,縮入後,其厴即將螺殼封閉。

生活於河溝、湖泊、池沼及水田內;多棲息於腐殖質較多的水底。

以藻類及其他植物的表皮為食。

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

入藥

藥用價值

【性味】甘,寒。

①《別錄》:味甘,無毒。

②《本草拾遺》:寒。

③《本草匯言》:味甘微苦,氣寒,有毒。

【歸經】《玉楸藥解》:入足太陽膀胱經。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煎湯或搗汁飲。外用:搗敷。

【宜忌】①《本草匯言》:胃中有冷飲,腹中有久泄不實,並有冷瘕宿疝,或有久潰癰瘡未斂,不宜食之。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多食令人腹痛不消。

宜: 水腫,黃疸,痢疾,痔瘡,風熱目赤翳障者宜食;尿路感染者宜食;醉酒者宜食;癰癤疔瘡者宜食。

忌: 螺螄性寒,故脾胃虛寒者忌食;風寒感冒者忌食;女子行經期間及婦人產後忌食;胃寒病者忌食。

【選方】①治黃疸、酒疸:小螺螄養去泥土,日日煮食飲汁。

(《永類鈐方》) ②治黃疸吐血,病後身面俱黃,吐血成盆,諸藥不效:螺十個,水漂去泥,搗爛露一夜,五更取清服二、三次。

(《小山怪證方》) ③治五淋、白濁:螺螄一碗,連殼於鍋內炒熱,淬以好白酒三碗,煮至一碗,取螺以針挑肉食,仍以此酒下之,食之二、三次。

(《扶壽精方》) ④治白游風腫:螺螄肉入鹽少許,搗泥貼之。

(《摘元方》) ⑤治痘疹目翳:水煮螺螄常食。

(《濟急仙方》)

本動物的陳舊螺殼(白螺螄殼)亦供藥用。

功用主治

螺螄 螺螄

清熱,利水,明目。

治黃疸,水腫,淋濁,消渴,痢疾,目赤翳障,痔瘡,腫毒。

①《別錄》:主明目。

②《本草拾遺》:汁主明目,下水。

③《日用本草》:解熱毒,治酒疸,利小水,消瘡腫。

④《次膳正要》:治肝氣熱,止渴。

⑤《綱目》:醒酒解熱,利大小便,消黃疸水腫。

治反胃,痢疾,脫肛,痔漏。

⑥《玉楸藥解》:清金利水,泄濕除熱。

治水脹滿,療腳氣,黃疸,淋瀝,消渴,疥疾,瘰癧,眼病,脫肛,痔瘺,痢疾,一切疔腫。

營養成分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稱 含量 成分名稱 含量 成分名稱 含量
可食部 37 水分(克) 83.3 能量(千卡) 59
能量(千焦) 247 蛋白質(克) 7.5 脂肪(克) 0.6
碳水化合物(克) 6 膳食纖維(克) 0 膽固醇(毫克) 86
灰份(克) 2.6 維生素A(毫克) 0 胡蘿蔔素(毫克) 0
視黃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 核黃素(毫克) 0.28
尼克酸(毫克) 2 維生素C(毫克) 0 維生素E(T)(毫克) 0.43
a-E 0.43 (β-γ)-E 0 δ-E 0
鈣(毫克) 156 磷(毫克) 98 鉀(毫克) 75
鈉(毫克) 252.6 鎂(毫克) 178 鐵(毫克) 1.4
鋅(毫克) 10.27 硒(微克) 16.95 銅(毫克) 1.52
錳(毫克) 1.05 碘(毫克) 0
成分名稱 含量(毫克) 成分名稱 含量(毫克) 成分名稱 含量(毫克)
異亮氨酸 277 亮氨酸 486 賴氨酸 378
含硫胺基酸(T) 252 蛋氨酸 120 胱氨酸 132
芳香族胺基酸(T) 537 苯丙氨酸 297 酪氨酸 240
蘇氨酸 305 色氨酸 84 纈氨酸 318
精氨酸 491 組氨酸 131 丙氨酸 432
天冬氨酸 668 谷氨酸 1020 甘氨酸 466
脯氨酸 214 絲氨酸 281

【名家論述】《本草匯言》:螺螄,解酒熱,消黃疸,清火眼,利大小腸之藥也。

顧汝琳曰:此物體性大寒,善解一切熱瘴,因風因燥因火者,服用見效甚速。

惟堪煮熱,挑出殼,以油醬椒韭凋和食之,不雜藥料劑中。

養殖技術

田螺通常生長在稻田、湖泊、池塘、沼澤及河溝等處,自然利用時可掌握其生活規律適齡時捕撈。

田螺人工養殖技術要點如下:

生活習性

螺螄常棲息於冬暖夏涼、底土柔軟、餌料豐富的 湖泊、池塘、水田和緩流的 河溪中。

它的最適生長水溫在20~25℃左右,水溫達15℃以下和30℃以上時即停止攝食活動。

10℃以下時即入土進入冬眠狀態,當水溫回復至15℃以上時其復又出穴攝食。

人工養殖田螺可開掘專用池飼養,也可利用自然的 稻田、沼澤、溝渠,還可同魚類混養。但要求養殖水體無毒、無害、無污染。如利用稻田養殖,則不可施用農藥,不能犁耙,且應進出水口安裝鐵絲或塑膠隔網,以便進行控制。

收集與選擇

用於繁殖的親螺可到稻田、池塘或溝渠收集,繁殖親螺的選擇標準是: 螺色清淡、殼薄、體圓、個大、螺殼無破損、介殼口圓片蓋完整等。

雌螺個體大而圓,頭部左右兩觸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

雄螺個體小而長,頭部右觸角較左觸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內方向彎曲,其彎曲部即為生殖器。

每年4、5、10月為螺螄的生殖季節,一般每胎可產仔螺20~30個,多者可達40~60個,一年中可產150個以上,產後經2~3周,仔螺重達0.025g,即可開始攝食,一般經過一年的飼養即可繁殖後代。

採用螺螄專養池通常每平方米可投放100~150個;若利用自然水域,以每平方米投放20~30個為宜。

飼養管理

螺螄的飼料來源比較廣,一般 青菜、土豆、豆餅、米糠、魚蝦殘體及其它 動物內臟、下腳料等等均可投餵。在飼養過程中要留心觀察水質,一旦發現水質有污染應立即排除,重新注入新水。螺螄的介殼口圓片蓋陷入殼內,說明系因餌料不足或飢餓所致,應及時增加投餌數量;如果發現螺螄的介殼口圓片蓋收縮及有肉質溢出等現象,則可視為螺螄缺鈣,應立即在其餌料中添加淡魚粉、貝殼粉類的鈣質補充飼料。

其它

在螺螄養殖過程中,還應注意排除鳥、鼠等危害。人工養殖的螺螄當年即可養成食用螺,螺螄既是人類的上等保健食品,也是畜禽和魚類的優質動物性蛋白質飼料,故發展前景相當廣闊。螺螄具有成活率高、疾病少、種苗來源廣泛等優勢,是較為切實可行的農家養殖項目之一。

烹飪方法

海鮮美味炒螺螄

主料:

螺螄:500g

調料:

色拉油:適量;食鹽:1湯匙;雞精:1湯匙;醬油:1湯匙;姜、蒜:適量;八角、花椒、桂皮:適量;料酒:1湯匙;豆瓣醬:1湯匙;甜麵醬:1茶匙;小蔥:適量;茶葉:適量;白糖:1茶匙

做法:

1、先看看原材料:蔥姜蒜可以多放一些

2、淡鹽水泡一天,中間可換幾次水,然後要反覆洗乾淨,控淨水備用

3、將螺螄先乾炒,除盡螺螄的水分,大概1分鐘,便於下一步入味。只放平時炒菜量的油就可以了

4、鍋中放油,爆香所有調料,加入郫縣豆瓣醬;甜麵醬;料酒;醬油;糖;雞精;補充清水一半,三分鐘出鍋

鮑魚汁炒螺螄

原 料:

剪好的螺螄、蔥姜蒜、乾辣椒、花椒、大料、小茴香、鮑魚汁、白酒、醬油、白糖、雞精

操 作:

1、鍋內放油煸香蔥姜蒜放入乾辣椒、花椒、大料、小茴香炒出香味 2、放入剪好的螺螄,倒入鮑魚汁烹入酒翻炒加少許醬油、白糖、雞精調味加少許水大火蓋蓋大火收汁即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