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1918~1946年蘇聯海軍的稱謂,陸軍和空軍統稱為 “蘇聯紅軍”,當時還沒有防空軍和戰略火箭軍。
圖為蘇聯紅海軍軍旗
發展簡介
蘇軍是由列寧和托洛茨基一手締造的,1917年11月7日,涅瓦河上阿芙樂號巡洋艦的一聲炮響揭開了現代歷史上新的一頁,但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府卻沒有一支成建制的革命武裝,參加武裝起義的多是武裝起來的工人、農人和沙俄舊軍隊中覺醒的革命士兵,他們訓練水平不一,使用的武器五花八門,為了共同的革命目標而走到了一起,國內戰爭結束後,工農紅軍和紅海軍於1924~1925年期間進行了一場全面的軍事改革,逐步建立起一支正規化的無產階級軍隊,到30年代後期,蘇軍已成為世界上敢與任何帝國主義強國匹敵的軍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依靠其強大的軍事力量立下了赫赫的戰功,解放了歐洲的半壁河山,把革命推進到東歐和世界許多地區,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其間,蘇聯紅海軍為保衛列寧格勒、摩爾曼斯克、塞瓦斯托波爾、高加索地區和大反攻做出了不容忽視的傑出貢獻。冷戰時期,蘇軍得到了迅速的發展:40年代和50年代初率先打破美國的核壟斷,5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地裝備飛彈核子武器,並在航天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到60年代,蘇軍已具備和美國打一場核子大戰的能力,到70年代,蘇軍不僅在核子武力上逐步趕上了美國,而且在常規武力上已大大超過了美國和北約,70年代後期,蘇聯常備軍多達500多萬人,此外還有1000多萬人的後備役力量,在戰爭爆發後可隨時動員。前蘇聯解體後,蘇聯海軍主要併入俄羅斯聯邦海軍,少部分併入烏克蘭海軍。
構成簡介
蘇聯海軍由潛艇、水面艦艇、海軍航空兵、海岸火箭炮兵和海軍陸戰隊5個兵種組成,總兵力為47萬7千人,其潛艇部隊共有各型潛艇360艘左右,其中彈道飛彈潛艇76艘,合計載彈973枚(包括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62艘,載彈928枚;常規動力彈道飛彈潛艇14艘,載彈45枚),“颱風”級是其最大最新者,載彈20枚;巡航飛彈潛艇67艘(包括核動力51艘,常規動力16艘);攻擊潛艇200艘(包括核動力76艘,常規動力124艘),“A”級(阿爾法)核子攻擊潛艇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41節),下潛最深(900米)的潛艇;其他用途的潛艇25艘。海軍航空兵設有海軍航空兵司令部和艦隊航空兵司令部,前者直屬海軍總司令領導,後者在行政和業務上受海軍航空兵司令部領導,在作戰上受所在艦隊司令領導,艦隊航空兵下轄數個航空兵師和獨立航空兵團、大隊、團以下有大隊、中隊,海軍航空兵共有作戰飛機約1369架,直升機435架,其中轟炸機390架,戰鬥轟炸機195架,反潛機514架,海上偵察和電子戰飛機205架,反水雷直升機15架,空中加油機70架,運輸和訓練機415架。
海岸火箭炮兵
共13000人,編為1個岸炮兵師,主要裝備“SM—4—1”130毫米火炮和約100座“萼片”式岸防反艦飛彈發射架。
海軍陸戰隊
共18000人,
編為1個陸戰師,
3個獨立陸戰旅,4個艦艇特種作戰旅,61個獨立支援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