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玉鉤鸞柱調鸚鵡

《虞美人·玉鉤鸞柱調鸚鵡》是五代時期馮延巳創作的一首詞。這首令詞描寫一位少婦寂寞的心境。寫作技巧上,感情深婉。刻畫人物心理,含蓄而不露痕跡,且文筆輕靈秀美,纖期委兢.實開婉約詞之先聲。

作品原文

虞美人

玉鉤鸞柱調鸚鵡,宛轉留春語。雲屏冷落畫堂空,薄晚春寒無奈、落花風。

搴簾燕子低飛去,拂鏡塵鸞舞。不知今夜月眉彎,誰佩同心雙結、倚闌乾。

詞句注釋

①虞美人 《虞美人》是著名詞牌之一,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

文學賞析

這首令詞描寫一位少婦寂寞的心境。《花間集》中這類詞的主題大抵是懷遠思人,此詞超越了這種一般化的主題而突現其內心的孤寂,因而頗具特色。

上闋寫的是薄暮時分的情景:我們的女主人公站立在描鸞繪鳳的樑柱前,調弄著用玉鉤掛著的籠中的鸚鵡,讓它學舌能言,解人寂寞。“玉鉤鸞柱”,點出女主人公閨房與用物的華貴富麗,雖然僅僅是一二細節的點染,我們已可想見她高貴的身分。“宛轉留春語”一句很值得玩味,她好象是讓鸚鵡學會宛轉的人言,留住青春的絮語;又好象是鸚鵡宛轉的人言中還留著意中人的聲音,引起女主人公對美好春光的回憶。唯其寫得朦朧含蓄,才包含了令人產生多種聯想的蘊意。《蕙風詞話》云:“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宛轉留春語”寫的是女主人公調弄鸚鵡的眼前景,身邊事,但卻有“言外”的“神致”在,不能不說是耐人咀嚼的大家手筆。“雲屏冷落畫堂空”二句從正麵點出女主人公所在環境的冷落空寂。調弄鸚鵡,已暗示出她無人陪伴的孤獨,“留春語”已透露出她春光流逝的悵惘,而“雲屏”與“畫堂”的冷落空寂更突現出她身在金絲籠中的難耐和淒楚。加之卷著落花的晚風一陣陣從窗外吹來,春夜的寒意愈加襲人,她心中的愁緒真是無可奈何、無法排解呵。

下闋寫的是新月臨窗時分的情境:女主人公不耐錦屋畫堂的冷落而搴(掀)簾出門,這時樓上的燕子也乘機飛出簾去,不顧屋外已經夜影憧憧。詞人以樑上燕子不耐室中的寂寞而翩然飛走的細節,襯托女主人公的心境和處境,真可謂神來之筆,這又是“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的“高手”的一著:燕猶如此,人何以堪?女主人公孤寂淒獨之神情已溢之於言外。“拂鏡塵鸞舞”與“宛轉留春語”相照應,此句也寫得比較朦朧,它好象是說我們的女主人公又回到屋中百無聊賴地拂去鸞鏡上的灰塵而顧影自憐。“鸞鏡”本繫結婚時陪嫁的妝奩之物,其背面刻鐫著鸞鳳翔舞的圖案,以象徵夫婦之間的伉儷好合,由於女主人公心緒落寞,長期不拭鏡照容,已落滿灰塵,而今拂鏡顧影,當為形容憔悴而倍加傷情。

最後二句寫得極有韻味:女主人公望著天際一鉤宛如娥眉的彎彎新月,不禁心中暗暗發問:不知今夜誰人佩著同心雙結而倚欄望月呢?同心雙結象徵著情人對愛情的堅貞,他們雖身處異地互相思念,千里共望明月而寄託各自忠貞不渝的感情,女主人公以“不知”——“誰”句的設問,包含著兩層意蘊:一是佩著同心雙結的遠方的他不知今夜倚欄望月沒有;一是自己對愛情已經絕望,而天下總有這樣倚欄望月互相思念的情侶戀人,詞人以他人之相思反襯女主人公無相思可言的悲哀和幽獨。

作者簡介

馮延巳(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廣陵(揚州)人。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問淵博,文章穎發,辯說縱橫”作為詞人,他雖受花間詞影響,多寫男女離別相思之情但詞風不像花間詞那樣濃艷雕琢而以清麗多彩和委婉情深為其特色,有時感傷氣息較濃,形成一種哀傷美。其詞集名《陽春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