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蘇舟
蘇舟,男,國家一級導演,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擔任過電影美術設計師、場記、副導演、導演。1998年獲國家終身津貼,全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電視作品
1987年《萬元戶組合貓》導演1989年《黑風》導演
1990年《中國神火》導演
1992年《中國商人》導演
1993年《中國空姐》導演
1996年《浦江敘事》導演
1997年《彩雲追月》導演
1998年《海有多寬》導演
1999年《紅蜘蛛》導演
2001年《省委書記》導演
2003年《白銀谷》導演
2007年《紅日》導演
2007年 萬曆首輔張居正 導演
2008年《東方紅》導演
2010年《白狼》導演
2011年《戰爭不相信眼淚》 導演
2012年《大國船夢》導演
電影作品
1993年《落河鎮的兄弟》導演、編劇,合作編劇:黃亞所獲獎項 1986年電視劇《萬元戶和貓》獲中央台喜劇展播一等獎,並被送往義大利國際新人作品展。1989年電視劇《黑風》獲《大眾電視》金鷹獎
1991年電視劇《中國神火》獲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一等獎,《大眾電視》金鷹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1992年電視劇《中國商人》獲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1994年電影《落河鎮的兄弟》獲德國法蘭克福國際電影節“盧卡斯獎”、“國際青少年中心獎”、開羅國際電影節“銅開羅”獎、洛山磯國際電影節大獎、以及“國際人口基金會”最佳導演獎、“金雞獎”最佳作曲獎。
1997年中篇電視劇《彩雲追月》獲飛天獎中篇三等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1998年中篇電視劇《海有多寬》獲飛天獎中篇二等獎
2001年電視劇《省委書記》獲得第23屆“飛天獎”長篇一等獎,單項獎最佳導演獎提名。21屆“金鷹獎”獲得長篇電視劇優秀作品獎。2003年獲第3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獎。
相關內容
蘇舟拍《紅日》:我力爭拍出一部"經典"(圖)中國網 時間: 2007-08-28
蘇舟的名字不如他的《落河鎮兄弟》《中國神火》《中國商人》《中國空姐》《省委書記》《紅蜘蛛》有名。在製作完成了電視劇《白銀谷》之後的一天,他向我們走來。他,一頭短髮,一身隨意的裝束,很年輕很酷地站在了我們面前,不約而同,我們都發出了感嘆:“太年輕了!”圓圓的娃娃臉蕩漾著燦爛的笑容,笑容後面躲藏著他的睿智和狡黠,圓圓的眼睛格外明亮,眼神清澈且深,自然流淌著一種真誠,還有種成年人少有的率真,耳朵是那種典型的扇風耳,張揚在臉的兩邊。他笑起來的時候像個大孩子,極富感染力。有朋友把他這個形象比喻為放大版的丁丁,就是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筆下《丁丁歷險記》里的男主角。
不懂得經營自己
一看“蘇舟”的名字,就知道這是個藝名,後來改的。蘇舟的老家自然在蘇州。1978年他從蘇州考到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成為了後來名聞遐邇七八級的一員,與何群、馮小寧、霍建起等人是同班同學。他比霍建起大一歲,但在班裡屬於小字輩。因為年紀小,老師們就經常管他叫小蘇州。這樣4年下來人們忽略了他的真名,畢業之後,他索性順便給自己起了個諧音,改成了現在的大名“蘇舟”。
其實蘇舟比起他的同學來,出道得—點兒都不晚。1987年他最早拍的一部電視劇《萬元戶組合貓》,完成之後就被選送到義大利新人作品展。1989年,他回杭州拍的第一部戲就是由周梅森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黑風》,雖然是個短劇,但後來拿了一個金鷹獎特別獎。1994年他的第三部作品兒童電影《落河鎮兄弟》一經問世,就在國際上先後摘取了眾多獎項法蘭克福盧卡斯獎、國際青少年中心獎、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銅獎、洛杉磯電影節兒童電影節基金獎。但是他拿了那么多國際獎,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後來有人責怪他太不會宣傳自己了。
1991年,他執導的電視劇《中國神火》囊括了中國電視劇三大獎:金鷹獎、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1992年描寫中國當代商人的《中國商人》,曾經轟動一時,獲得了當年的飛天獎和“五個一工程”獎。爾後拍攝的《中國空姐》也有著很高的收視率。“中國”三部曲使觀眾對編劇程衛東都了解了,但對導演蘇舟還是不了解。後來又有人說他太不懂得經營自己了,夾尾巴夾得有點兒過,換了別人早成氣候了。當年馮小剛就是通過一部《北京人在紐約》而名聲遠播。
其實身在演藝圈、名利場,誰不想揚名立腕。蘇舟肯定也想,但是他想的是“只要把戲拍好,早晚能成”。抱著這個心態,甚至在領獎台上都少有他的身影。《中國神火》拿了三個大獎,他一次都沒走上領獎台。當時的藉口是正在拍戲,脫不開身。其實他骨子裡還是清高,覺得出席頒獎會,上台領獎對他並不意味著什麼,頂多是湊熱鬧。現在回過頭來想,他說:“當時我忽略了自己出來以後應該對自己有所設計,自我包裝也不懂,而且清高,再說我是比較收斂的人,人又在外地。刻意地去誇飾自己,到處托人宣傳自己,我做不出來。我這個人不是一個特別願意吆喝的人。”
20集電視連續劇《省委書記》是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向黨的十六大獻禮劇目。它以國企改革的獨特視角,第一次全面展現了我黨高級幹部在我國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開拓進取、勇於實踐的雄才大略。當時他接到拍《省委書記》的任務時,中央台的領導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熱愛共產黨嗎?你信任共產黨嗎?”蘇舟說:“我信任,我是改革開放的產物,雖然我不是黨員,但是我是文化大革命後的第一屆大學生,沒有鄧小平的改革就沒有我們。”第二句話問他“你接觸過最高的領導幹部有多高?”蘇舟回答:“我跟省委書記握過手,我接觸的最高幹部是廳長,但是我覺得這好像不影響我創作一個東西。”他當時委婉地說“當年貝爾特魯奇拍《末代皇帝》的時候他肯定沒見過皇帝。”他認為任何東西,和地域、年代都沒關係,都可以間接地去從生活當中體味。
《白銀谷》——刻畫人性的經典
山西作家成一花15年寫就了一部長篇小說《白銀谷》,展現的是清朝末年山西票號的一段興衰史。這部厚重的小說居然吸引了60家影視機構爭相購買它的改編權,最後小說面對三家競爭者:中央電視台、海潤和金天地影視公司。最終小說的主人、作家成一選擇了金天地影視公司。他的理由是他們懂得如何與作家溝通,而且他們看了這部小說,並認可了他們對小說未來改編成電視劇的想法。當金天地的藝術總監江懷延拿到《白銀谷》的劇本刊,他問曾經在《中國商人》里跟蘇舟合作過的高曙光“蘇舟怎么樣?”高曙光說蘇舟很好,他的創作能力沒有問題。於是他們把劇本寄到了橫店。此時蘇舟正在橫店拍另外一部戲,他看到劇本後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在他從事影視工作20多年裡,從來沒有碰到過像《白銀谷》這樣一部相對比較完善、完整的作品。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本子。
“明清時期的晉商獨創並壟斷了金融匯兌的票號,富可敵國,在輝煌了200多年之後,它銷聲匿跡了,這個過程充滿了傳奇性。”《白銀谷》中刻畫的西幫票號大戶康家是當時票號中的牛耳,康家票號的經營牽扯出來諸多懸念。在杜筠清(寧靜飾)嫁人康家形成老夫(杜雨露飾)少妻的細合後,她偏偏又愛上了康家的三少爺(侯勇飾),每個人物將何去何從,這本身就會刺激人們的好奇心。導演蘇舟坦言,這段歷史特有的傳奇色彩對他一直有著很強的吸引力,他要把這部戲拍成刻畫人性的經典。由此一種創作的衝動和欲望涌動在他心裡。
當文學劇本第一稿出來的時候他覺得提綱特別棒,但是開頭的暗殺場面寫了一集多,會讓觀眾誤以為進入了一個兇殺案,實際上兇殺僅僅是《白銀谷》的一個引子。蘇舟看了前5集劇本之後不太滿意,給江懷延打電話,說如果這個劇本是這樣的話,我寧可不拍。
在劇本的一次次討論和進展之中,很多人都佩服蘇舟縝密的思路,《白銀谷》里數十人物,都像他的熟人、街坊鄰居或是朋友,45集大戲,各個人物的長相行為在他腦海中都栩栩如生。當他談得眉目飛揚、胸有成竹的時候,更像是一個感情熱烈的詩人。
曾在央視熱播過的《大染坊》講述的也是相似歷史背景下地方商賈的故事,蘇舟對它卻評價不高:“《大染坊》不好看,但是侯勇演得好。”他向投資方推薦了侯勇以及曾經跟他合作過的杜雨露和寧靜。
從《省委書記》走出來的“高級幹部”杜雨露,這次在《白銀谷》則要變成無毒不丈夫的康老太爺。他說好人難演,壞人好演,康老太爺這樣的角色是他一直想嘗試的。大器晚成的杜雨露笑說自己46歲才紅,紅之前演什麼都不挑,紅了之後也開始挑戲了,為了演康老太爺他還推掉了很多電視劇的拍攝。杜雨露第一個進組,最後一個離開劇組,拍戲的時候總是第一個到現場,戲拍完了,他意猶未盡,留戀這個認真做事的集體。
寧靜的戲拍完以後,蘇舟帶領《白銀谷》劇組轉景到江西的時候,她從北京打來電話:“蘇舟……”“有事?”“沒什麼事,我在家裡呆著呢,閒得慌,想你們,給全體攝製組的人代好。有什麼戲需要我補嗎?”蘇舟開玩笑:“你要補一場戲太貴了,算了,你歇著吧。”
侯勇本人更喜歡演《大染坊》里個性張揚的陳老闆,這跟他生活中的自己有些相像。而《白銀谷》里的康三爺有著太多的人性弱點,他覺得可能演的時候會壓抑很多。
侯勇身上有著與生俱來的一種常艱難,拍到1/5不到時,蘇舟跟他進行了一次誠懇的長談。侯勇的標誌之一是喜歡皺眉,另外他看你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脖子去看。蘇舟說這些毛病必須改掉。侯勇說自己是一個人戲比較晚的演員,一但進入了會很好。蘇舟說我給你時間,我們就慢慢來,你要有問題,我們就掰,所以蘇舟在現場喊的最多的就是:“侯勇,眉心。”“再來一條,侯勇,注意眉心。”後來侯勇非常感動地跟導演說“沒有一個導演跟我說過這話。”
所謂風格即人,從蘇舟的各式各樣作品中,不難捕捉到他的統一風格,那就是一種對人叫生對人性淡定的理解和寬容,承襲了五代作品的凝重和深厚。蘇月?說他:喜歡博大的東西。但也很難準確描述他作品的風格樣式,與他的一些同學的作品相比,蘇舟沒有自己固有的模式,而是更希望嘗試各類題材,做各種各樣風格的片子。蘇舟說:“我們都是學畫畫出來的,畢卡索的作品有藍色時期,有紅色時期,直到最後野獸派的風格,他是在不斷地變化自己,如果從早期作品到中期作品再到晚期作品,完全看不出是一個人的東西。而當形成—種風格時,它就是一種經驗,當以一種經驗來拍片子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固守了某種東西。但凡把自己局限起來的導演,他就走下坡路了,說不好聽就是藝術創作上的一種墮落。所以,我是最反對風格化的,尤其在藝術創作上,那是最可怕的。”
畢業的時候因為地域的關係,蘇月‘就職於浙江電視劇製作中心。當他的同學紛紛在電影上有所作為的時候,他默默地在電視這個行業耕耘。然而20多年過去,當他的同學有的漸漸隱退拍不成電影電視劇的時候,他卻厚積薄發,一部接一部地拍出了有社會影響力的大戲。
執導《紅日》——給觀眾視覺盛宴
目前,蘇舟正在全力準備開拍由著名作家王彪、趙銳勇編劇的35集紅色經典巨著《紅日》。該劇由李幼斌、尤勇、殷桃、杜雨露、申軍誼等主演。該劇全方位地展現了孟良崮那場驚天動地的戰役。國共雙方力量原本對比懸殊,成敗卻瞬間逆轉。這場聞名中外的慘烈戰役,對交戰雙方有著存亡絕續的意義。72萬人在孟良崮決一死戰。戰勝的一方主帥粟裕曾萬般感慨地說:我希望自己的兒子以後不要再打仗了。多年後,他死時,將骨灰撒在了這個山頭上。戰敗的一方兩年後敗退台灣,之後建立軍人祠,將戰死的主將張靈甫敬“烈士”第一人。
國共雙方的博殺,像歷史的交匯點,風雲際會於這個小小的山頭。英雄孟良崮最終只能屬於真正的英雄。歷史作出了選擇,從此,國共雙方的力量此消彼長,也由此揭開了我軍從戰略防禦到戰略反攻的宏大序幕。
1959年,《紅日》、《紅岩》、《紅旗譜》、《創業史》等一批作為向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獻禮之作橫空出世,影響之大幾乎家喻戶曉,世稱“三紅一創”,被譽為紅色經典中的傳世之作。
1961年,根據《紅日》改編的同名電影問世,著名演員楊在葆扮演的解放軍營長石東根用戰刀挑著敵人的鋼盔,縱馬揚鞭那一股子英雄氣,至今已成為軍旅題材中草莽英雄的共同基因。還有那首《誰不說俺家鄉好》的電影主題歌令幾代人傳唱至今。
50年以後,當新中國即將迎來60華誕,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80周年之際,浙江長城影視公司決定耗巨資將把這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家喻戶曉的宏篇巨著搬上螢屏。
一級作家趙銳勇與作家王彪一起,歷時兩年,十易其稿,終於將這一經典小說改編成長篇電視劇,作品尚未定稿,即被浙江省委宣傳部選定為現實題材精品工程,上海市委宣傳部重點優秀作品等。
《紅日》是一部場面恢宏的戰爭大片,其中又有陳毅、粟裕和蔣介石、張靈甫等國共歷史人物,把握難度很大,長城影視經反覆權衡,優中選優,最終確定請蘇舟來執導《紅日》。
力爭拍出一部經典
該劇將以恢弘的戰爭畫面、生死搏殺大起大落的故事情節、充滿英雄氣概和獨特個性的人物形象,融合全景式的巨觀敘事與微觀的生活場景,大開大闔又精細入微的風格,唱響氣壯山河的英雄頌歌。大手筆蘇舟所執導的這又一部鴻篇大作,將將帶給觀眾一場怎樣的視覺盛宴?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新浪 李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