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片

"①《本經》:""味辛,溫。 ②《抱朴子》:""末,以治蛇瘡。 ⑥《本草述》:""治癘風。"

相關簡介

【藥理作用】

①抗腫瘤作用

蜈蚣水蛭注射液能使小白鼠的精原細胞發生壞死、消失,說明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利用死亡癌細胞易被低濃度的伊紅著色的特點,體外實驗證明,蜈蚣水蛭注射液對癌細胞紅染率為陽性。蜈蚣水蛭對小白鼠肝癌瘤體的抑制率為26%,屬於微效,對網狀內皮細胞機能有增強作用,但長期套用對肝臟有損傷。化癌丹(內含昆布、海藻、龍膽草、全蠍、蜈蚣、醋炒大米等)對小白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用灌胃法較藥物混入飼料中餵食的方法所得效果為好。

②止痙作用

止痙散(全蠍、蜈蚣)每天1克,連服1、3、9天之後,對卡地阿佐、士的寧、純菸鹼的半數驚厥量引起的小鼠驚厥均有對抗作用,在同劑量時蜈蚣抗上述3藥的驚厥效價比全蠍高,而對鹽酸古柯鹼性驚厥則無效。

③抗真菌作用

蜈蚣水浸劑(1:4),在試管內對堇色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奧杜盎氏小芽胞癬菌、腹股溝表皮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緊密著色芽生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炮製】

蜈蚣:拭淨,除去頭足,剪斷用。酒炙蜈蚣:將蜈蚣除去失足,折斷,酒潤後,微火焙乾。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蜈蚣,先以木末或柳蛀末於土器中炒,令木末焦黑後,去木末,去足、甲用。"

②《綱目》:"今人惟以火炙,去頭足用,或去尾足,以薄荷葉火煨用之。"

【性味】

辛,溫,有毒。

①《本經》:"味辛,溫。"

②《別錄》:"有毒。"

③《玉楸藥解》:"味辛,微溫。"

【歸經】

入肝經。

①《綱目》:"厥陰經。"

②《醫林纂要》:"入肝、心。"

【功能主治】

祛風,定驚,攻毒,散結。治中風,驚癇,破傷風,百日咳,瘰癧,結核,癥積瘤塊,瘡瘍腫毒,風癬,白禿,痔漏,燙傷。

①《本經》:"主啖諸蛇蟲魚毒,溫瘧,去三蟲。"

②《抱朴子》:"末,以治蛇瘡。"

③《別錄》:"療心腹寒熱結聚,墮胎,去惡血。"

④《日華子本草》:"治癥癖。蛇毒。"

⑤《綱目》:"治小兒驚癇風搐,臍風口噤,丹毒,禿瘡,瘰癧,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傷。"

⑥《本草述》:"治癘風。"

⑦《玉楸藥解》:"撥膿消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

孕婦忌服。

①《本草衍義》:"畏蛞蝓。"

②《綱目》:"畏蜘蛛、雞屎、桑皮、白鹽。"

③《本草經疏》:"小兒慢驚風,口噤不言,大人溫瘧非煙嵐瘴氣所發,心腹積聚非蟲結蛇瘕,便毒或膿將潰,鹹在所忌。"

【附方】

①治中風抽掣及破傷後受風抽掣者:生箭芪六錢,當歸四錢,羌活二錢,獨活二錢,全蠍二錢,全蜈蚣大者兩條。煎湯服。(《醫學衷中參西錄》逐風湯

②治口眼歪斜。口內麻木者:蜈蚣三條(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煨,並去失足),天南星一個,切作四片(一蜜炙,一酒浸,一紙裹煨,一生用),半夏、白芷各五錢。通為末,入麝少許。每服一錢,熟(酒)調下,日一服。(《世醫通變要法》)

③治中風口眼歪斜:蜈蚣一條。焙乾研末,豬膽汁調敷患處(《吉林中草藥》)

④治驚癇:蜈蚣、全蠍各等分。研細末,每次三至五分,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⑤治小兒急驚:蜈蚣一條(全者、去足,炙為末),丹砂、輕粉等分。研勻,乳汁和丸,綠豆大,每歲一丸,乳汁下。(《聖惠方》萬金散

⑥治破傷風:蜈蚣頭、烏頭尖、附子底、蠍梢各等分。為細末。每用一字,或半字,熱酒調下。如禁了牙關,用此藥,斡開灌之。(《儒門事親》蜈蚣散

⑦治破傷風邪在表,寒熱拘急,口噤咬牙:蜈蚣二條,江鰾三錢,南星、防風各二錢五分。共研細末,每用二錢,黃酒調服,一日二服。(《醫宗金鑒》蜈蚣星風散)

⑧治瘰癧潰瘡:茶、蜈蚣。二味炙至香熟,搗篩為末,先以甘草湯洗淨,敷之。(《神枕方》)

⑨治丹毒瘤:蜈蚣一條(乾者),白礬(皂子大),雷丸一個,百步二錢。秤、同為末。醋調塗之。(《本草衍義》)

⑩治蛇頭疔初起,紅腫發熱,疼痛徹心者:大蜈蚣一條,全蠍七個,雄黃三錢。共為末。用雞子清調敷患處,外以豬膽皮套上。(《瘍醫大全》蜈蚣散)

⑾治蛇頭疔:蜈蚣一條,雄黃二錢。共研細末,用雞蛋清調敷。(《吉林中草藥》)

⑿治便毒初起:蜈蚣一條。瓦焙存性,為末,酒調服,取汗即散。(《濟生秘覽》)

⒀治聤耳出膿:娛蚣末吹之。(《鮑氏小兒方》)

⒁治趾瘡,甲內惡肉突出不愈:蜈蚣一條。焙研敷之。外以南星末醋和敷四圍。(《醫方摘要》)

⒂治痔瘡疼痛:㈠赤足蜈蚣(焙為末)。入片腦少許,調敷。(《仁齋直指方》)㈡蜈蚣三、四條。香油煮一、二沸,浸之,再入五倍子末二、三錢,瓶收密封,如遇痛不可忍,點上油。(《孫天仁集效方》)

⒃治風癬:大蜈蚣一兩,烏梢蛇二兩。共焙研細末,體強者每服一錢,弱者每服五分,日二次,開水下。(《江蘇中醫》(6):37,1961)

⒄治蛇咬:白芷一兩(取白色者),雄黃五錢,蜈蚣三條,樟腦三錢。各為極細末。以香油調搽腫處,隨乾隨掃。(《洞天奧旨》蜈蚣散)

⒅治下肢慢性潰瘍:患部用紫金牛煎洗後,撒上蜈蚣末適量,用藥膏覆蓋,日換一次,十天為一療程。(江西《草藥手冊》)

【名家論述】

①《綱目》:"按楊士瀛《直指方》雲,蜈蚣有毒,惟風氣暴烈者可以當之,風氣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貴藥病相當耳。設或過劑,以蚯蚓、桑皮解之。又雲,瘭瘡一名蛇瘴,蠻煙瘴雨之鄉,多毒蛇氣,人有不服水土風氣,而感觸之者,數月以還,必發蛇瘴,惟赤足蜈蚣,最能伏蛇為上藥,白芷次之。然蜈蚣又治痔漏、便毒、丹毒等病,並陸羽《茶經》載《枕中方》治瘰癧一法,則蜈蚣自能除風攻毒,不獨治蛇毒而已也。"

②《醫學衷中參西錄》:"蜈蚣,走竄主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凡氣血凝聚之處皆能開之。性有微毒,而轉善解毒,凡一切瘡瘍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風,內治肝風萌動,癲癇眩暈,抽掣瘈瘲,小兒臍風;外治經絡中風,口眼歪斜,手足麻木。為其性能制蛇,故又治蛇症及蛇咬中毒。外敷治瘡甲(俗名雞眼)。用時宜帶頭足,去之則力減,且其性原無大毒,故不妨全用也。""有病噎膈者,服藥無效,偶思飲酒,飲盡一壺而病癒。後視壺中有大蜈蚣一條,恍悟其病癒之由不在酒,實在酒中有蜈蚣也。蓋噎膈之證,多因血瘀上脘,為有形之阻隔,蜈蚣善於開瘀,是以能愈。觀於此,則治噎膈者,蜈蚣當為急需之品矣。"

【臨床套用】

①治療結核病

取蜈蚣去頭足焙乾研末內服,每次量約為3~5條,每日2~3次。治療7例不同類型的結核病: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肋膜炎、肺結核、散發性結核、肋骨結核、乳腺結核與頸淋巴結結核,均治癒。服藥2周后,首先見到食慾增加,面色轉紅;其後體重、體力亦見增加。服藥期間未發現毒性反應。

②治療百日咳

取蜈蚣、甘草等分,焙乾研末口服,每日3次,每次1~2歲1.5克,3~4歲2克。連服5~7天為一療程。治療500餘例,有效率90%。

③治療癌症

蜈蚣曬乾研末,每日量約2~3條蜈蚣,分次服。或以蜈蚣100條製成200毫升注射液,每天用2~4毫升,於病灶基底部浸潤注射。以上述方法治療胃癌7例,治癒1例,顯效2例,有效2例,無效2例;食道癌11例,顯效4例,有效5例,無效2例;肺癌3例,無效;乳腺癌3例,顯效2例,無效I例;皮膚癌3例,治癒2例,無效1例;唇腺癌1例,無效;子宮頸癌5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為65.12%。實踐中觀察到,本藥對於癌腫潰瘍患者療效較明顯,多在用藥後1月內見到潰瘍明顯縮小。有2例皮膚癌患者經用蜈蚣注射液治療(其餘癌症均口服給藥)25~30天后,即出現癌組織壞死脫落,病理科複查見癌細胞萎縮退化,代之以炎性細胞和結締組織,可認為已達臨床痊癒。蜈蚣用量最多有每日用至6條者。亦未見到毒性反應。

④治療頜下淋巴腺炎

取乾蜈蚣2條,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一般3~4天即可治癒。治療6例,皆有效果。本藥對急性與早期效果好;對慢性或晚期化膿性者能控制其擴散而加速局限,並有消除疼痛與腫脹的作用。

⑤治療骨髓炎

取蜈蚣焙乾研末,以0.5克裝入膠囊或壓片內服,每次1克,每日3次,小兒減半;同時用凡士林紗條拌藥粉敷於瘺管內,每天1次。治療慢性骨髓炎28例,治癒3例,好轉25例;急性骨髓炎1例,病情好轉。本藥對急慢性骨髓炎有抗炎、促進骨包殼新生,及使瘺管癒合的作用。但必須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急性期及時切開排膿,慢性期取出死骨,始能提高療效,縮短療程。

⑥治療甲溝炎

取蜈蚣1條,雄黃、枯礬各5分,共研細末;另取新鮮雞蛋1隻,一端打破,傾出部分蛋白以手指插入不溢出為標準,然後將藥粉裝入蛋內攪勻,患指即從蛋孔處插入,用小火沿著蛋殼圍烘1小時以上。以患指有溫熱感為度,根據病情輕重每日烘烤1~2次,烘治後用無菌紗布包紮。治療12例,均獲滿意效果。一般烘治後疼痛很快消失,炎腫亦隨即消退。多數病例治療1~5次症狀即可痊癒。如圍烘後局部迅速形成膿腫,可以無菌操作切開排膿。

⑦治療燒燙傷

取活蜈蚣若干條,用麻油浸泡半個月。油以浸過蜈蚣面為度。Ⅰ度燒燙傷用蜈蚣油塗患處,Ⅱ~Ⅲ度用紗布浸蜈蚣油敷患處,繃帶包紮。治療13例燙傷,4例燒傷,多數用藥1~2次(最多3~4次)即愈。

相關詞條

霉變煅炭粒密度
露潤離子透入劑臨界相對濕度
雷公炮炙十七法蜈蚣片露烏賊骨口腔用膜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