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 辛、寒、有毒。
主治 1、瘰癧不消。用斑蝥一個,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兩,共研為末,。以烏雞蛋調末做成丸子,如綠豆大。空心服,用茶送下三丸;加至五丸後,每日減服一丸;減至一丸後,每日服五丸,以消為度。又方:用斑蝥一枚。去翅足,微炙,空腹時節漿水或蜜水一碗送服。病重者服至七枚可愈。
2、癰疽拔膿(癰疽不破,或破而腫硬無膿)。用斑蝥研為末,加蒜搗如膏藥,調水貼患處。不久膿出,即去藥。
3、疔腫拔根。用斑蝥一枚捻破,在瘡上劃成米字形開口後,即將斑蝥封住,不久出根。
4、積年癬瘡。用斑蝥半兩,微炒為末,調蜜敷塗。又方;用斑蝥七個,醋浸,露一夜,搽患處。
5、疣痔黑子。用斑取得三個、砒霜少許、糯米五錢,同炒黃,去米,加蒜一個,搗爛點疣詩上。
6、妊娠胎死。用斑蝥一枚,燒過,研為末,水送服,即下。
相關詞條
-
大黃蝥蟲丸
[藥品通用名]:大黃蝥蟲丸 &...
-
蝥
蝥,拼音máo,指蝥蟲,總筆畫是15。
基本解釋 古籍解釋 -
婺蝥
婺蝥,(1) 星名。即婺女,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三宿 [wu,name of a star] 婺,婺女,星名。――《廣韻·遇韻》 (2) 水名,錢...
-
蝥賊
食禾稼的兩種害蟲。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國家的壞人或災異。《左傳·成公十三年》:“帥我蝥賊,以來盪搖我邊疆。”杜預註:“蝥賊,食禾稼蟲名。”《後漢書·明帝紀》...
基本內容 -
蝥蛛
蝥蛛出於《呂氏春秋·異用》。
-
紐蟲
紐蟲,又稱為(一種)蠕蟲,紐形動物門動物,作為一種較低等的動物,紐蟲的身體不分節,背腹扁平,兩側對稱。在結構上,不論是長達數十米或長僅一毫米的紐蟲,都長...
簡介 結構特徵 進化演變特徵 繁殖方式 警戒色 -
蠱
古書描述 蠱,病名。 ①泛指由蟲毒結聚,絡脈瘀滯而致脹滿、積塊的疾患。《赤水玄珠·蟲蠱》:“蠱以三蟲為首。”“彼蠱證者,中實有物,積聚已久,濕熱生蟲。”《證治匯補》卷六:“脹滿既久,氣血結聚不能釋散...
古書描述 常用詞組 打字方法 來歷分類 中蠱症狀 -
蠱[古代巫術]
古書描述蠱,病名。 ①泛指由蟲毒結聚,絡脈瘀滯而致脹滿、積塊的疾患。《赤水玄珠·蟲蠱》:“蠱以三蟲為首。”“彼蠱證者,中實有物,積聚已久,濕熱生蟲。”《證治匯補》卷六:“脹滿既久,氣血結聚不能釋散,俗名曰蠱。”參見...
古書描述 常用詞組 打字方法 來歷分類 中蠱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