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異地養殖技術

700隻,蟹苗的運輸成活率在95%以上。 每個階段根據河蟹的生長特性投餵不同的飼料(見表1)。 發現達到上市規格、性成熟的河蟹及時捕撈,放在哈素海附近的池塘內暫養育肥。

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又稱毛蟹、螃蟹、清水大閘蟹。河蟹屬於高等甲殼動物。在動物分類上隸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爬行亞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亞科、絨螯蟹屬
當前北京地區因乾旱和城市建設用地等原因養殖水面資源日益匱乏,漁民收入日漸微薄,為進一步促進漁業發展,我區水產服務中心加快水產養殖結構調整力度,大力拓展了水產業的新領域,把河蟹養殖、籽種培育作為我區水產養殖業的一個新增長點。我們自2004年開始與內蒙古哈素海養殖養殖中心聯合,進行河蟹的天然綠色養殖。主要方法是我們在順義區內培育種蟹後投入到內蒙古哈素海進行成蟹養殖,養成後再運回區內暫養育肥,形成“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產業格局。經過2年的發展,我們已經初步獲得成功並取得一定成績。2004年共回捕河蟹三萬餘kg,平均規格100 g以上 ,這證明在北方高寒地區養殖河蟹是完全可行的。現將河蟹養殖過程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僅供廣大同行借鑑參考。
1 哈素海概況
哈素海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以西75 km處,毗鄰包頭市。養殖面積4.5萬畝,水源從黃河引進,屬湖泊型水庫。5—9月份平均水溫23.5~25 ℃,pH 8.3,呈偏鹼性,含鹽度3‰,水深1.2~1.5 m,湖中水草豐茂,良好的生態環境為河蟹的生長提供了保障。
2 苗种放養
自2005年7月初,開始苗种放養工作,先後陸續投放優質豆蟹苗種600萬隻,蟹苗規格整齊,體質健壯。放苗的過程中,我們在蟹苗的規格、運輸成活率等關鍵環節上制定了標準,即每500 g蟹苗不能超出1 700隻,蟹苗的運輸成活率在95%以上。把蟹苗倒在泡沫平台上,準確測算死亡率,掌握放養數量,這為以後的科學餵養提供了依據。同時利用其大水面圍起1000餘畝圍欄,並把圍欄內的敵害魚類、青蛙、蝌蚪和各種有害的水生昆蟲撈捕乾淨,詣在提高蟹苗在大水面中養殖的成活率,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3 日常管理
3.1科學投餵
在生產過程中,科學投飼是生產成敗的關鍵。蟹苗在飼養早期應加強投喂,一般每天上、下午各投餵1次,可直接潑灑在圍欄內。每天的投餵量根據水溫、水質、天氣情況和蟹苗的攝食情況等靈活把握,隨著個體的長大逐漸增大投餵量。蟹苗達到扣蟹規格後,投放到哈素海。因哈素海水域寬闊,我們沿海製作了航標,規定投餵路線,做到投餵均勻,同時也為捕蟹奠定基礎。投餵分3個階段,即冰封期過後、生長旺季期和捕撈前的育肥期。每個階段根據河蟹的生長特性投餵不同的飼料(見表1)。
表1 不同時期的河蟹投飼情況
時期 投餵品種 投餵數量/萬㎏
冰封期後 海雜魚等動物性飼料 1
生長季節 土豆、玉米等植物性飼料+動物性飼料 5
捕撈前期 海雜魚等動物性飼料 1.5

3.2 日常管理
河蟹異地養殖,跨省經營,加強管理是關鍵。日常管理工作堅持每天到湖中巡視1~2次,檢查有無殘餌和敵害生物等,以確定投餵量和採取相應的防病除害措施。河蟹的敵害生物主要有水老鼠、水蛇、青蛙、蟾蜍、水蜈蚣,以及一部分兇猛肉食性魚類等,要採取多種方式消滅敵害生物。注意檢查防逃設施,發現破損立即修補加固。特別在遇到汛期水位上漲和大風天氣時,要及時巡查,防止逃蟹。
4 結論
提高河蟹回捕率,降低運輸死亡率,是異地養殖河蟹的重要環節。兩年來我們堅持適時捕撈,分期上市的原則。發現達到上市規格、性成熟的河蟹及時捕撈,放在哈素海附近的池塘內暫養育肥。在捕撈期間,嚴格落實河蟹分揀操作規程,輕拿細挑,雌雄分開。裝箱打包前,把體質較弱的河蟹挑出放回暫養池。打包時嚴格控制裝箱數量,以保證河蟹在運輸中不致擠壓死亡,同時在箱底和上面分別放入適量濕潤的水草,使河蟹保持一定的濕度。並在箱子側面和底面適量打孔,使河蟹有足夠的溶氧。在裝卸時,禁止拋擲與擠壓,確保運輸成活率。哈素海方圓32 km2,水域寬廣給捕撈帶來一定難度。我們增加了河蟹捕撈工具,購進地籠600條並與漁民制定回捕獎勵政策及嚴格的捕蟹制度,採取控制運蟹數量、嚴禁軟殼蟹上岸等措施,從源頭上保證回捕河蟹的質量。同時委派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隨時到湖中巡查捕撈進度,掌握河蟹分布的第一手資料,合理設定地籠,消滅捕撈盲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