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虬江路街道位於位於上海市閘北區區中南部,轄區範圍東起和田路,西至大統路,南沿鐵路,北界中興路至共和新路西折中華新路,面積0.58平方公里。辦事處在永興小馬路25號。1993年,有居民委員會16個,居民14840戶,4366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75286人。地境原以虬江為界,南屬上海縣,北屬寶山縣。民國元年(1912年),屬閘北市政廳。民國38年,為閘北區第九、十、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部分)保。1949年6月,屬閘北區接管委員會第三辦事處。後幾經變遷,1956年,虬江路、中華新路辦事處合併為虬江路辦事處,共和新路、長興路辦事處合併為共和新路辦事處。1958年11月,虬江路、共和新路、中興路辦事處合併為中興路街道辦事處。1964年5月,中興路街道辦事處劃出大統路以東地區,建虬江路街道辦事處。1987年,街道精防工作獲市“粟宗華精神衛生基金”社區工作集體獎,1988~1993年,街道精防管理領導小組被評為市精防先進單位。中興路1233弄、太陽山路87弄、光華坊、橋東4個居委會被評為市1992~1993年“安全小區”。
歷史人文
地境成陸較遲,原為吳淞江故道。東西向貫穿全境。宋代開始,江淤變狹,逐漸淤塞。故道稱舊江,又名虬江(今虬江路永興路一線)。清代始,有人定居,有徐家宅、查宅、虬江宅等自然村,其餘地段為沼澤地。清末,閘北紳商自辟商埠,填河築路,地境漸向城市演化。20世紀20年代,境內絕大多數道路由原鄉間泥路改建、擴建、延伸或新建成煤渣彈石路。出現由石庫門簡樓、高平房組成的里坊弄。商業集中在大統路一帶,有紡織、玻璃、制皂、鋁製品等小廠20餘家,多數在虬江路兩側。沿鐵路有工棚茅舍及墳山水塘。一二八、八一三日軍兩次入侵,境內絕大多數建築物毀於日軍炮火。抗日戰爭勝利後,蘇北、浙江等地鄉民來境搭建草棚,成為閘北區最大棚戶區之一。解放前夕,境內不少工廠停業,市面蕭條。居民中苦力、攤販約占46%。解放後,逐漸接通水電,鋪下水道,置垃圾箱,建公廁,擴建翻修道路,開通公共運輸路線。1953年,炒米浜大火,燒毀草房簡屋400餘間。1954年1月,在此廢墟上建成占地1.58公頃的交通公園。同年,中興路郵電支局開設。1957年,建跨鐵路南北主幹道共和新路旱橋。60年代起,中興路、大統路一帶簡屋改建,同時建立商業網點。1985年,建三幢20層樓的永興大樓。1993年,又建3幢24層樓的三興大樓。50年代至1993年,共建5~7層樓的公房71幢,高層6幢。使棚戶區面貌有所改變,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改善。
社會經濟
80年代起,先後建立街道合作聯社、勞動服務公司、社會勞動服務公司、福利工廠。1984年,街道經濟營業額256.33萬元,利潤41.07萬元,稅收22.81萬元。1991年,分別為2784.90萬元,210.30萬元,145.90萬元。1992年,街道把握機遇,集中力量抓場地、資金等重大問題,引進新項目及管理專業人才,對創利10萬元以上的企業給予支持。抓規模經營,轉換機制,將浦江五金機電設備公司及升輝實業公司轉換為股份合作制,街道經濟迅速發展。是年,營業額為6021.79萬元,利潤340.61萬元,稅收207.17萬元。1993年繼續大幅度增長,營業額1.31億元,利潤521.03萬元,稅收288.66萬元。1978年,街道成立工療站,對精神病患者進行工療、藥療、娛療。是年,街道成立精神病防治領導小組。1985~1993年,出版《虬江精防通訊》36期,進行宣傳、教育、交流精防工作。1993年,有332個精神病患者看護小組,建網率100%,與377名精神病患者法定監護人簽約,簽約率100%,各居委會還成立精神病管理小組。1993年,建立街道精神殘疾康復站,工療站病員分批在此進行體育鍛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