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蘇新宏](/img/5/a68/wZwpmLwgTO1kzN0cDM0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3A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蘇新宏,男,生於1954年,籍貫思茅,分別就讀於雲南藝術學院油畫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2008年9月23日,一代著名雲南油畫家蘇新宏於不幸因病去世。
藝術理念
“和而不同”藝術的學習過程應該在於發現未知和良知,只要我們始終保持對生命的感動和對自然的敬畏,藝術是能有所作為的。
藝術簡歷
1990—獲中國首屆“中國油畫精品大獎賽”銅獎
1991—獲中日聯辦“中國的四季美展”油畫銅獎
1991—作品入展“91中國油畫展”
1992—作品入展中國.廣州雙年展(油畫部分)
1992—作品入展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次新人新作展
1993—獲中國“93博雅油畫大賽”優秀獎
1993—作品入展“93中國油畫年展”
1994—作品入展北京中國油畫雙年展
1994—作品入展德國根茨堡市、奧格斯堡市中國現代藝術展
1995—作品入展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1995—獲第二屆雲南省政府文學藝術創作基金會二等獎
![蘇新宏油畫](/img/6/26e/wZwpmLyADNxUTMzgDN0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4Q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95—應德國奧格斯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SOAS學院、法國O.HARE WILSON畫廊之邀進行學術交流作品展,並對德、英、法、荷的當代藝術發展進行參觀及考察。
1996—參加英國倫敦BLUNDEN ORIENTAL藝術公司中國9人聯展
1996—參加法國O.HARE WILSON畫廊10國當代藝術家邀請展
1996—破格晉升為教授,也是雲藝最年輕的教授之一
1997—中央美院“西方藝術新材料研修班”學習結業
1997—台灣“太陽雨國際藝術公司”蘇新宏油畫作品專集(l)出版
1998—蘇新宏油畫作品專集(2)出版
1998—“蟲命關天”蘇新宏現代水墨畫展在昆明舉辦
1998—油畫《白晝》入選“ 98中國國際美術年—當代中國油畫風景展”
2001—油畫《塵埃落定》獲《研究與超越一中國小幅油畫大展》藝術獎
2002—參加日本現代藝術聯盟CAF國際邀請展
2003—蘇新宏《自然的變異一新生態藝術》教材出版
2008 —雲南省博物館油畫展
業內專家評價蘇新宏
——“ 因為表現了生命的活力,深入的哲理思考,壯美的美學品格,精道凝練的藝術語言,使蘇新宏進入了較高的層次,蘇新宏是同代畫家中較早對藝術的語言與精神有所領悟,並持續追求的一個,他沿著這條軌跡不斷的努力、深化、純化自己的藝術語言。”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油畫協會副主席聞立鵬如是說
——“ 蘇新宏是不受約束的性格,強調矛盾衝突,時而孤高、時而悲壯、時而憤怒、時而惡作劇式的玩笑,但整個傾向是高揚人生的陽剛之美,追求通過鬥爭得到精神提升的境界,畫法往往出奇制勝。”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鍾涵在《中國油畫》中的評價
—— “蘇新宏的畫無論在精神方面還是形式方面注重主觀美感,以強烈的視覺力量呈現出審美的主觀感受。”
![合併圖冊](/img/6/e05/wZwpmLwMzN4kDMykjN1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5Y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葛鵬仁在《中國美術報》中印象談
—— “蘇新宏從兩年前對舊程式的簡單眼叛走向紮實地探索新的手法。”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韋啟美在《美術》中撰文評價
—— “蘇新宏大約是一位放縱不羈而又獨具膽識的畫家。首先,他是從尋求表現他自己強烈的願望來錘鍊並駕馭油畫的形式語言的。強烈的色彩,單純而有力的造型,別出心裁的構圖,形成了他某些作品的風格特點。他的紅土地上暢想的羊群等類似的作品表現得極為單純強烈,造成巨大的視覺衝擊力和精神震撼。其後的一些作品油畫語言更加純淨、深沉而富於美感,不過這些作品都是作者訴之於自己心靈的表現,是他對自己經歷的這個世界的哲學思考。”
山東省藝術學院教授趙玉琢
—— ″一個藝術家的品格是如何建立的?在今天,當藝術標準越來越多樣的時候,評價一個藝術家的成就是否只在藝術品本身?作品的有效性在多大的程度上體現了藝術家的智慧?這樣的問題雖然不是我與藝術家蘇新宏對話的中心,但肯定與此相關,因為在他的身上就包容了這樣的東西。作為一個在教學和社會活動中受到廣泛好評的藝術家,蘇新宏有著許多讓人尊重的品質。在近幾年中,他發起和參予了許多大型與環境和家園有關的社會公益活動;他教過的學生不斷成長為中國和雲南當“藝術的優秀人才,而在今天這樣一個藝術也重時效的年代,蘇新宏的個人藝術成就被冷冷的放在當代藝術後面。究竟是藝術家本人還是藝術標出了什麼問題?可能會很難說清,但有一點我是堅信的,只要藝術家一直保持著對人文世界的關注,保持著對藝術不斷的思考和實驗,保持著他在物慾時代一些真誠的感動,那他的藝術仍然是有效的,因為這種有效恰恰是對藝術家人格最起碼的證明。作為一個還保持著感動和創作卻不被當“藝術潮流所提及的藝術家,蘇新宏的個人經歷印證了當代藝術真正豐富性。″
《昆明日報》 記者 魚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