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中藥]

蜘蛛[中藥]

蜘蛛,中藥名。為圓蛛科圓蛛屬動物大腹圓蛛(L.Koch)的全體。動物大腹園蛛,遍布於我國各地。具有祛風,消腫,解毒,散結之功效。主治狐疝偏墜,中風口,小兒慢驚,口噤,疳積,喉風腫閉,牙疳,聤耳,癰腫疔毒,瘰癧,惡瘡,痔漏,脫肛,蛇蟲咬傷。

別名

次蠹、蛛蝥《爾雅》,蠾螋、蝳蜍《方言》,網工《廣雅》,蝃蝥(《爾雅》郭璞注),社公(《方言》郭璞注),䖦蟱《別錄》,網蟲、扁蛛《現代實用中藥》,圓蛛、癩癩蛛、蛛蛛《吉林中草藥》

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入藥部位

全體。

性味

味苦,性寒。

歸經

入肝經。

功效

祛風,消腫,解毒,散結。

主治

狐疝偏墜,中風口,小兒慢驚,口噤,疳積,喉風腫閉,牙疳,聤耳,癰腫疔毒,瘰癧,惡瘡,痔漏,脫肛,蛇蟲咬傷。

相關配伍

1、治陰狐疝氣,扁有大小,時時上下,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兩。共為散。取八分之一匕,飲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金匱要略》蜘蛛散)

2、治中風口,蜘蛛摩其偏急頰車上,候視正即止。亦可向火摩之。(《千金要方》)

3、治小兒慢脾風,初起寒熱如瘧,面黃肌瘦,啼聲如貓吼,蜘蛛去頭足,專用肚,火焙研末,每0.6g,配硃砂0.3g,共0.9g,為周歲內1次量,1歲以上者加倍,以白芥子煎湯送服。(《泉州本草》)

4、初生兒口噤不開,不能吮乳,乾蜘蛛一個(去口,足,新竹瀝浸一宿,炙焦為末),乾蠍梢七個(為末),膩粉一錢。同砂勻,每服一字,乳汁調,時時滴兒口中。(《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立聖散)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0.3-1g;浸酒或入丸、散。不入湯劑。

外用:適量,搗敷、絞汁塗;研末撒或調敷。

使用注意

蜘蛛遺尿著人作瘡癬;被蜘蛛咬,腹大如孕婦,飲羊乳數日而平。

現代套用

治疥瘡腫。

炮製

一、採集加工:夏、秋季捕捉,入沸水燙死,曬乾或烘乾。

二、炮製方法: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

鑑別

一、藥材性狀:全體呈圓形或橢圓形,頭胸部赤褐色,邊緣黑色。腹部黃褐色,有明顯的黑色葉狀斑紋,有2對黑色的肌斑。腹部前端中央有黃色或紅色斑點,腹部下面灰黃色。紡器黑褐色。步足黃褐色或黑褐色,有赤褐色或黑褐色環紋,附肢6對,常殘缺。體輕,質脆。氣微,味微苦、鹹。

二、飲片性狀:參見藥材形狀。

形態特徵

大腹圓蛛,別名檐蛛《中國動物藥》。雌性成體長約30mm,雄性約15mm。頭胸部短於腹部,皆黑褐色。頭胸部梨形,扁平,有小白毛,8眼分聚於3眼丘,前緣中央眼丘上有4眼,兩側眼丘各2眼。螯肢強壯,有7枚小齒。步足強大,多刺,上有深色環帶。腹部近圓形而較大,肩部隆起,背面中央有清晰的葉狀斑帶,沿中線有8對細小圓斑。腹部有1對白斑。生殖厴黑色,呈舌狀體,紡錘形。

生長環境

多棲息於屋檐、牆角和樹間。

相關論述

1、《雷公炮製論》:“凡使勿用五色者,兼大身上有刺毛生者,並薄小者,已上並不堪用。凡欲用,要在屋西面有網、身小尻大、腹內有蒼黃膿者,真也。”

2、《綱目》:“蜘蛛布網,其絲右繞。其類甚多,大小顏色不一,《爾雅》但分蜘蛛、草、土及蠨蛸四種而已。蜘蛛齧人甚毒,往往見於典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