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發繡

蘇州發繡

發繡,是一種以人發代替絲線進行刺繡的特種工藝。我國唐宋時期便有發繡,然而僅限於黑頭髮一種顏色。直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才由蘇繡老藝人朱世英革新了發繡工藝,創造了彩色發繡,將發繡技藝水平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基本信息

蘇州發繡即以人發在綢或絹上繡製圖案,始於唐宋時期。1982年,蘇州刺繡研究所繡制的雙面發繡台屏《寒山寺》,在薄絹上用棕紅、金黃、銀灰等各色頭髮,繡出大殿、迴廊、鐘樓、松柏等。其中在黃豆粒大小的碑上,兩面各嵌以4根4毫米長的頭髮,上面鐫有《楓橋夜泊》詩,為發繡一奇。蘇州發繡作品淡雅清雋,永不褪色,耐腐防蝕,便於收藏。

歷史與今天

據史料記載,發繡起源於唐代,起初只是一些信女出於對佛教的虔誠,剪下自己的長髮繡製成佛像,每日供奉膜拜。

溯源

發繡是一種既古老又年輕的工藝美術品。說她古老,是因其歷史悠久,她的產生距今已有2000多年。相傳,在唐代佛教鼎盛時期,民間信女開始用自己的纖發,在絲絹上繡成如來、觀音等佛像,朝夕焚香,頂禮膜拜。到元末明初,發繡突破宗教題材,表現內容不再囿於人物。英國倫敦博物館所藏,《東方塑像》、日本正倉院所藏《彌勒佛》、上海博物館所藏《倚琴擰月圖》以及成都文殊院所藏《水月觀音》等,都是發繡的傳世珍品。

衰落

在元末明初,農民領袖張士誠兵敗蘇州,不少身懷絕技的蘇州手工藝人流落各地,清中期以後,發繡就瀕於滅絕了。說她年輕,是因在20世紀70年代,發繡又獲得了新生。建國後,蘇州刺繡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高伯瑜和蘇州刺繡藝人一起發掘搶救出了發繡這一已失傳的工藝,70年代初,他又把發繡技藝傳授到了江蘇東台。在各位刺繡藝術家植蘇繡藝術於發繡藝術之上,使發繡藝術得以復甦,重新煥發了青春。然而,發繡在東台的發展的同時,蘇州,作為發繡藝術的發祥地,卻已經無人繼續繡制發繡。

新生

直到80年代,高伯瑜之女周瑩華有感於發繡的斷層,重新開始了發繡創作,並對發繡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改良。目前,發繡已於2012年通過了蘇州市第五批非遺項目名錄。

藝術特點

發繡是中國傳統工藝中一顆古老而耀眼的明珠,據史料記載,在唐代就已開始流傳,與絲繡相比,它有著清秀淡雅、線條明快、清雋勁拔、耐磨耐蝕、永不褪色、富有彈性、利於收藏等特點。

代表作品

發繡作品 發繡作品

《維摩演教圖》

《千手觀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