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毛山

虎毛山

虎毛山水庫距崇仁縣城12華里,集雨面積18平方公里,壩基19米,有效庫容874萬立方米,水面1200畝,屬中型水庫。

庫區介紹

庫區水域最深處有14米,水源充足,水質清徹,一年四季可蓄水行船、垂釣,冬日時有野鴨子、白鷺、天鵝擇此棲冬。庫區島嶼眾多,山高林茂,周邊景色十分迷人,主要景點有大石樓、磨盤山、一線天(獅子嶺)、仙人泉、大小三峽、天橋、觀音印等。

懸棺葬 懸棺葬

當地人相傳水庫里有99個山頭,其中有一山頭因其山形酷似鐘樓而稱之為“大石樓”。大石樓頂上有一廟稱“南京廟”,廟下面是一條長130米,寬8米,高30米的棺材崖。青藤綠葉覆蓋著99副懸棺,可惜由於人為的破壞,保存較完好的只有三四副。一些保存完好的頭骨骷髏被拋在雜草里,可見散落在地的歷歷可數的骨骸。由於棺木乾燥,在懸崖上歷經數百年風雨而末腐朽。棺木都不大,都有點像船的樣子。當地有民謠:“石樓東下走廊長,日曬風吹沒雨霜。千古移靈今尚在,百名屍骨化寒光,獅岩湖畔樹林立,雲際相山馬昂首。昔代墾荒先輩力。”當地人死後,為什麼要建這樣奇特的“空中墓地”?在那刀耕火種的年代,這些棺木是怎樣被放置到懸崖峭壁上的呢?這些至今都是難解之謎。

主要景點

[龍虎山]

——山呈青褐色,蜿蜓盤旋,仿若一條巨龍要騰空而去。傳說此山是青龍和白虎拼殺不分勝負幻化而成。龍虎山南崖壁上有紅書的“龍虎”字,已有幾百年歷史,虎龍山從東面看似一隻臥獅,故又稱之獅子嶺,枯水季節獅子嶺與大石樓可相連相通。

[一線天]

“一線天”是獅子嶺山中一天然隧道,長60餘米,高2米,寬不足1米。關於獅子嶺的來歷,村民說這是一對獅子情侶,他們晝開夜合,因去宜黃的路上踐踏了莊稼,結果被雷擊為兩半。明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吳道南曾在此躲雨,遇驚雷而安然無恙,其堂弟因不孝敬父母而遭雷霹身亡。傳說生前作惡多端的人死後棺木經過這個隧道時,隧道會自動縮小,棺木不能通過。而學識淵博,知書達理,對父母孝敬者,不管棺木多大都要能輕鬆自如地通過。

[大石樓]

——過了“小三峽”登岸,爬過一段翠竹遍野、秀色可餐的山坡,不遠處就是“大石樓”。山岩從中間斷裂,懸空向內伸延,恰如一座樓台,面積達100平方米。“樓”口岩上刻有“大石樓”三字,每字二米見方,字型剛勁,用筆如神。“樓”內,至今仍有僧人睡過的石床,和用於維持生命的石灶,還有一個深不可測的崖洞,僅靠一個小孔和外界連通。曾有探險者從孔里鑽進去,竟意外發現了一具小鹿的化石,充滿了真實的神秘。 “樓”外,長年有泉水滴滴下落,似斷線珍珠,但樓下卻四季乾燥,可謂風水寶地。

傳說幾百年前,一個僧人因宋朝滅亡,燒毀了位於當時縣城巴陵門外的西林寺,逃亡到虎毛山。他到山裡發現了一個大石洞,裡面冬暖夏涼,夏日不需搧扇,冬天不用蓋被,便在這裡長期隱居下來,直到圓寂後,後人命名這個石洞為“大石樓”。此後,大石樓內一直有僧人隱居,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清代最後一個僧人也在這裡圓寂。,

[回音石]

——“樓”前有一塊響石,用腿踏敲,石塊會發出一種咚咚的響聲,像一曲渺茫的音樂,此石叫“回音石”。,

[雷劈石]

——沿山道再往前行,可見一塊似被雷劈開的巨石,名叫“雷劈石”,是天雷扶正擊邪的見證。傳說幾百年前,明朝一個讀書人與他的堂弟一同進京趕考,歸來時突遇大雨,兩人便來到這山崖下躲避。突然一聲驚雷,將山崖劈成兩半,他的堂弟因不孝敬父母當即被劈死在山崖下。而這個從小失去父母、受其堂弟欺辱的讀書人,卻安然無恙,後來金榜題名,成為清正良臣。他就是明朝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吳道南。

[長壽泉]

——轉出山谷,腳下的路好似突然斷裂,山崖塌陷出一條石縫,從石縫中流淌出一股清泉。據說這股清泉千年不乾。相傳有一年,這一帶流行瘟疫,山民死亡無數。從這裡經過的觀世音,大發慈悲,從淨瓶中灑出幾滴神水,頓時化作一股清泉。山民飲了這股清泉後,疾病全無,個個長壽百歲。人們便把這股泉叫“長壽泉”。

[岩棺]

——過了“長壽”泉,便可欣賞到懸棺,也叫岩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