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門市天補鎮

江蘇海門市天補鎮

江蘇省海門市地處黃海之濱,位於長江和沿海兩大開放帶的交匯點上,東臨黃海,南依長江,是中國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T”字型的結合點。與國際大都市上海隔江相望,西靠港口城市南通,北倚廣袤的江海平原,素有“江海門戶”之稱。全市總面積1001平方公里,總人口103萬。境內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物產豐富,交通發達,經濟繁榮。海門市轄21個鎮、1個鄉:海門鎮、三星鎮、天補鎮、三和鎮、德勝鎮、三廠鎮、常樂鎮、麒麟鎮、悅來鎮、萬年鎮、三陽鎮、四甲鎮、貨隆鎮、余東鎮、正余鎮、包場鎮、劉浩鎮、東灶港鎮、臨江鎮、王浩鎮、樹勛鎮、海永鄉。海門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從海門出發去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只需2-2.5小時,乘飛機可達世界各地。海門是蘇北離國際大都市--上海最近的地方;去南通機場只需三十分鐘,可達國內主要城市;貨物運輸通過南通國際貨櫃碼頭可發往亞洲各大港口和西歐等地。

基本內容

圖片 圖片

海門潛在交通優勢十分突出。一是長江口越江通道工程,即浦東到崇明的越江隧道和崇明到海門的越江大橋--崇海大橋。目前大橋的立項設計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屆時長江入海口將形成一條南北貫通的大通道,海門到浦東只需一個半小時。海門將成為蘇北地區與浦東經濟接軌的橋頭堡,成為連線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二是蘇通大橋工程,即南通和蘇州之間興建長江公路大橋,該橋處於該市市區西側,其建成後將進一步縮短海門與蘇南的距離。三是寧啟鐵路工程,即南京至啟東鐵路。四是寧通高速公路東延工程。該工程橫穿該市全境,已正式通車

海門市是國務院最早批准的對外開放縣(市)之一,處於環上海浦東經濟輻射圈內,經濟與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迅速,目前已形成新材料、醫藥化工、輕紡服裝、建築業等支柱產業,建成了全國最大的、被國務院經濟發展中心列為“中華之最”的繡品專業市場--江蘇疊石橋繡品城。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9.5億元;工農業總產值359.1億元;財政收入8.79億元,基本競爭力列全國縣級市第43位。

近年來,海門市先後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農村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中國明星縣”、“全國科技先進市”等多項國家級殊榮,被譽為“金三角上小浦東”。

歷史沿革

天補鎮所在地原是長江邊的塊塊沙洲,開沙時有西天補沙、裙帶沙、裙玉沙、小淺沙之分,潮水漲落時隱時現,清乾隆年間,海門廳第三任同知徐文燦倡議,在西天補沙西南測築一攔洪壩,以拒海潮之襲,達通海之途。築成之堤長二千九百八十丈,寬一丈五到三丈,被後人稱之為徐公堤,從此之後,支泓斷流,南北水灘不數年俱成沃土,現天補鎮的大部分屬西天補沙,南部屬裙帶沙、裙玉沙,西南一部分為小淺沙。

天補鄉於1949年建立,下轄桃源、崇華、民仁、天補四個小鄉,1958年10月,成立天補人民公社,下轄32個大隊,1983年4月政社分設,撤銷天補人民公社,成立天補鄉人民政府,大隊改為村,行政村調整為26個,後寶興村一分為二,分別為寶興村和桃北村。1991年天補鄉撤鄉設立天補鎮,是天補區委所在地。2001年4月,行政村區劃調整,27個行政村,合併成高橋、補南、陶港、廣豐、大石、建安、彥英、光榮共9個村,2004年,寶興村劃歸三星鎮,2005年底,全鎮8個行政村,260個村民小組,1個居民委員會。

自然面貌

天補鎮系長江下游沖積平原,全境地勢平坦,地面高程基本一致,全鄉平均高程為3.5米(以廢黃河為基準),土壤屬潮土類,分三個土屬(沙泥土、夾沙土、黃沙土),九個土種(略),其中以夾沙土為主,占耕地總面積的96.94%,全境土質較為肥沃,適合各種作物的生長,全境範圍均屬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1℃,最高氣溫在大暑前後,平均為36℃左右,最低氣溫在大寒前後,平均為3℃。橫貫全境南有海門河、北有通啟河,縱貫的東有匯通河,畢徑河,中有滸通河,西有桃源鎮豎河,此外東西向的河流有雄心河、八號橫河、九號橫河、十號橫河、十一號橫河,三四級河道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能排能灌、旱澇保收的水利系統。

境內陸路交通便利,325省道及市道天三線穿越全境,環鎮公路實現了硬質化,村級主幹道硬質化路面達 公里。鎮區距南通機場35公里,經海太汽渡至上海市區僅2.5小時。

農業

1、種植業

傳統種植業以糧食、棉花、油料、薄荷為主,伴有一定數量的中藥材如白朮、元胡、太子參等等,解放初期,按常規辦事,如播種玉米的時間一般在“穀雨”前後,品種是“大金黃”`“老人牙”,成熟期遲,容易遭受“處署”時颱風的侵襲,造成減產,七十年代開始,實行“雙改”即改播種時間,提前一個月下種(清明節前後);改品種,選取“黃八葉”、“白八葉”,逐步過渡到“煙三”、“單交“、”丹玉“等早熟、矮桿品種,一般在“立秋”前後收穫,穩獲豐收。棉花生產上,解放前後,都採用直播方式,培育方法粗放,產量低,棉質差,1951年,國家推廣種植“岱”字棉良種,產量、質量、價格都有所上升,被列為主要產棉鄉之一。但多年來,皮棉產量一直不滿百斤,七十年代後期,推廣了地膜,薄膜種植,有效地提高了產量,1978年終於超了百斤,歷史上最高產量的1979年,皮棉畝產達160.2斤。薄荷生產是該鄉經濟作物的大頭,因氣候適宜,土地肥沃,加上政府對薄荷生產比較重視,油價一直高穩,農民樂意種植,品種也在不斷更新,最早是小黃薄荷,後改種紫筋薄荷,“687”、“海香一號”、“738”等,一年兩熟收穫,進入八十年代,摸索出了在薄荷田裡夾種油菜的方法,有效地增加了單位面積收入,歷史上薄荷油曾出現過大起大落現象。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人們從棉花用地膜或薄膜提高產量得到啟示,在種植上大力推廣地膜覆蓋技術,如地膜玉米、地膜花生、地膜甘蔗、地膜土豆、土膜西瓜等等,青椒、茄子、草莓、萵筍等蔬菜,採用塑膠薄膜覆蓋的設施栽培技術,陶港村1996年開辦了村級小農場,總面積270畝,當時主要是稻麥兩熟制輪作,由機械收割,2000年,因糧食價格下跌,改成巨森蘋果及蔬菜設施栽培,取得了一定的效益,2003年從外鄉鎮引進苗木種植大戶,承包種植苗木面積為100畝,品種有香樟、七葉樹等幾十個品種,帶動了周圍農戶的種植,成為遠近聞名的苗木種植基地。

2、養殖業

解放前,從事養殖業的農戶很少,規模也很小,六十年代中期,養殖業得到較快發展,飼養項目以豬、雞、兔、羊為主。  生豬。1965年為歷史上飼養量最高年份,年飼養量達10839頭,由於生豬生產超過了實際消費水平,加上當時缺少冷庫設施,造成豬肉大量過剩,故當時提出“吃肉為革命”的口號,文革期間,貫徹“以糧為綱”方針,客觀上有利於發展生豬生產,生豬飼養量連續多年穩定在7000頭以上,1978年以後,政府對生豬收購價多次調變,並大力扶持發展母豬生產,1983年,全鄉母豬發展到294頭,創歷史最高紀錄,解決了全鄉50%左右的苗豬供應問題,生豬品種也在不斷最佳化,由原來的自繁雜種發展成採用優良豬種、雜交品種,同心村副業場每年飼養數量300頭以上。進入九十年代,生豬生產漸成規模化發展趨勢,唐灣村的袁祖平、光榮村的施海騰、聯民村的茅一飛,陶港村的黃介平,廣豐村的王緒紅年飼養量都在100頭以上,最多的達300多頭,2005年全鎮生豬產品產量3547噸。  山羊。解放前後,一般農戶都飼養,但數量不多,品種以海門山羊為主,從六十年代起,開始引進外地綿羊品種,如湖羊、美麗多等,歷史上飼養量最多的年份是1984年,山羊飼養量為15638頭,綿羊則在1980年為 飼養高峰,總量為1012頭,進入九十年代,新安等村一些農戶開始探索高架養羊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1995年,全鎮山羊飼養量35024隻。  雞。解放前,一般農戶都飼養,但飼養量小,品種單純,品種也較差,解放後,飼養量逐年上升,特別是八十年代,飼養肉雞成為一個致富門路,形成氣候,1982年,鄉多種經營公司辦起了苗雞孵坊,年產苗雞30萬隻,基本滿足了全鄉苗雞供應。1983年,全鄉飼養肉雞22萬元,占全縣的三分之一。同心村成為全縣有名的養雞專業村,飼養量占全縣的七分之一,產值30多萬元,品種以白羽星菠羅與黃羽海新為主, 1986年以後,肉雞生產出現滑坡,主要是外貿收購量少,價格回落,此時,蛋雞生產開始興起,規模較大的有大石村俞步元,同心村的張永祥等,品種以羅斯雞為主。  兔。解放前後,全鄉養兔量較少,進入六十年代,養兔出現高峰,1962年為歷史最高年份,飼養量達8061隻,以後養兔逐年減少,進入八十年代,飼養品種以菜兔為主,八十年代後,毛兔比重逐年增多,1984年飼養量達1527隻,品種先後有白菜兔、青紫蘭、安哥拉長毛兔、日本大耳長毛兔,西德長毛兔等。  其它養殖業:水貂、全蠍、螞鱉、河蚌等等。

3、淡水養殖

解放前後,淡水養殖基本以戶養或聯戶養為主,1958年以後,公社成立了漁場,繁育魚苗,當時。大河放養採取分級管理辦法,中小河道及交界河仍採用聯戶,單戶養殖,宅溝、橫溝、泯溝都由社員戶養,或聯戶放養。由於種種原因,漁業生產發展緩慢,效益不高。  1984年10月,鄉政府發動各村開挖精養魚塘523畝,投放各種魚苗20萬尾,使漁業生產有了新的突破,2000年,隨著通啟高速公路的興建,北側的取土坑全部改造成高標準養殖基地,面積在850畝。

螃蟹。進入九十年代,螃蟹的市場銷售價格不斷上升,因此,不少農戶開始挖塘養蟹,其中西南片的新安、東北片的合理、東南片的灣南等村,養殖面積較多,規模較大,進入二十一世紀,當地主要河道河水污染嚴重,養蟹業受到嚴重影響,造成產量品種下降,影響了效益,養蟹業呈自然萎縮趨勢,到2005年底,螃蟹養殖面積在80畝左右。

工業

解放前

解放前,只有幾爿個體手工業作坊,如趙信泰的燒酒坊,端義康和黃道生的染坊,蔡雲章、楊裊郎的鐵鋪,還有席義泰、陸福林、黃士明的豆腐坊。此外,在農村中有私人開辦的油坊、磨坊、香店,如同心村鈕萬順,建安村邢乾坤的油坊,補南村沈益章香店,同心村秦文完、補南村倪文高、石橋村黃方珠磨坊等,分散在農村中的軋花戶7戶。

建國初期

1958年,在大辦工業的年代,公社辦起了糖廠、玻璃廠、針織廠、醬油蘑菇廠、營造廠、農具廠、運輸站、綜合社,從而揭開了天補工業的序幕。  從1972年開始,社隊辦廠如雨後春筍發展起來,規模較大的有:農機廠、電鍍廠、創新制盒廠、石橋牙刷廠,其中永新電熨斗廠與上海電熨斗廠實行掛牌生產,產品在國內市場熱銷。

八九十年代

進入八十年代,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發展迅猛,值得一提的是,天補鎮皮鞋生產企業從一個村辦小廠,發展成為全鎮骨幹企業,並與上海藍棠、博步公司結成合作夥伴,定點生產名優產品,並與上海皮鞋廠合作創辦天補分廠,1991年,新辦海門市飛梅皮鞋廠,當時三個皮鞋廠職工超千人,1992年,飛梅牌皮鞋參加農業部組織的評比活動,獲得部優質產品稱號。  1996年開始,鄉鎮企業開始資產轉讓,先在木螺絲廠、無線電器材廠及預製場三個企業展開,之後在鎮辦企業和村辦企業推行,從此,政府不再興辦企業,主要由民資和外資投入。1998年,鎮辦的威海裝飾材料公司瀕臨倒閉,具有一技之長的企業家朱善忠帶資5萬元,前來承包創辦了森達裝飾材料有限公司,很快扭轉了局面,研製開發的不鏽鋼產品暢銷市場,與跨國企業結成產銷合作關係,成為全市骨幹企業,2005年銷售達1.5億元。

陶港製盒廠

在村辦企業中,發展速度最快的要數陶港製盒廠,七十年代中期靠3000元流動資金起家,生產業務主要為上海等地製藥廠配套。因質量、價格、服務方面贏得對方信任,業務不斷擴大,企業效益得到提高,主要業務來自上海複寫紙廠及上海製藥企業。1989年,辦起了紙箱廠,1991年辦起了複寫紙廠,1992年組建了聯天聯合有限公司,1993年開始研製開發乾式複寫紙,經過兩年努力,產品打開了銷路,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1996年獲國家五個部委聯合頒發的國家級新產品證書。2003年,該廠又投資200多萬元,購進了一條瓦楞紙板生產線,這樣,全年銷售收入超億元,成為全市骨幹企業。

家紡企業

由於受疊石橋繡品城的輻射,家紡企業大量湧現,到2005年底,全鎮家紡規模企業有45家,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凱斯特公司、雅萊公司、歐比亞公司、歡喜多公司、白玉蘭公司、蘇佳公司、舒戀公司、浩博公司、歐羅曼公司、依偉達公司、韓世公司等,與此同時,與家紡企業配套、規模較大的企業有新雅化纖、天鑫無膠棉、顧氏印染、耀劍編織袋公司等等。

工業集中區

於2000年規劃建設工業集中區,南區位於彥英村,一期占地120畝,建成了250米長,12米寬的水泥路,西區位於325省道兩側,北區座落於天補磚瓦廠地段,通過招商引資,盤活存量土地、出租、出讓廠房等多種措施,吸引投資者前來興業,至2005年底,全鎮工業企業88家,當年實現銷售40.5億元,利稅3100萬元。

建築業

天補建築站始建於1974年4月,當時辦公地點在天補運輸站內,1985年異地新建三層局部四層辦公大樓,建築面積460平方米,造價42萬元。2003年,原地新建現大樓,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總造價880萬元。建站時規模較小,只有74人,1976年9月,根據縣建築公司分配,到山西省搞建築,工程隊伍隨之擴大,工人的技術素質也大為提高,不僅能建一般的平房,還能建造三、四層高的樓房。1981年,改成天補建築工程隊,先後赴大慶、南京、無錫等地承包基建廠房,1982年在大慶市開闢建築市場,獲大慶市全優工程證書,1983年獲大慶市金杯一隻,並被評為省樣板工程。1984年,天補建築工程隊更名為縣建築安裝公司一O二工程隊,1986年更名海門縣第一建築安裝工程公司一一二工程隊,1994年更名為海門縣第一建築工程一一二工程處,1994年海門市第一建築工程公司一一二工程處,同年更名為海門市第一建築安裝工程公司第一工程處,2000年4月,獲國家工程建設質量銀質獎,具備房屋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房地產開發二級資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三級資質,公司員工2500人,各類技經管理人員300人。1993年,在天津開闢建築市場,1986年在北京開闢建築市場,2000年在上海、內蒙、南京等地占得一席之地,1996年,建築業進行第一次改制,2003年根據上級關於建築企業改制精神,又進行二次改革,並更名為海門市天補建築安裝工程有限公司。2005年建築職工2450人,工地波及北京、天津、內蒙、上海、鎮江等地。2005年,全年施工面積45萬平方米,實現建安產值2.3億元,經濟總收入8100萬元。上繳國家稅金150萬元,營業稅760萬元。

第三產業服務業

天補鎮的商業在抗戰時期,由於受通貨膨脹的影響,部分商店停業,曾一度蕭條,其餘時期一向較為繁榮,全盛時期,鎮上有藥店3家,染坊3家,米行3家,茶食店3家,酒店、點心店8家,日雜商店4家,肉莊5家,酒坊2家,豆腐店5家,紗布店1家,茶館2家,賭場1家,地盤籃(經手糧食買賣的糧攤)2家,另外,還有攤頭近10家,除張城、張士林兄弟倆合開豆腐店外,其餘都是夫妻店,這些店鋪互相傾軋,資金雄厚的左右市場價格。新開店面往往開初幾天,商品的價格比市場價低20%——30%,俗說“摜價”。除店鋪外,東市梢街北有一個能容納600——700人的竹器市場,囤盤、篩子,筲箕、大籃應有盡有,營業額相當可觀。1947年——1948年,國民黨拉扶捉壯丁,有的被抓,有的逃避。市場上只剩下老弱病殘者,上市不久就散市了,商業不景氣。  2003年,天補供銷社投資建造了現有的供銷大樓,87年,天補合作商店新建了位於振興路南側的2層商業大樓,2002年2月,供銷、商業系統實行改制,職工實行一次性買斷,棉花收購部於 2005年出讓,商場由職工聯辦成超市,藥店、農資門市承包給個人,卜荷油收購點租賃給個體戶經營黃砂、水泥、石子等。  天補鎮的商業布局有過3次調整,解放前後,主要集中於滸通河東的老街兩側,農貿市場則是在滸通河以西,八十年代初期,由於鎮區向南發展,農貿市場搬遷到現振興路北,滸通河以西,設施也由原來的地攤,改為有水泥櫃檯,上有彩鋼雨蓬,1995年,鎮黨委政府決定開發天補商城,在9號河鎮區段埋設地下涵管,與市農科所置換土地34畝,以房地產開發和吸引農民進鎮建房等多種辦法,建造了天補商城,開設門市部80多個,1998年,鎮政府對育才路兩側、通啟公路北側、影劇院門口、天補汽車站地段開發改造,使天補鎮的商業氛圍越來越濃,2004年,因天補至三星鎮的公路拓寬,鎮區段又作了開發改造,至2005年底,天三線形成營業門面30多個。  郁家店竹木市場興辦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剛開始規模很小,而西邊的通州市川港木材市場規模很大,鎮政府會同木場負責一起研究擴大經營場地、吸納經營戶的一系列措施,通過一段時間的艱苦工作,經營戶逐漸多了起來,經營品種由原來的原木,發展成粗加工產品,分類堆放,分區布局,同時加強了對經營戶的管理,規範了文明經營,誠信服務的行為規範,使顧客買得放心,買得稱心。該市場於1995年11月21日晚發生過火災,南通、通州及海門消防隊先後前來撲救,損失較大。市場辦公室加大設施投入力度,加強了消防管理,添置了嘹望設施,鋪設了砂石路面,定期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在9號河架設橋樑2座,擴大經營場地40畝,到2005年底,整個木場占地200畝,經營戶180戶,年銷售額2.3億元。

海門市金屬回收公司天補拆解點前身是天補拆車市場,早在九十年代初,永新村幾個個體戶回收報廢車輛,在自己家裡拆解,把有用零件賣給汽車修理廠,無用的按廢鋼價格賣出,獲得一定收益,由於從業的個體戶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1996年,鎮政府與市金屬回收公司決定成立一個拆車市場,在鎮區西側專門辟出10餘畝地,新建了辦公室,強化管理,規範他們的經營範圍。 2001年8月,市金屬回收公司將個體戶接收下來,列入他們的管理範圍,作為業務員使用,拆車廠與鎮政府脫鉤,市金屬回收公司辦公場地也搬了過來。

集鎮建設

解放前後,天補鎮區範圍較小,街道以滸通河東為主,全長500米左右,街面均為石頭鋪成,高低不平,街寬約3米,東街成“元寶”型,稱為“元寶街”,西街較短,稱為七寸街,商店大部分在東街,是鬧市所在,兩側皆為住戶,集貿市場在滸通河西側,鎮上有供銷社、商店、銀行、食品站、鐵店、郵電局、茶食工場、中學、國小等。進入七十年代,天補鎮向南擴展,公社搬遷至現址,為四排平房,設有辦公室、會議室、飯堂、宿舍,1985年鄉政府建起了一幢三層辦公大樓,2002年,對辦公樓進行裝修,鎮區命名了振興路、育才路、新村路等主要道路。1990年,居民委員會正式成立。1989年被省列為工業衛星鎮,2004年天補至三星的天三公路進行拓寬改造,2005年底,鎮區發展東至17號泯溝,南至市農科所,西至汽車拆解公司,北至供銷社宿舍,市國稅、地稅、工商、公安、電信、郵政均在鎮設立分局。1995年,異地重建農貿市場,鼓勵引導農民進鎮自建或購買商品住房,一下子吸納了100多個農戶前來投資,繁榮了鎮區,1995年在鎮區主街道及通啟公路鎮區段安裝了路燈。

教育

1、全日制教育

清末民初,天補地區的教育以私熟為主,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天補鎮辦起了第一所洋學堂——天補國小,民國三年至民國十七年之間,先後辦起了利民、徐堤、桃源、高橋、培才、培蒙、崇仁七所國小,至解放前夕,全鄉範圍有國小17所,33個班級,43個教師,在校生1358人。  解放前中學很少,僅有明誠中學、黃氏中學、開敏中學3所。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了所有學校,改為公辦,1951年改天補鎮國小,合併為匯通區中心國小,1955年在天補鎮西市黃家宅重建天補鄉中心國小,由天補校、明德校、建華校,1982年,將原校舍遷至天補中學前面,共建校舍4排48間,1991年,中心校新建了一幢兩層教學實驗樓,先後將利民國小、徐堤國小、同心國小、天補國小、桃源國小、高橋國小合併到鎮中心國小。2000年,建造了一幢四層教學大樓,2003年新建了一幢三層多功能辦公樓,修建一個標準操場,至此,教育設施均全部達到上級規定要求。  國中教育始於1958年,地址在天補鎮西部,開辦時只有2個班級,1968年起增辦了高中班,成為戴帽子高中。中學教儀廠創辦於1974年,1975年底研製手搖發電機,並批量生產,1977年在教育部召開的全國產品鑑定會上被確定為定型產品。1980年,縣革委決定改天補國中為完中,建立了黨支部。  1958年,天補鎮西三里(大石橋)辦起了第一所農業中學,開辦時有8個班級,14個教師,360個學生,1964年辦了一個農機專業班,在全區6個公社內招生,1977年,該校增辦了一個高中班,招收了兩屆高中生後停辦,1983年,辦起了一個建築專業班,在天補範圍內招生39名,1962年光榮村辦起了光榮農中,一年後停辦,1964年復辦,1977年辦了一個高中班,辦了兩屆後停辦,1962年,施秀蘭在同心大隊辦起同心農中,1964年在合心大隊辦起了合心農中,1978年停辦。1965年關正時、陳寶龍在抗美大隊創辦了培才抗美農中。1973年王德昌在寶興大隊創辦了寶興農中。完小也辦起了戴帽子國中班,主要有利民、天補、徐堤、桃源等國小。  1968年,學制縮短,國小由六年制改為五年制,高中、國中均由三年制改為兩年制,廢除升學考試,改為大隊、公社推薦制,1971年改秋季招生為春季招生,1975年又恢復秋季招生制,1977年恢復高校招生考核,根據考試成績擇優錄取。

2、成人教育

1984年7月,天補鄉創辦了成人教育中心學校。副鄉長李信超兼任校長。徐思德任專職幹部,關正如任專職教師。到1985年2月,鄉成人教育中心學校舉辦了兩期泥工班,三期專職會計班,三期農技班,一期化工班,一期電視機整裝、修理培訓班,提高了工、農、副三業人員的科學文化水平,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1996年,辦起了機械職高班,1999年,辦起了鄉村行政管理職高班。

3、黨員教育

1984年,鄉黨委創辦了南通市第一所鄉鎮黨校,地點放在鄉政府會議室,由鄉黨委書記楊穎珍兼任校長,黨委副書記郁伯香任副校長,劉成甫為專職教師,培訓對象主要是農村、企業及直屬單位黨支書、黨員及建黨對象、後備幹部,培訓時間一般為4天以上,黨校創辦後,連年獲得相關榮譽,1990年,全省先進基層黨校聯席會議在天補黨校召開,1989年被江蘇省委宣傳部評為先進基層黨校,1989年被江蘇省宣傳部評為先進基層黨校後,在1995年、1998年、2001年、2004年連續四次評為省紅旗基層黨校,同時在南通市兩年一度的評比中,多次評為南通市紅旗基層黨校。  黨校專職副校長王和平被評為2000——2001年度省優秀教員。  陣地建設中,鄉黨委十分重視,於1986年投入30多萬元建造了一幢教育辦公綜合樓,建築面積400多平方米,設定了圖書室、辦公室、活動室、閱覽室等,1998年,又投入40多萬元,建造了一幢多功能教學樓,建築面積近500平方米,添置了課桌椅,為迎接省三年一度的檢查評比,分別於2001年和2004年拍攝了反映全鎮黨員教育成果的專題片《江海大地鑄豐碑》,至2005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340期,培訓人數25820人次,收集檔案資料365卷,影像資料28冊(本)。

4、幼兒教育

農村幼兒班教育始於1974年,當時全公社32個大隊辦了30個,共有幼師60人,幼兒近千名,場地一般都借用民房,有的利用生產隊倉庫,設施間陋,活動場地小,無完整課桌椅,鄉中心幼兒班於1978年創辦,五年中一直借用民房,教學設施差,活動陣地小,1980年在縣婦聯和公社黨委的共同努力下,辦了兩堂標準課桌椅,1982年暑期,搬進了中心國小內的新教室,1984年,鄉政府撥出專款,在中心國小東側建造了一幢新的幼兒院,添置了活動器具,到1985年,全鄉幼兒班發展到29個,教師數發展到33人,學生人數達1741人,1997年9月,鄉政府籌集資金異地重建了中心幼稚園,2003年10月幼稚園資產實行轉讓。

文化

天補文化站建於1953年9月,1959年——1963年間,人事調動頻繁,1964年縣政府任命劉鳳翔為文化站負責人,文化站性質屬公辦事業單位,經費由文化主管部門下撥,經費有限,房屋簡陋,1974年,縣財政局撥款重建,在滸通河東側,共五間,132平方米,比原來擴大三分之一。  文化站的主要任務是搞好民眾文化的輔導工作,對業餘劇團、文藝宣傳隊、農村俱樂部、圖書室、黑板報、讀報組等業務輔導。  站內有活動室三間,訂有報紙13種,雜誌15種,桌球室吸引了眾多愛好者前來對陣撕殺。  業餘劇團成立於1952年,演員30多人,1953年演員陣容不斷擴大。劇團除在天補區範圍內演出外,還到過三廠、常樂及通州市川港、通海、大成鎮地演出,很受民眾歡迎。1956年,對子戲《繡袋送情郎》得到南通專署的獎勵,1958年業餘劇團更名為天補文工團,30多個業餘演員搞“四集體”,還種土地15畝,一直到1960年11月才解散,1961年以後,民眾文化工作堅持了“業餘、自願、小型、多樣”的八字方針,使文化工作逐步納入正規。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全公社32個大隊有90%以上建立了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這樣做,誤工太多,加重了農民負擔。  1982年,鄉投資30萬元,建造了天補影劇院,邀請上海中國畫院名譽院長王個移題詞“天補影劇院,添置了16毫米和35毫米的放映設備各1套。  1983年底,鄉成立了文化科普中心,對全鄉的文化娛樂、科學普及、時政宣傳、業餘教育、民眾體育進行統一管理,全鄉26個村中,成立了19個俱樂部。  鎮文化科普中心下設文化站,站內開闢了圖書、閱覽、活動室等。

1986年,新建文化站,活動陣地有所擴大,項目也不斷增多,設有圖書室、畫室、排演室、桌球室、桌球房、棋牌室、籃球場等,1991年,被評為省民眾文化先進鄉鎮。

廣播、電視

廣播站

天補廣播站於1965年建立,當年籌辦了7000多支毛竹,16號以上各種鐵絲,1966年著手勘查、確定廣播線路,由鄉統一組織一支架線隊伍,當時,每個大隊定職幹部、群團幹部、各生產隊隊長家裡都裝了廣播喇叭,1969年,全縣掀起了普及安裝廣播的熱潮,全鎮原有數百隻的基礎上,一下子發展到6000隻左右,1971廣播站先後兩次向縣廣播站購買了300瓦、1000瓦擴大機。  1979年,根據縣站統一要求,推廣實現水泥桿子和普及五個有(有木箱、有開關、有避雷器、有限流電阻、有標準電線),鄉黨委十分重視,除合理大隊外,其餘都普及了水泥桿子,1980年水泥廣播桿已發展到1500多支,並全部換上了新鐵絲,投入資金5萬多元。  廣播線路自1969年以來,共進行過4次變動,1983年秋,機房遷到鄉政府,從機房南面東西分線,播音能傳送到全鄉各村。  1979年以來,除高橋、桃源、唐灣等村外,其餘23個村都先後自辦了廣播擴音機,成為宣傳政策、指揮生產、傳授生產技術的良好工作。  進入八十年代,由於農村中建房戶增多,加上道路上機動車輛增多,經常造成廣播線路中斷現象,鎮村兩級發現後及時予以修復,確保廣播暢通,二00一年,全鎮行政村由27個合併成9個,村里陸續把廣播線路作了調整,機房也作了合併,實現了廣播聯通。

有線電視

1996年,有線電視接入鎮區,居民紛紛申請安裝,陶港村所屬的海天公司老總張家斌對電視節目中的體育賽事很感興趣,他積極與鎮溝通,要求安裝有線電視,後與市局協商,決定投入資金架設光纜,率先為海天公司安裝。2000年9月,奧運會在澳大利來悉尼召開,他和公司員工順利地看上了中央台五套體育節目,後來陶港村採取補貼100元的辦法,鼓勵村民安裝有線電視,到2005年,全村有線電視發展到520隻,占總戶數的65 %。

全鎮有線電視發展工作取得較快進展,到2005年底,全鎮有線電視用戶達3600戶。

衛生

解放前,醫療衛生狀況很差,霍亂、傷寒、痢疾等傳染病流行。那時在鄉里行醫的多屬中醫,分西南片、東南片、東片、鎮區,鎮上的中藥店有馮桂賢的保生堂、丁春芳的大生堂、王佳如的大吉春,其中保生堂生意最好。  解放後,個體醫生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自願組織起來,1949年6月,在袁公所天主堂建立了集體性質的匯通區人民醫院,搬到天補,改稱天補衛生所,並成立天補區衛生工作者協會,曹思仁為主任,1958年,原天補片幾個聯合診所重新整頓,按片建立了建安、崇華、石橋、陶港、廣豐、通海鎮6個保健室。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後,實行半統籌醫療制度,即看病不收門診費,只收藥本費。兩個月後,實行全統籌醫療制度,即病人看病不要錢,但未滿三個月,所有保健室被搞得幾乎一無所有,不得不取消這個制度。  1963年5月,天補衛生所下放,由全民所有制轉達為集體所有制,其人員性質也由全民改為集體,衛生所改為天補人民公社醫院,1968年起,公社醫院為大隊培訓了赤腳醫生,由各大隊推薦赤腳醫生到公社醫院脫產學習,半年左右,培訓結束後回大隊辦起了合作醫療,1969年,公社醫院絕大多數醫生及各保健室的醫生都就近插到各大隊協助辦好合作醫療,他們的工資由大隊在合作醫療經費中支付。  1975年3月,公社也辦起了社辦合作醫療,根據章程,每個社員每年交1元,大隊公益金中支付1元。  1976年,經合作醫療管委會討論,社辦合作醫療擴大福利範圍,個人交1元,大隊支付2元。  1970年,經公社同意和衛生局支持,在天補鎮西邊建造了天補(地區)醫院,並從其他醫院調進了業務骨幹,添置了醫療設施,開設了內外科、五管科、婦產科、化驗室等。  八十年代後期,天補醫院改為天補衛生院,隸屬關係下放至鄉,1991年鄉投入90萬元,原地建造了一幢三層醫院大樓,建築面積 平方米,95年,集資建造了職工宿舍樓,2002年,衛生院實行資產轉讓,由原院長沈彬接手。  止2005年底,有醫務人員38名,主要醫療設施有:X光機,超音波機,心電圖機,生化分析儀,血常規、尿常規計數儀等。  2002年,天補衛生所開始建立, 主要職責是對鄉村醫生及全社會的衛生進行監督檢查,做好衛生防疫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