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魚柱狀嗜纖維菌病防治技術

柱狀嗜纖維菌病(Cytophaga arisdisease)。 [病因]柱狀嗜纖維菌感染。

柱狀嗜纖維菌病(Cytophaga columnaris disease ofrainbow trout )

[又名]柱形病(Columnarisdisease)。

[病因]柱狀嗜纖維菌感染。

[症狀]感染前期,由於病原菌在鰭條頂端、吻端,皮膚鰓絲末端生長繁殖,從而形成黃白色點狀病灶,隨著病情的發展,鰭條蛀爛,向基部潰爛;吻端潰爛變白,體表病灶處皮膚潰爛,鱗片脫落,病灶周緣呈紅色炎症,潰爛由上皮向真皮發展,導致大而深的潰瘍灶(有時潰瘍占體表面積的20%~25%),鰓絲潰爛由頂端向根部發展,從而導致鰓絲上皮細胞分解,崩解。並不斷向周圍鰓絲侵襲,從而使大部分鰓絲潰爛,鰓絲黏髒物,尾部受感染時常導致爛尾病發生。

[流行及危害]柱狀嗜纖維菌廣泛存在於海水及淡水中,它亦為魚體鰓的菌群組成部分,因而該病流行地域廣,一般流行水溫為重8—22℃,水溫低於15℃一般不造成危害,流行季節為5~10月份,死亡率可達20%~30%,柱狀嗜纖維菌對虹鱒的感染與魚體大小、養殖密度及水溫相關,大於1克的魚較小於1克的魚感染率低,而且魚體年齡較魚體大小與柱狀嗜纖維菌的感染更為密切。

[診斷]①從體表病灶處或取鰓製作水封片,顯微鏡下觀察,見到有下列特點的細菌,可作初步判斷:長桿形菌,作滑行或屈曲運動,常聚積在一起,形成柱狀草堆狀的菌群,在菌群的邊緣可見無數作屈曲擺動的細長桿菌,桿菌大小一般為4.8微米×0.5~0.7微米。②分離培養鑑定病原。③血清學方法診斷。

[預防]①流行期間儘量保持較低水溫,這對預防該病至關重要。②在流行期間,儘量避免捕撈轉運魚,以防魚體受傷。③用柱狀嗜纖維菌疫苗免疫。

[治療]①0.5%硫酸銅浸浴1~2分鐘。②氯黴素5毫克/升~10毫克/升浸浴。③每千克魚用土黴素50—100毫克拌餌投餵連續10天。④土黴素或金黴素26毫克/升~60毫克/升浸浴1小時。⑤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嘧啶或磺胺甲基異唿唑每千克魚用220毫克拌餌投餵10天。⑥2%~2.5%食鹽水浸浴5—10分鐘。⑦0.5毫克/升~1.0毫克/升呋喃唑酮全池潑灑。

[注意事項]黏細菌中的嗜冷嗜纖維菌(Cytophaga psychrophila )常侵襲魚體尾部,它常於低溫下可對虹鱒造成危害,這需與柱狀嗜纖維菌病相區別。
(本文已被瀏覽 1528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