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蘇州重元寺法華院石壁經碑文
碑在石壁東次,石壁在廣德法華院西南隅,院在重元寺西若干步,寺在蘇州城北若干里。以華言唐文譯刻釋氏經典,自經、品、眾佛號以降,字加金焉。夫開士悟入,諸佛知見,以了義度無邊,以圓教垂無窮,莫尊於《妙法蓮華經》,凡六萬九千五百五言;證無生忍,造不二門,住不可思議解脫,莫極於《維摩詰經》,凡二萬七千九十二言;攝四生九類,入無餘涅,實無得度者,莫先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凡九千二百八十七言;禳罪集福,淨一切惡道,莫急於《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凡三千二十言;應念順願,願生極樂土,莫疾於《阿彌陀經》,凡一千八百言;用正見,觀真相,莫出於《觀音、普賢菩薩法行經》,凡六千九百九十言;詮自性,認本覺,莫深於《實相法蜜經》,凡三千一百五言;空法塵,依佛智,莫過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凡二百五十八言。是八種經,具十二部,合一十一萬六千八百五十七言,三乘之要旨,萬佛之秘藏盡矣。是石壁積四重,高三尋,長十有五丈,厚尺有咫,有石蓮敷覆其上下,有石神固護其前後,火水不能燒漂,風日不能搖消,所謂施無上法,盡未來際者也。唐長慶二年冬作,太和三年春成,律德沙門清晃矢厥謀,清海繼厥志,門弟子南容成之,道則終之,寺僧契元舍藝而書之,郡守居易施詞而贊之。贊曰:
佛涅後,世界空虛。惟是經典,與眾生俱。設復有人書貝葉上,藏檀龕中。非堅非久,如蠟印空。假使有人刺血為墨,剝膚為紙。即壞即滅,如筆畫水。噫!畫水不若文石,印蠟不若字金。其功不朽,其義甚深。故吾謂石經功德,契如來付囑之心。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遷居為下邦(今陝西渭南)人,生於鄭州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年)進士及第,十八年中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年)中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補盞屋(今陝西周至)縣尉。不久人為翰林學士,改左拾遺、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因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因晚年官太子少傅,故世稱“白傅”、“白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