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根老鸛草

蘿蔔根老鸛草

蘿蔔根老鸛草(學名:Geranium napuligerum)是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四川、雲南、甘肅、陝西等地,生長於海拔1,8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亞高山草甸、林下以及灌叢,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蘿蔔根老鶴草蘿蔔根老鶴草

多年生草本,高8-20厘米。根莖短縮不明顯,具一束紡錘形或長卵形肉質塊根和纖維狀鬚根。莖細弱,仰臥,被倒向短柔毛,中部以上假二叉狀分枝。葉對生;托葉披針形,長3-4毫米,外被短柔毛;基生葉具長柄,柄長為葉片的4-5倍,莖生葉柄較短;葉片近圓形或腎圓形,基部心形,直徑約1.5厘米,掌狀5深裂近基部,裂片倒卵狀楔形,下部全緣,上部近掌狀3-5深裂,小裂片近條狀矩圓形,兩面被糙伏毛或背面被毛較密。花序頂生,明顯長於葉,被短柔毛和疏腺毛,果期下折,總花梗具2花;花梗與總花梗相似,花期下垂;萼片條狀矩圓形,長5-7毫米,寬2.5-3.5毫米,先端急尖,具短尖頭,背面被短柔毛和開展的腺毛;花瓣紫紅色,倒長卵形,長約為萼片的2倍,先端圓形或截平狀圓形,基部漸狹成爪,被短糙毛;雄蕊與萼片近等長,花絲棕色,下部擴展,邊緣被毛達中部以上,花葯棕褐色;子房密被短柔毛,花柱分枝暗棕褐色。蒴果長1.5-2厘米,被短柔毛和開展的腺毛,種子細小,具蜂巢狀皺紋。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分布於雲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和西部、甘肅南部和陝西秦嶺。通常生於海拔1800米以上的林下、亞高山和高山草甸、灌叢。模式標本產於雲南(洱源)。

功能用途

醫藥:全草:清熱解毒,驅風活血。用於胃痛,疝氣,勞傷,痢疾

來源

GeraniumnapuligerumFranch.Pl.Delav.115.1889;R.KnuthinEngl.Pflanzenr.53.4(129):143.1912;雲南植物志5:81.1991;H.KOBA,S.Akiyama.Y.EndoandH.Ohba,NameListFl.Pl.Gymnosp.Nepal,1026.1994;中國高等植物圖鑑2:527.圖2783.1972;四川植物志9:28.1989;YeoinEdinb.-Journ.Bot.49(2):158.1992。

被子植物門中的部分植物(二)

被子植物門是植物界最大和最高級的1門。在形態上具有不同於裸子植物所具有的孢子葉球的花;胚珠被包藏於閉合的子房內,由子房發育成果實;子葉1~2枚(很少3~4枚);維管束主要由導管構成;在生殖上配子體大大簡化,以最少的分裂次數而發育,雌配子體中的頸卵器已不發育;在生態上適應於廣泛的各式各樣的生存條件;在生理功能上具有比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大得多的對光能利用的適應性。

牻牛兒苗科植物

牻牛兒苗科(Geraniaceae),雙子葉植物,11屬,780種廣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4屬:熏倒牛屬、牻牛兒苗屬、老鸛草屬天竺葵屬,連引入栽培的共76種,各省均有分布,但主產地為西南部和西部,除供觀賞外,其他用途不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